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早产的原因
胎儿早产的原因
很多人对胎儿早产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胎儿出现早产的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和母体有直接关系,因此女性在怀孕的时候,对饮食、情绪、运动都是要进行注意的。
胎儿早产的原因:
1.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2.下生殖道及泌尿系感染。
3.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4.子宫过度膨胀及胎盘因素
5.子宫畸形。
6.宫颈内扣松弛。
临床表现
早产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律宫缩,常伴有少量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发展为规律宫缩。宫颈管先消退,然后扩张。
检查
腹部触诊检查宫缩情况。音带检查或超声检测宫颈管情况。超声评估胎儿情况。合并症相关检查。
诊断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至少10分钟一次的规律宫缩,伴宫颈管缩短,可诊断先兆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规律宫缩(20分钟不少于4次,持续不少于30秒),伴宫颈缩短不小于75%,宫颈扩张2cm以上,诊断为早产临产。
以上就是对胎儿早产的原因详细介绍,这些都是会造成胎儿有早产的现象,不过在女性怀孕的时候,也是需要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在检查的时候,也是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这样对避免早产有着很好帮助作用。
安胎药对宝宝有影响吗
妊娠期,尤其在孕早期,由于胎儿体内各器官分化尚未完成,药物致畸的危险性增加,可诱发畸形等严重后果。它毕竟属药类,医生会根据孕妇可能的流产或早产原因来决定是否必须使用安胎药。
对于怀孕已28~37周的孕妇,因妊娠高血压、子宫畸形、双胎、羊水过多等造成早产症状时,不主张吃保胎药,因为此时瓜未熟而蒂已落,早产儿各脏器发育不全,死亡率较高,即使存活下来,也可能后天智力障碍。
早产儿早产的原因
早产儿早产的原因
1.孕妈咪在怀孕期间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用药、营养不良或没有达到足够的体重等所引起。
2.也有一些原因并不受孕妈咪的控制,比如荷尔蒙分泌不平衡、子宫畸形,或者一些自身疾病、细菌感染等等,也都会导致早产。
3.孕妈咪的年龄大于35岁,或者小于18岁,也会增大早产几率。
4.孕妈咪身材太矮(低于150厘米)或体重太轻(低于45千克)。
5.一直有吸烟、酗酒的习惯。
6.曾有过流产或早产史。
7.双胎、胎位不正、羊水过多。
8.怀孕晚期(妊娠8个月以后)过于劳累、发生外伤或者性生活不当。
早产的高危因素
1.前次早产史和或晚期流产史者:有早产史的孕妇早产再发风险是没有早产史孕妇的孕妇6~8倍。
2.宫颈手术史及宫颈机能不全:宫颈锥切、LEEP术后、反复人工流产扩张宫颈、子宫畸形等病史者早产风险增加。孕妇有宫颈机能不全,或妊娠期14-28周,宫颈长度《30mm者,早产和晚期流产率增加。
3.多胎妊娠,一般双胎妊娠早产率为50%,三胎为75%。
4.生殖道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淋病、梅毒等。
5.泌尿系统感染、无症状菌尿。
6.全身感染性疾病。
7.阴道出血。
8.羊水过多/过少者。
9.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者。
10.孕妇有合并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甲状腺疾患、哮喘等。
11.有不良嗜好者如吸烟酗酒或吸毒者。
12.孕妇《18岁或》35岁。
13.体重指数《19,营养状况差,每周站立时间》40h/周。
14.反复出现规则宫缩,如宫缩≥4次/h。
15.妊娠22-34周,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阳性者。
16.其他因素:如未常规孕期保健、流动人口等。
早产的症状
先兆早产的主要症状为怀孕早期间(3个月以内),阴道少量流血,可伴有下腹部疼痛,但无组织物排出。经一般治疗及卧床休息后,再禁止夫妻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大多数孕妇都能安然渡过孕期。
1、阴道流血,在妊娠3个月内流产者,开始时绒毛和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全部剥离排出,子宫强力收缩,血窦关闭,出血停止。故早期流产的全过程均伴有阴道出血。晚期流产时,胎盘已形成,流产与早产及足月产相似,一般流血不多。
