养生健康

宝宝喝奶要喝到几岁

宝宝喝奶要喝到几岁

一些老观念会认为宝宝断奶后只要正常的饮食就可以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一则因为宝宝的肠胃咀嚼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二来奶粉中也含有某些其它食物不含有的营养成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公布:“3岁前的幼儿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相对较高,所以建议3岁前每日为幼儿食用不少于相当350毫升的幼儿配方奶粉。”通过饮奶可以增加钙的摄入量,还能促进肠道内乳酸菌的生长,增加了机体防病抗病的能力,同时对宝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有益,为宝宝生长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宝宝咳嗽有痰吐奶怎么办 再次喂奶要减量

宝宝吐奶后,家长不要急于接着继续喂奶,要等宝宝精神恢复了,想要喝奶时,再给宝宝喂奶,这时的喂奶量应该是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4个妙招让你的宝宝爱上喝奶粉

宝宝不爱喝奶粉之等宝宝饥饿时再喂:

如果您的宝宝不喜欢喝奶粉,那么您不要在当下强求您的宝宝吃了。您可以等到您的宝宝饥饿的时候再喂宝宝。这样喂起来也比较不费力。其实,只要坚持几天之后,您就会发现您的宝宝饥饿的时间点以及他想要喝奶的时间段,如此习惯了之后,喂宝宝喝奶粉就不是一件难事啦!

宝宝不爱喝奶粉之少喝多喂:

宝宝不爱喝奶粉,爸爸妈妈们就不要急功近利了。每一次,您给宝宝冲泡的奶粉的量就不要贪多了,每次给宝宝冲一些,等宝宝喝完了,如果他还要,就再冲,如果他不爱再喝了,也不会造成浪费。一次给宝宝冲泡少一些的奶粉,宝宝饿得快,这样多喂几次,宝宝也就不会营养不良啦!

刚出生的宝宝打嗝怎么办 如何避免宝宝打嗝

爸妈不要在宝宝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厉害的情况下喂奶,平时喂奶的时候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喂奶要少量多餐,不宜一次性喂太多,另外喂奶的姿势要正确,要让宝宝斜坐在爸妈的大腿上喝奶;喝奶时也要避免让宝宝喝得太急,或者是奶水过冷、过烫,这也是避免宝宝打嗝的措施之一。

不要给宝宝吃太多奶水,或者吃太多生冷奶水、过量服用寒凉药物等避免宝宝脾胃收到寒气而打嗝。

冬天要给宝宝穿厚衣服或待在有暖气的房间,出门要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因为受寒而引起打嗝。

这种方法是很多宝妈都亲测有效的,让宝宝在喝奶的中间休息一下,竖立的抱着宝宝,轻轻地拍他的背排气,等打完了饱嗝之后宝宝就可避免连续打嗝。

适当选用防胀气奶嘴、奶瓶可防止宝宝因为喝奶吸入过多空气导致打嗝,注意宝宝喝奶时乳头或奶嘴放入宝宝的口中时,应至少让宝宝含住2/3,并确定是否放在了宝宝的舌头上,否则奶水会溢出,容易让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

在帮宝宝冲泡奶粉时,应先加入适量的温水,再加入奶粉,这样可避免奶粉结块,造成奶嘴阻塞而吸入过多空气。另外,摇匀奶瓶时最好握住奶瓶侧身,以左右摇匀的方式进行,避免上下摇动而增加奶瓶内的气体,做好这些都能避免宝宝打嗝。

宝宝喝奶要注意什么

1、母乳比进口奶粉更营养

而今,很多父母认为配方奶价格大都较贵,而且很多都是进口品牌,所以,它的营养一定好过母乳。其实,对于0-12个月的婴儿来说,母乳绝对是最好的。这时候,婴儿消化能力极弱,抵抗力也非常差。

母乳是专门为宝宝设计的食品,不仅容易消化、极度安全,其中的成分还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自动调整,又富含促进生长和抵抗疾病的活性物质。目前发现母乳中的微量活性成分达四十多种,无论人工改造的婴儿奶粉如何“高级”,都无法与健康妈妈的母乳相比。

不过,如果妈咪确实奶水不足,或者妈咪生病没法喂奶,那么退而求其次,就一定要选婴儿奶粉了。婴儿配方奶粉以牛奶为基础,但模拟母乳的成分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大大降低了蛋白质和钙含量,减少了奶油,又添加了植物油、维生素和矿物质,比普通牛奶更适合1岁以内幼儿的需要。只能说,它的目标是无穷逼近母乳,但永远不可能超越母乳。

