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肾炎中的常见的一种,但是一般人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没有什么了解的,更别说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了,他们通常都是不知道的。但是了解到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其实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所以下面就来仔细说说。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是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的类型,肾活检病理通常表现为新月体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占肾穿刺患者的2%,人群发生率为7/百万,是肾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于6个月内死亡或依赖透析生存。所以,需要根据肾脏病理早期明确诊断,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本病有多种病因。一般将有肾外表现者或明确原发病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者则称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前者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血管炎等,偶有继发于某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膜性肾病患者。后者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其中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其他一些病人呈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本病患者有柯萨奇病毒B5感染的血清学证据,但流感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血清滴度无明显上升,故本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少数急进性肾炎患者有结核杆菌抗原致敏史(结核感染史),在应用利福平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病。个别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伴随本病存在。
肾病有哪些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脏自己本身的病,不是其他病引起的,或找不到引起肾脏病的原因,常见的有:1.急性肾小球肾炎;2.慢性肾小球肾炎;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4.肾病综合症;5.IgA肾病;6.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肾炎。或先患了某种疾病,由这个病引起的肾炎,或由这个病诱发的肾炎,常见的有:1.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2.过敏性紫癜肾炎;3.糖尿病性肾病;4.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5.肝肾综合症;6.肺出血-肾炎综合症;7.心力衰竭性肾损害;8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伤。
三、遗传性肾脏病
常见的有:1.遗传性慢性肾炎;2.良性家族性血尿。
四、泌尿系统感染性肾脏病
常见的有:1.尿路感染;2.慢性肾盂肾炎;3.肾结核;4.性病尿路感染。
肾炎的早期症状 肾小球肾炎一般症状
当尿蛋白高于150mg/d,尿蛋白可定性为阳性,即成为蛋白尿。正常人体代谢过程中经肾小球过滤的原尿中的95%以上的蛋白质被肾小管重吸收利用,因此正常人终身尿中蛋白质含量极低。一旦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受到损伤可引起蛋白尿。
肾小球肾炎可通过显微镜下或者肉眼直接观察到血尿,其血尿常为无痛性、全程性血尿,持续型或间发性。血尿可为单纯性血尿,也可伴有蛋白尿、管型尿。
水肿是肾炎的最常见症状,一般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其中肾炎性水肿有着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水肿多从眼睑、颜面等部开始,而肾病性水肿由于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量低,水肿多以下肢水肿开始。
约有50%以上的急慢性肾炎出现血压增高,高血压的持续存在可反过来加速肾脏功能损害。
肾小球肾炎可出现肾功能损害症状,表现为尿量减少或者增多,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常导致急性肾损伤乃至肾衰竭,部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有一过性肾功能异常;慢性肾功能小球肾炎可随之病程的进展而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肾小球病变的分类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5)肾病综合征。
2.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类(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
(1)轻微性肾小球病变 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
(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包括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①膜性肾病。②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③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临床和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联系,但多数不能一一对应,同—病理类型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而相同的临床表现可来自不同的病理类型,它们都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组成。另外,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病理分类中,IgA肾病被归入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中有些不妥,目前多数专家认为还应归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好,但病理类型多样。
蛋白尿的症状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导致蛋白尿,常见症状是身体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腰部疼痛、身体水肿、血压偏高,还可并发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肾功能衰退等多种严重身体症状。急进性肾炎可导致蛋白尿,常见症状是身体浮肿、血压挺高、合并贫血症状、合并低蛋白血症症状、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最终可导致尿毒症。隐匿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等都可导致蛋白尿,表现出相应疾病的症状。
肾炎和肾病的主要区别在哪