2、腹痛,早期流产开始流血后,宫腔内存有血液特别是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呈持续性下腹疼痛。晚期流产则先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然后胎盘剥离,故阴道流血前即有腹痛,这也是先兆早产的症状的一种表现。腹痛与流血多数是进行性的,与其临床经过及进度有关。
3、剧烈的呕吐不能进食,也是先兆早产的症状表现也应该去医院就诊,因为妊娠剧吐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孕妇生命。
4、保护胚胎免受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如噪音、高温、射线。同时还要维护孕妇本身作为胚胎发育的小环境的良好,特别是预防感染和谨慎用药,因为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畸形,孕期用药可能发生流产、死胎、致畸。
5、对先兆早产的症状、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妊娠并发症的识别,停经后有腹痛、阴道流血的,应随时就诊。当出现先兆早产时,若不积极调治,使保胎失败,久而久之可造成习惯性流产,将产生不孕的后果。因此如果有以上情况的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怀孕一个月为什么会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原因一:孕卵异常
质量不好的精子或卵子若有缺陷,即使结合成受精卵也会影响后期胚胎的正常发育,到一定阶段会停止继续成长,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原因二:血型不合
当孕妈和胎儿的血型不合时,会使体内产生与自己血型不合的致凝因子,导致胎儿体内细胞出现溶血或凝血症状,怀孕了也会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原因三:胎盘发育异常
妊娠期间,如果胎盘发育异常或胎盘存在毛病,会切断胎儿与母体连接,影响胎儿营养吸收,从而造成胎儿发育迟缓甚至造成胎儿死亡。
孕妇日常如何正确预防早产
孕妇早产原因大总结
1、由于劳累或腹部直接撞击、创伤、性交等,引发宫缩、破水、出血而造成早产。
2、由于阴道炎等上行感染,造成绒毛膜炎引发羊水过多,或造成羊膜脆性增加而提前破膜,造成早产。
3、多见于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这些子宫的肌层发育不完善,当胎儿长到一定月份时,子宫不能随着孩子的生长共同长大,而出现早产。
4、母亲因为妊娠期并发症,为抢救母亲不能让胎儿到足月,发生医源性早产。这往往是母亲患有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娠期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妊娠、前置胎盘发生出血等等。
孕妇为什么要保胎
只有做好保胎工作才能更好地避免早产、流产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刚刚怀孕的女性,尤其是初产妇对妊娠并不是很了解,如果日常生活中有所大意,不仅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早产等情况,因此做好保胎工作非常关键。
·常见的早产、流产原因
1.怀孕年龄过小或过大
未满20岁或者大于35岁的女性早产率尤为突出,尤其是不满20岁的女性其早产发生率是20至34岁女性的11倍。因此,女性怀孕时应该充分考虑年龄因素。
2.流产过多
频繁流产或者因流产引发的一系列妇科疾病会对女性的子宫产生很大的损害,因此对于有晚期流产、反复流产、引产或流产后短时间内又再次怀孕的女性来说,早产机率也更大。
3.患有某些疾病
若女性妊娠期间患有一些传染病、妊娠并发症或者内、外科疾病等,也会增加胎儿早产的几率。比如患有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容易导致早产。此外,孕妇在生病期间乱用药也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也会导致流产。
4.生活压力或意外
有些女性因为生活压力大、受到意外撞击等其他一些情况也会造成早产、流产。
·从何时起开始保胎
怀孕的头三个月及最后三个月是孕妇最易发生流产、早产的时期,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孕妇应该增强保胎意识、做好保胎工作。
早产原因及危害
据有关资料显示孕妇在以下几种情况容易早产:1、生活节奏较为紧张或压力大者,极易出现子宫收缩的情形。2、腹部直接受撞击、创伤等。3、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羊水过多或过少、多胎妊娠。4、孕妇合并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子宫颈松弛、子宫肌瘤。5、孕妇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或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了解完什么情况容易早产,再来看早产有什么危害呢?