2、断奶不等于不喝奶

很多地方的人没有喝奶的习惯,认为孩子已断奶,就不用再喝奶了,包括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在内。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断奶意味着孩子已经不用依赖母乳,能够从其他食品中获得营养了。这些食品也包括了牛奶、奶粉和酸奶等。有人以为,牛奶不好消化。其实这是针对1岁以内的婴儿而言的。1岁后的宝宝已经能够消化纯牛奶当中的营养成分了,所以不必把牛奶兑稀。比起日常其他食品来说,牛奶已经非常容易消化了。

宝宝在1-3岁之间,咀嚼和消化能力还是比不上成年人,特别需要一些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容易的食品,而奶制品就是这样的东西。如果一点儿不碰奶制品,宝宝很难得到足够多的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维生素D也有缺乏的风险。所以,幼儿营养专家都建议每天“早一杯、晚一杯”地喝牛奶。

宝宝吐奶后,要隔多久才能再次喂奶,宝宝才不会吐

宝宝吐奶后,家长不要急于接着继续喂奶,要等宝宝精神恢复了,想要喝奶时,再给宝宝喂奶,大约等待30分钟后,这时的喂奶量应该是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

宝宝喝水的计算公式

宝宝喝水的计算公式宝宝一天喝的水也有一定的讲究,我们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

孩子的进水量等于体重乘以150毫升,再减去奶量和粥量,这样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喝水量。例如:体重6公斤的孩子,每天的需求总量就是150×6=900毫升,即孩子每天的喝奶和水需求量。只要每次喝奶量保持在100毫升~150毫升之间,仍属正常数值。

喝奶粉的宝宝一天喝多少水通过上面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宝宝对水大致的需求量为:

1岁以下:700毫升左右;2~3岁:780毫升左右;4~7岁:950毫升左右;8~9岁:1050毫升左右;10~14岁:1100毫升左右。其余可从食物中获得。

不同类型宝宝的饮水量纯奶粉喂养的宝宝每天要喝150ml水

这个要看宝宝个人的情况,不过一般两餐奶之间一定要加喂一次。

0-4个月宝宝每天总奶量约每公斤体重为110-120ml,3-4小时一次,如果一次奶量摄入过多或者间隔过短,易导致消化不良。建议两餐奶之间喝适量的水有助于消化,总水量约为150ml,2次奶之间喂比较合适。

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注意不要冲调的浓度太浓了,这样宝宝容易便秘的,如果宝是那种比较能吃的宝宝的话就可以多加一些水,但是不要太多了,否则容易对宝宝的肾脏造成负担。

混合喂养的宝宝每天要喝上顿奶量的1/4~1/3

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的宝宝,2顿配方奶之间可添加上顿奶量的1/4~1/3的水量。

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 白开水就是白开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

宝宝喝水喝多了会怎样虽然鲍勃啊的生长代谢旺盛,对水的需求量比成年人多,但是儿童的水代谢器官还未能发育完善,调节和代谢功能差,容易出现水代谢障碍,若儿童一次或多次饮用过的水,而肾脏未能及时排出,便会导致细胞内外渗透压降低,可能出现头昏脑胀、甚至意识障碍等水中毒现象。

喝奶要喝什么水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都必须多喝水,但是不要喝太多的葡萄糖,只要白开水就行。

一来孩子如果太习惯甜味的话将来不容易接受白开水,二来母乳或奶粉里面的营养成分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另外补充太多的糖分。注意白开水要不定时的给宝宝喝,每日不用喝太多避免肚子涨。

小孩喝奶粉吐奶要怎么办呢

1、调整孩子喝奶粉的姿势。

尽量不要让孩子躺着喝奶粉,那样很容易吐奶,最好是坐稳了再喝奶粉。如果妈妈抱着孩子喝奶,要尽量把孩子的头部抬高,身体稍向下倾斜,这样宝宝就不会吐奶了。

2、孩子喝奶粉时避免嬉闹。

如果孩子在嬉闹时喝奶粉,或者有别的人引逗他,都容易让孩子吐奶或呛到了。因此孩子喝奶时一定不要嬉闹,让孩子养成安安静静喝奶的好习惯。

3、控制奶瓶奶水的流量。

有时候孩子喝奶时奶瓶举得过高,奶水流的太快,宝宝呛着了就会吐奶。因此在宝宝喝奶粉时家长要把奶瓶控制在倾斜45度左右,不要竖起来给宝宝喝。孩子自己拿奶瓶喝奶粉时,要给孩子安上把手。如果孩子太小,手拿不住奶瓶,家长要帮着孩子拿稳了。