一般来讲,肾炎是指肾小球或者是肾间质出现的病理变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那他一般分5种像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的表现是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肾病目前那人们常常指的是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它有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高度浮肿。它们症状不完全一样。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是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的类型,肾活检病理通常表现为新月体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占肾穿刺患者的2%,人群发生率为7/百万,是肾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于6个月内死亡或依赖透析生存。所以,需要根据肾脏病理早期明确诊断,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本病有多种病因。一般将有肾外表现者或明确原发病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者则称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前者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血管炎等,偶有继发于某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膜性肾病患者。后者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其中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其他一些病人呈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本病患者有柯萨奇病毒B5感染的血清学证据,但流感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血清滴度无明显上升,故本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少数急进性肾炎患者有结核杆菌抗原致敏史(结核感染史),在应用利福平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病。个别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伴随本病存在。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有青年和中、老年两个发病高峰,男:女比例为2:1。该病可呈急性起病,多数病人在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即水肿、尿少、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发病时患者全身症状较重,如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可伴发热、腹痛。病情发展很快,起病数天内即出现少尿及进行性肾功能衰。部分患者起病相对隐袭缓慢,病情逐步加重。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知识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RPGN患者可见于任何年龄, 但有青年和中、老年两个发病高峰, 男∶女比例为2∶1。该病可呈急性起病, 前驱期可有链球菌感染症状, 但多数病例呈隐袭发病。发病时患者全身症状较重, 如疲乏、无力、精神萎靡, 体重下降, 可伴发热、腹痛, 病情进展急骤, 出现严重的少尿、无尿、高血压、贫血(这一症状有别于其它原因所致的急性肾衰竭),肾功能不全发展至尿毒症一般需数周至数月(而急性肾小管坏死常为数小时至数日)。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RPGN是一组病理发展快、预后差的疾病,近年来该病治疗上进展较大,疗效明显提高。治疗包括针对炎症性肾损伤和针对肾小球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两方面,关键取决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合用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等。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类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四类。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又可分为三个类型: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型,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四类。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又可分为三个类型: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型,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由多种病理类型引起,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以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进展至后期病理类型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可由多种病理类型引起,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以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进展至后期病理类型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出现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病因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肾小球基膜合成的遗传性缺陷引起。这种病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明显的家庭史,往往在一家几代的家庭成员中,有的人发生血尿,血尿是遗传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表现,以青年男性多见。
分类
(一)按基本类型分
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分为四种 ①轻微性肾小球病变;②局灶性节段性病变;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又可以分为三种 ①狼疮性肾小球肾炎;②紫癜性肾小球肾炎;③糖尿病肾病。此外,血管病变如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都可引起肾小球病变。
(二)按大体类型分
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按病理分又可以分为 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慢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③膜性肾病;④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⑤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三)按临床分型标准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参照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型标准,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尿血尿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所见血尿,按其表现大致可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类。症状性血尿指除血尿外尚伴有另一些泌尿系症状或全身症状,如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尿频、尿急、尿痛、排尿障碍、腰或腹痛、紫癜、发热和其他器官出血等。无症状性指血尿不伴其他明显症状。
1.血尿伴全身症状
(1)伴出血症状:如皮下和内脏器官出血、肌肉或关节腔内出血,应考虑出血性疾病,如各型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2)伴发热: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全身感染及肾结核等。如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维生素缺乏:见维生素K和C缺乏。
(4)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如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出血性膀胱炎,肾结核。
(5)伴双侧肾区隐痛:常为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肾结核等。肾绞痛多为肾结石。
(6)伴肾区肿块:单侧性者应考虑肾肿瘤如肾母细胞瘤、输尿管肿瘤、先天性肾盂积水、异位肾等。双侧性者则多考虑先天性多囊肾。