1、早产儿心肺功能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2、早产儿可发生硬肿、肺出血;3、早产时若胎肺尚未成熟,早产婴儿生后肺不能很好地膨胀,会发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死亡;早产婴的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4、早产婴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升降,一般体温较低,若没注意好保暖,可发生硬肿。5、早产婴容易发生黄疸,有时程度可以很重。他们的吸吮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有的早产婴甚至需用鼻饲喂养。此外早产婴抵御感染的能力都较差,容易发生肺炎等感染。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什么情况容易早产可做好防范。
清楚早产原因规避早产风险
1、患有习惯性流产或有多次流产史的女性
女性朋友曾经有反复的流产史,还有人流经历都会对女性的宫颈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使女性的宫颈和子宫内膜功能出现缺陷,在女性进行妊娠的时候就易产生影响,而诱发早产现象的发生。
2、孕妇年龄过低或者过高
未满20 岁或大于35 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20 岁者, 早产发生率是20 ~ 34 岁组的11 倍。
3、孕期有许多的不良习惯
女性在孕期没有调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经常熬夜,缺乏休息,为了工作劳累过度,并且还有喝酒抽烟等习惯则更易引起早产现象发生,还有女性孕期缺乏合理的运动,以及孕期性生活过多都会对妊娠造成影响,诱发早产。
4、孕期精神过于紧张
女性在孕期因为生活的原因,还有胎儿的原因易出现担忧的情绪,并且受到一些意外的刺激造成情绪起伏过大,就会诱发宫缩现象,并且使血管收缩加剧,就易引起女性发生早产现象。
5、孕期营养不良
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另外女性在孕期吃到一些对身体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使女性体内的营养供应不足,胎盘不稳固,使胎儿发育不健全,也会造成早产。
6、孕妈患有疾病
孕妈患有急性传染病、慢性病等,如心、肝、肾等疾病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宫畸形、胎膜早破、阴道内上行感染、产前出血、外伤、腹泻、咳嗽等。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可发生早产。
为什么会早产呢
1.母亲因素
一般孕妇患有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子宫的纵膈等先天发育不全症,容易使胎儿早产,因为子宫是胎儿生长的地方,如果子宫的肌肉不能很好地伸展,便容易出现早产。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或者由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操作造成后天的宫颈损伤,子宫颈内口的松弛,羊膜囊向宫颈管膨出,都可以导致胎膜早破,出现早产。有时,即使子宫发育正常,也可能是由于妊娠中的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原因导致子宫的宫腔压力高,子宫肌肉伸展过度,也是早产的常见原因。还有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宫内感染,均可导致早产。胎儿生活在胎盘功能低下和较差的子宫环境内,容易出现宫内生长迟缓及宫内缺氧情况,这种情况比其他原因造成的早产儿预后更差。
2.妊娠合并症
在妊娠时期,如果母亲患有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娠高血压症、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也容易导致早产。另外,母亲的内分泌失调,如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有外伤及手术史的孕妇可能因为精神紧张、高血压导致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孕妇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胎盘异常、及脐带过粗、过短、扭转、打结等,这些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
3.胎儿因素
双胎、胎儿畸形也是容易早产的因素。
4.社会因素
早产容易发生在社会层次低、无职业、经济收入低的人群中,这是由于这些人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度劳累,也不能正常进行产前检查,营养状况差。早产也容易发生在现代城市母亲身上,她们有较多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情绪经常波动,精神过度紧张;有些母亲为了瘦身致使体重过轻,也容易导致胎儿早产;还有一些女性因工作原因或怕生产痛苦,要求提前实施剖腹产。
孕妈切记!预防早产这样做
1.怀孕之后远离烟酒
经美国相关医疗机构对预防新生儿早产问题的研究和跟踪结果显示,怀孕之后,女性如果能戒除烟酒的话,新生儿早产的机率会下降很大程度。也就是说烟酒等刺激物会对新生儿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早产。因此,准妈咪们在怀孕之后最好远离烟酒,更要预防早产儿的出现。早产儿无论从身体体质,还是健康状况,器官发育等方面都无不如健康足月生产的婴儿,这将是导致新生儿患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2.减少选择性剖腹产