4、减少喂奶粉的次数。

当孩子吃的比较饱,或不喜欢喝奶粉时,就容易往外吐奶。这时要减少喂奶粉次数,由之前的一天三五次减到两三次,如果孩子吃不饱可以再添加些米粉等辅食。

5、解决宝宝胀肚子问题。

当宝宝胀肚子时,胃里不舒服,喝了奶粉后就会往外吐奶。因此家长要让宝宝多活动活动,再吃点山楂,消化消化食后再喝奶粉。如果宝宝经常胀肚子,可以在饭后给宝宝吃一包妈咪爱(每天一包即可),帮助调理宝宝肠胃,缓解胀肚子的症状。

宝宝上火不喝奶粉怎么办

1、让宝宝多喝水

宝宝喝奶粉上火是由于喝水太少,一般,宝宝吃母乳时可以不喝水,但喝奶粉时一定要喝水,如不注意就容易上火。若宝宝上火了,让TA多喝水,排出体内的毒素。

2、喂绿豆汤

在添加辅食的宝宝喝奶粉上火了,妈妈可暂停喂养奶粉,转而喂绿豆汤给宝宝喝,因为绿豆汤具有降火的功效,还能补脾胃。

3、喂果汁

半岁以上的宝宝上火了,妈妈可以用榨汁机榨胡萝卜汁、蔬菜汁给宝宝喝,因为这些果汁有助于帮助宝宝排便,让宝宝“火气“快速消除。

4、改变喂养方式

妈妈冲调奶粉方式错误,把奶粉冲得太浓,也易上宝宝上火,所以,改变冲调奶粉的方式,按照正确方式用温水先加水后加奶粉冲调,这样宝宝才吃得更健康。

相关推荐

该如何预防宝宝粉上火

方法1、清晨一杯白开水 对于宝宝粉上火的问题,妈咪们应首先做好预防工作,因此,在每天早上醒来后,可以给宝宝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可以帮助清理宝宝肠胃中的垃圾,排除宝宝体内毒素,防止宝宝上火。而在平时,妈妈们也宝宝水,多吃水果蔬菜。 方法2、向奶粉中加入适量葡萄糖 预防宝宝粉上火,妈咪们也可以在给宝宝冲泡奶粉的过程中,向奶粉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这样就可以起到帮助预防宝宝上火和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为了使宝宝粉不上火,妈咪们最好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 方法3、粉的同时搭配一些水果汁 宝宝

宝宝夜奶什么时候断开 宝宝断不掉夜奶的原因

有的大宝宝仍然需几次夜奶,原因可能有如下2个: 1、辅食安排不合理。比如有的家长在晚上或临睡前只给宝宝,尤其是宝宝比较早睡时,在相对漫长的夜晚,宝宝会感到饥饿,需夜奶。 因此,何明娇主任建议,家长在晚上宝宝睡前30~60分钟,给1次半流质或固体食物,可以增加耐饱感,宝宝晚上就不容易饿。 2、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宝宝并不是饿了,而是习惯问题或者有奶瘾,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话就需慢慢的断掉夜奶。

这些你不知道的降火方法

方法1、清晨一杯白开水 关于宝宝粉上火的问题,妈咪们应首做好避免作业,因而,在天天早上醒来后,能够给宝宝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能够协助清理宝宝肠胃中的废物,排除宝宝体内毒素,避免宝宝上火。而在平常,母亲们也宝宝水,多吃生果蔬菜。 方法2、向奶粉中加入适量葡萄糖 预防宝宝粉上火,妈咪们也可以在给宝宝冲泡奶粉的过程中,向奶粉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这样就可以起到帮助预防宝宝上火和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为了使宝宝粉不上火,妈咪们最好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 方法3、粉的同时搭配一些水果汁 宝宝