(7)伴水肿及高血压:应考虑各种肾小球肾炎,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及高血压肾病等。
2.无症状性血尿
可见于轻型或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小球肾炎及良性再发性血尿。
3.不同年龄的血尿病因分析
(1)新生儿期:血尿多因新生儿出血症、各种尿路先天畸形、肾静脉血栓等。
(2)婴儿期:先天性尿路畸形、尿道口炎症和溃疡、肾静脉血栓、肾母细胞瘤等。
(3)学龄前期: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Alport综合征、病毒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外伤、尿道口炎症和溃疡及异物等。
(4)学龄期: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小球肾炎、Alport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伴发肾炎、外伤、全身或泌尿系感染、肾结核及肾结石等。
血尿的症状表现
1、血尿伴全身症状
(1)伴出血症状:如皮下和内脏器官出血、肌肉或关节腔内出血,应考虑出血性疾病,如各型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2)伴发热: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全身感染及肾结核等。如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维生素缺乏:见维生素K和C缺乏。
(4)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如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出血性膀胱炎,肾结核。
(5)伴双侧肾区隐痛:常为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肾结核等。肾绞痛多为肾结石。
(6)伴肾区肿块:单侧性者应考虑肾肿瘤如肾母细胞瘤、输尿管肿瘤、先天性肾盂积水、异位肾等。双侧性者则多考虑先天性多囊肾。
(7)伴水肿及高血压:应考虑各种肾小球肾炎,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征,Alport综合征及高血压肾病等。
2、无症状性血尿
可见于轻型或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小球肾炎及良性再发性血尿。
3、不同年龄的血尿病因分析
(1)新生儿期:血尿多因新生儿出血症、各种尿路先天畸形、肾静脉血栓等。
(2)婴儿期:先天性尿路畸形、尿道口炎症和溃疡、肾静脉血栓、肾母细胞瘤等。
(3)学龄前期: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Alport综合征、病毒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外伤、尿道口炎症和溃疡及异物等。
(4)学龄期: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小球肾炎、Alport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伴发肾炎、外伤、全身或泌尿系感染、肾结核及肾结石等。
肾小球肾炎分类有哪些
1.病因分类
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引起,是全身性疾病的肾脏受累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考虑原发于肾脏的肾炎。
2.临床分类
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急进性肾炎综合征、隐匿性肾炎(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一般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慢性肾炎。
(1)急性肾炎综合征 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肾功能下降。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常见如急性感染后肾炎,典型的急性肾炎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此外其他细菌和病原微生物菌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都可导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时或病程中的某个阶段;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
(2)慢性肾炎综合征 可见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男性青年发病率高。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此病常见,但是症状和肾病进展存在个体差异性,表现多样化。总的来说,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贫血,血压升高等,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出现慢性肾衰竭。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类型是决定肾功能进展快慢的重要因素。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在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基础上短期内出现了尿量减少或者无尿,肾功能急剧下降。病情危重,且预后差,一般要求及时肾活检尽早诊治。
(4)隐匿性肾炎 缺乏泌尿系统局部症状,也无全身症状,一般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筛查时发现血尿(和/或蛋白尿),不合并水肿、高血压等。
3.病理分类
依据肾穿刺活检,慢性肾炎病理可以分为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③膜性肾病;④系膜毛细血管肾小球肾炎;⑤硬化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又称为新月体性肾炎。除大多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经治疗可恢复和缓解,其他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表现的肾小球肾炎在治疗方案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不符合典型急性肾炎的肾小球肾炎应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小儿肾病综合症和肾炎的区别
所谓肾病综合征指的是有“三高一低”四种症状:大量蛋白尿,高度浮肿,高脂血症,低白蛋白血症,未必有血尿。所谓肾炎,大多有血尿,可以有蛋白尿。
总之,肾病综合征必定有大量蛋白尿,没有蛋白尿就不能叫肾病综合征,肾炎多有血尿。
无论是肾病综合征还是肾炎都最好做一个肾穿刺确诊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类型治疗是 不同的。这是两种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5种: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症状不完全一样。 肾炎是肾的疾病,而肾病综合症的则是肝、脾、肾,有时患有心脏及造血机能等多种脏器的疾病由肾的疾病状态来表现的一种疾病。肾病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脂质代谢紊乱及免疫力低下所造成的。而肾炎则是病原体的感染造成的。
尿里有蛋白的症状有哪些
第一、泡沫尿,泡沫尿是最明显的尿蛋白早期症状。蛋白尿时一般都会排泡沫尿。并且这种泡沫尿的特征往往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不消失。小便中含有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矿物盐)时排出的泡沫较大,并且很快就消失。
第二、全身症状,肾性尿蛋白可伴随全身不适症状,可有水肿、高血压、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种或数种。患者感觉乏力、困倦等,期间患者抵抗力差,易受外感。其中水肿与高血压最为明显。
第三、尿蛋白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炎、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硬化、膜增殖性肾炎等。另外一些继发性慢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也可有蛋白尿早期症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