目前,在我国不少产妇在没有达到预产期的情况之下便要求进行剖腹产,即选择性剖腹产。育儿专家表示,这么做对母婴造成的伤害很大,剖腹产生下的孩子在日后患上多动症的比例远高于正常阴道分娩的孩子,而女性的子宫因为被切开一个手术刀口,对日后女性再次怀孕等都存在影响。选择性剖腹产无意于就是早产,新生儿等同早产儿,出生之后还可能存在喂养难度增加等,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限制多胚胎植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试管婴儿的出现为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了福音。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人为的多胚胎植入,这也是导致新生儿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相关法律对多胚胎的植入进行限制,应能有效减少早产儿机率上升。
4.黄体酮激素的补充及宫颈环扎术
这两项举措对预防早产儿现状所起到的相关作用。在怀孕之后,女性内分泌出现变化,孕激素的生成有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但若激素紊乱会导致胎儿早产,补充黄体酮则有助于缓解此类原因所导致的新生儿早产,当然其他原因也可导致新生儿早产。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
怀孕32周的注意事项
怀孕第32周:发育健全的小宝宝
孕期小贴士
月经过期10天或10天以上
谨记减少食盐量
为卵子受精作最后准备
补钙、维生素、叶酸,少食多餐
生理反应 宝宝发育 专家提醒 妈咪食谱
这时宝宝的生殖器发育接近成熟,你是不是发现他不爱动了呢,别担心,那是因为他长大了,活动空间就显得小了……
准妈妈生理变化
32周的时候孕妇会发现胎儿的胎动越来越少了,但是不用担心,只要感到宝宝在你腹中偶尔的活动,就说明他很好。原因很简单,胎儿越来越大了,他活动的空间在减少,他的手脚不能自由的伸展了。
孕妇这时每周体重增加约250克,感觉尿意频繁,这是由于胎儿头下降,压迫膀胱的缘故。沉重的腹部会让妈妈不愿意走动,并且感到疲惫,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您为了在生产时候更加轻松些,您还是要适当的活动。
胎儿发育指标
32周的胎儿身长约45厘米,体重约2000克。如果宝宝是男孩,他的睾丸可能已经从腹腔进入阴囊,但是有的宝宝可能会在出生后当天才进入阴囊;如果是女孩,她的大阴唇明显的隆起,左右紧贴。这说明宝宝的生殖器发育接近成熟。除此之外,胎儿已经长出一头的胎发,但头发稀少,不过宝宝出生后头发的浓密稀疏并不取决于这时候胎儿头发的密疏。另外宝宝的指甲已经长到了指尖。
早产要预防
早产是指在满28孕周至37孕周之间(196~258天)的分娩,据统计早产占分娩数的5%~15%,在此期间出生的体重1000~2499g、身体各器官未成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提防胎儿早产常见的早产原因及高危因素有:
妊娠期急性感染如急性阑尾炎、胃肠炎、肾盂肾炎等;
生殖道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等;
子宫先天畸形、宫颈机能不全;
多胞胎、羊水过多导致子宫张力过大;
孕妇原有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甲亢等合并症,或者罹患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等;
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孕妇有晚期流产、早产及产伤等病史;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临近预产期的早产先兆下腹部变硬妊娠晚期,可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几乎不伴有疼痛,特点是常在夜间频繁出现,翌日早晨即消失,称之为生理性宫缩,不会引起早产。如果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分钟有1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伴宫颈管缩短,即为先兆早产,尽早到医院检查。
阴道出血少量出血是临产的先兆之一,但有时宫颈炎症、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时均会出现阴道出血。
破水温水样的液体流出,就是早期破水,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可把臀部垫高,最好平卧,马上送医院。
有早产家族史女性易生早产儿
一项研究发现,早产出生的女人或者有同胞早产出生的女人在生产时婴儿早产的风险也更大。
这项研究对在20世纪70年代到2008年生产的近14000名女性进行了探究,这一研究结论为早产(在孕期37周前出生)与基因有关的说法增添了新的证据。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早产家族史的女人比较,早产出生的女人或者有同胞早产出生的女人在生产时婴儿早产的风险高35%到49%。
一般而言,专家相信,早产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以及行为方式等综合因素造成。其中一些因素已得到证实,例如,研究显示,吸烟和毒品使用以及某种感染——尤其是生殖感染——可增加婴儿早产的风险。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早产原因仍是未知数。
一些新研究结果也支持有关基因在早产上扮演一定角色的说法。例如,在对瑞典近100万例婴儿出生的分析显示,与没有家族史的女人相比,早产出生的女人的姐妹在生产时经历早产的风险高达80%。在这项新研究中,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索希尼·巴哈塔查雅和同事用到了20世纪50年以来阿伯丁地区的女性分娩数据库的资料。他们聚焦数据库中13845名包括母女在内的女性的生产状况。在这些女性中有471人发生早产。
研究人员发现,通常,与足月女性相比,早产出生的女性生产时婴儿早产的概率高49%。研究还考虑了包括年龄、体重、吸烟习惯和社会经济学等因素。同样,如果母亲曾发生早产,那么女儿的早产风险也较大,与无家族病史的女性相比,她们发生早产的概率大35%。研究人员不知道基因可能影响早产风险的准确方式。例如,在孕期调节子宫环境的基因可能影响早产风险,但是,除此之外别无所知。