暖奶器有必

暖奶器可以随时加热宝宝的奶,无论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凌晨的夜晚,暖奶器都可以满足宝宝及时的需求。有些宝宝断断续续,了几口不了等十几分钟又,可是那调好的奶的温度可是不会一直等着宝宝不降,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奶放回暖奶器保温。除了热奶,暖奶器还可以加热米糊、果汁等辅食。所以暖奶器是有必购买的。 目前市面上的暖奶器分类也是多种多样,主有简易型暖奶器、普及型暖奶器、标准型暖奶器、免水暖奶器、数字型暖奶器、车载暖奶器几种。多种类型的暖奶器能满足宝宝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任何气候的情况下都能上温暖奶水

粉的宝宝一天多少水 什么水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孩子都必须多水,但是不太多的葡萄糖,只白开水就行。 一来孩子如果太习惯甜味的话将来不容易接受白开水,二来母乳或奶粉里面的营养成分已经足够了不需另外补充太多的糖分。注意白开水不定时的给宝宝,每日不用太多避免肚子涨。

乳牙龋齿的预防

1.停止夜间喂奶 蛀牙很多是因为夜间哺育的所引起的,所以如果只是为了让宝宝好睡,可以改喂宝宝水来取代,如果真完也记得拍打嗝,避免奶水留在嘴里。 2.尝试使用吸管 当宝宝够大的时候,尝试使用吸管来,避免使用奶瓶或亲喂,这样可以避免宝宝的牙齿浸泡在奶水里头太久。 3.保持牙齿清洁 当宝宝开始长牙的时候,每天必须帮他清洁牙齿,可以使用沾湿的软布或是手指牙刷帮他清洁,等到宝宝18个月大的时候,再尝试使用牙刷刷牙。 4.服药时小心 如果宝宝的不小心生病了,服用药物时注意,甜的糖浆可能会导致宝宝

断奶有什么技巧

1、自然而然发生 不把断奶当做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断奶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宝宝通过断奶可以更加快速的成长,接触到更多的食物,营养更加全面。所以把断奶当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 2、减少宝宝对妈妈的依赖 宝宝吃母乳的过程,除了是为了进食,另外一个很重的原因就是,在吃母乳的时候宝宝会有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这种感觉让宝宝感觉很好,继而就会产生依赖。让爸爸多陪宝宝,适当减少宝宝对妈妈的依赖,这有利于断奶的进行。 3、增加宝宝粉的次数 增加宝宝配方奶粉的次数,一方面可以减少宝宝的冲动

宝宝不停打嗝是什么原因

太紧张或太快:按摩小肚子 被吓到太紧张或太快宝宝都会吸入空气,引起打嗝。妈妈可以先让他平躺,通过顺时针按摩小肚子来帮他排出肚子的气。另外,太急还可以挠挠他的小脚底,让他大哭几下,打嗝就会停止了,屡试不爽! PS:奶水太多的妈妈可以用手指夹住乳头来控制流速,防止宝宝呛奶。 着凉:喂点温开水,盖上小被子 你的宝宝突然不断地大声打嗝?这是着凉了!妈妈可以先把他抱起来,轻轻拍拍他的背,再用小勺子喂点温开水,给他盖上小被子,肚子暖暖的就ok啦! PS:6个月后宝宝打嗝就会变少了! 大哭或惊醒:不立刻给

宝宝吃奶粉吃到几岁

宝宝吃奶粉吃到几岁其实宝宝到大多合适是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的。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让孩子到5,6岁也是可以的。大部分家庭都会选择让宝宝到3周岁左右。因为3周岁以后的宝宝就可以正常的吃饭了。当然了这期间最好不宝宝粉,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如蔬菜汁、果泥、粥、蛋等营养丰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 事实上从断奶之后,可以让宝宝适当的些配方奶粉,但是应该渐渐的加入辅食,直到可以代替奶粉。通常情况下奶粉中的蛋白质、脂肪、钙、磷、碳水化合物、热量等等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 所以生活中很多人,特别

宝宝拉绿色大便是怎么回事 宝宝拉绿色大便怎么办

1、宝宝白开水,能清理肠道,排除废物,清洁口腔。 2、宝宝时间规律,因为宝宝的肠胃娇嫩,发育不完全,需充分排空和休息,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运作。 3、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饮食清淡,不吃海鲜,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水果以平性为主,多白开水,注意乳头的卫生。 4、配方奶的宝宝,由于营养没有母乳好,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虚弱,妈妈随时观察宝宝,调整饮食的量。 5、注意宝宝的冷暖,宝宝如果生病,奶减量,且适当给宝宝按摩肚子,促进宝宝肠胃的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