要想明确在早产中扮演一定角色的准确基因还需要更多研究。如果研究人员能识别这些参与基因,那它们就会为早产的潜在原因提供更多线索,并可能导致推出预防早产的新方法。
新手妈妈正确护理早产宝宝手册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在28周以上至38周以下的新生儿,早产原因可能如下。
母亲因素:妊高症、急性感染、急慢性中毒、慢性疾病、情绪激烈波动、意外创伤或手术。
子宫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炎。
胎儿因素:多胎妊娠、胎儿严重畸形、溶血及脐带异常。
诊断要点
大多数早产儿体重小于1 500克,身长不足46厘米,孕期越短,体重越轻,身长越短。
外观头大,囟门宽,颅缝分离明显,皮肤鲜红薄嫩,皮下脂肪少,胎毛多,耳壳软,乳头小或无,指甲软,不超过指端,皮肤纹理少,四肢张力低下,男婴睾丸未降,女婴大阴唇未遮盖小阴唇。
各种生理功能不成熟。
体温调节不稳定,哭声低弱;吸吮吞咽能力差;肝功能不成熟;肾脏调节水、电解质能力不足;身体免疫功能差,对各种致病菌敏感,炎症反应不明显,感染容易扩散。
护理方法
注意保暖,采用各种方式保证婴儿体温稳定在37℃为宜,外环境温度一般在28℃~34℃之间,湿度保持在55%~70%之间。
做好严密的消毒隔离工作,保持早产儿的清洁,室内通风光照良好,并写好各项记录,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
对有呼吸暂停及口唇发紫的婴儿应及时给氧,氧浓度应保持在30%~40%,以解除症状为宜,一般主张间歇供氧。
主张早期喂奶,即在出生后6~12小时内,先用5%的葡萄糖水试喂两次,间隔两小时,若无呕吐则可开始喂奶。
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的婴儿可以直接哺母乳或用奶瓶喂,但应注意避免婴儿疲劳和呛咳,吸吮吞咽反射差者可先用液管喂养;然后可插硅橡胶管鼻饲,喂后取侧卧位,密切观察是否有紫绀、漾奶的情况出现。
不能进食的并且体重极低的早产儿应该进行静脉输液供给部分或全部营养素,要求热量每天每千克体重418焦,水每天每千克体重150毫升,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电解质。
如何防止胎儿早产
1、不要碰腹部 、不要跌倒: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或上下班高峰时外出。被人碰一下,就有跌倒的危险,特别是上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 保护腹部:不要拿重东西或拿高处的东西,以免碰到腹部。
2、不要刺激腹部。严重的腹泻:严重的腹泻因排便时刺激子宫使其收缩加快,可引起早产。夫妻生活:正常意义上的夫妻生活与早产没有关系,但只要有一点点早产征兆,也应禁止夫妻生活。
3、安静地休息。对初次分娩的不安等精神紧张均可引起早产,要注意保持精神上的愉快。 意想不到的事故、烦恼,甚至于有时噪音都能引起早产。 轻度疲劳也可引起早产,要注意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4、不要让腹部紧张。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的姿势,会使腹压升高子宫受压,也可引起早产。
婴儿早产的原因
1、怀孕年龄
对于不到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妈妈来讲,早产率明显比其他年龄段的女性的早产率要高,特别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年龄的11倍左右。
2、流产史
流产史,特别是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或流产后不到一年又一次怀孕,这些状况对孕妈妈影响最大。由于流产对宫颈具有比较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宫颈功能缺失,引发早产的几率增加。
3、与疾病的关系
妊娠合并急性疾病以及一些内、外科疾病,像是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炎、胆嚢炎以及急性阑尾炎、心脏病等疾病,都可能会造成造成的发生。
准妈咪内分泌失调、孕酮或雌激素不够、甲亢严重、糖尿病症,都是引发造成的常见原因。对于贫血非常严重的孕妈咪,她们的组织和子宫由于容易发生供氧不足的现象,也容易导致早产的发生。
孕妈咪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缺乏以及维生素E、叶酸不足,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一些妊娠并发症,像高血压等也能引起早产的发生。
4、胎位异常导致
臀位是胎位异常的一种,如果孕妇是臀位胎位,那么孕妇发生早产的几率为20.4%,是一般正常胎位产妇早产率的大约7倍以上。
5、不良生活习惯所致
要是孕妈咪经常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或者工作时间长、强度大,都有可能导致早产。情绪处于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能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茶酚胺分泌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发生早产。另外孕妈咪吸烟和过度饮酒,也很容易导致早产的发生。
6、多胞胎
多胞胎会令子宫过度伸展,容易导致分娩提前,早产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胎盘前置是妊娠后期的并发症之一,会引起子宫内外出血,提前终止妊娠形成早产,并会危及孕妈妈的生命。
7、阴道感染
要是孕妈妈在妊娠期间产生阴道感染,即常说的阴道炎,婴儿发生早产的几率就会增加。要是阴道感染发生在妊娠期前20周的早期阶段,那么早产几率会增加4倍;要是发生在16周前,则提升8倍;如果是细菌感染的阴道炎,早产几率会增加十倍左右。
8、宫颈状态
子宫颈是女性子宫的管状口部,其作用是子宫与阴道的隔离部分。妇女怀孕时,子宫颈增长,来保护胚胎。子宫颈在生产之前会显著变短,这表示胎儿即将出生。怀孕16-18周的孕妈妈,要是子宫颈的长度不足2.5公分,早产的几率则要比子宫颈长度正常的孕妈妈大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