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的功效有哪些
浮石的功效有哪些
浮石别名水花、海石、水泡石、浮海石、浮水石、羊肚石,浮石的功效是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浮石的作用是治痰热喘嗽、老痰积块等,浮石用药禁忌是虚寒咳嗽忌服,多服损人血气。浮石为火成岩类岩石浮石的块状物或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等的骨胳。
别名:水花、海石、水泡石、浮海石、浮水石、羊肚石。
性味:咸,寒。
归经:入肺、肾经。
功效: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
主治:痰热喘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淋病,疝气,疮肿,目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水飞点眼。
来源:浮石为火成岩类岩石浮石的块状物或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等的骨胳。
煅海浮石能治哪些病
治卒咳嗽不止:浮石二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十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海浮石、飞滑石、杏仁各四钱,薄荷二钱,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用百部煎汤调下。(《医学从众录》海浮石滑石散)
治血淋,小便涩痛: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生甘草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治石淋:浮石,使满一手,下筛,以水三升,酢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过三服。亦治嗽,淳酒煮之。(《千金方》)
治小肠气,茎缩囊肿;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木通、灯心、赤茯苓、麦门冬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治诸疝:海石、香附。为末,生姜汁调下。亦治心痛。(《丹溪心法》)
治消渴:浮石、青黛各等分,麝香少许。上细末。每服一钱,温汤调下。(《本事方》)
治渴疾饮水不止:白浮石、蛤粉、蝉壳(去头、足)各等分。上细末,用鲫鱼胆七个,调三钱服,不拘时候。(《本事方》神效散)
治疔疮,发背,恶疮:白浮石半两,没药二钱。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丸,冷酒送下。(《普济方》耆老丹)
治耳底有脓:海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一字。上为细末。每用半字,吹入耳中。(《普济方》没药散)
治疳疮久不愈:海浮石(烧红醋淬数次)、金银花。上海石二停,金银花一停,同为细末。每服二钱半,如签茶一般,日用二服。疮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服。(《儒门事亲》)
【各家论述】 ①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积块,咸能软坚也。"
纲目》:"浮石,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
【摘录】《*辞典》
浮石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中国浮石资源十分丰富。火山分布区都有浮石矿产分布,以北方地区为多,质量较好,喷发年代较新,多产于沿海地区。水浮石,俗称蜂窝石、江沫石、浮石,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石上空隙九曲回环,似人状物,形状奇特,时有山峰峻峭、悬崖惊险之态。石体吸水性很强,易长苔藓,可雕琢加工,也是适宜制作盆景的山石之一。
青金石功效
一、生理上功效与作用
1、当使用眼睛过度时,可以利用青金石来舒缓眼压,消除疲劳。闭眼平躺,将青金石平放在眼球上,配合缓和细长的深呼吸,观想蓝靛色的光穿透眼球,可以轻松的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
2、青金石对应人体的眉心轮,助于治疗失眠、晕眩、头痛和降低血压,舒缓情绪,视力紧张,且协调喉轮,能改善气管、喉咙及呼吸道的疾病。
二、心理上功效与作用
1、青金石可以帮助催眠及深层的冥想,可增强人们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提升灵性。
2、青金石能帮助人们消除怒气,调解冲突,带来诚实、怜悯、正直等良好品质,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主动聆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成为爱与友谊的纽带。
3、青金石可以帮助人们治疗心灵创伤,并且很大成分上的消除感情束缚,让人的心灵得到慰藉。
4、开车时,佩戴青金石可以消除因为交通混乱所带来的烦躁心情,确保行车平安。还可以化解戾气,治愈人们心灵的创伤,从而使得人们在日常的交往当中平静,不激愤,表达沟通更为顺畅。
三、灵性上功效与作用
1、青金石属于佛教七宝之一,青金石色是藏传佛教中药师佛的身色,常戴可保佑平安健康,无病无灾。
2、握着青金石圆球来静坐,有助于使意识清明,觉知力敏锐,不至于坠入昏沈,并能加强第六感与灵通能力。
磁石的功效与作用 3.纳气平喘
磁石功能入肾,镇摄肾虚不纳之气,故虚喘肾不纳气,常配熟地、胡桃肉、五味子等同用。
煅海浮石还叫什么名字
【别 名】:水花(《本草拾遗》)、海石(《丹溪心法》)、水泡石(《东医宝鉴》)、浮海石(金玉揪药解》)、浮水石(《医林纂要》)、羊肚石(《药材资料汇编》)
【处方名】:海浮石、浮石、煅浮石 处方中写浮石、海浮石、浮海石均指生海浮石。为原药去杂质,晒干敲碎成小颗粒入药者。煅浮石又称煅海浮石。为净海浮石放砂罐内,置炉火中烧透,取出放凉入药者。
【商品名】:石花:又名海石花、浮海石、海浮石、黑浜珊瑚。为动物脊突苔虫或瘤苔虫的干燥骨骼,为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物。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沿海地区。浮石:又名岩浮石、海乳石、大海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主产于山东、辽宁、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均以味咸、质轻、能浮于水面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南方沿海各地。药材主产浙江、福建、广东。
治疗肺热咳嗽的中成药 千金化痰丸祛风止咳
千金化痰丸由胆南星,黄芩,法半夏,枳实,当归,白术,海浮石,陈皮,茯苓,白附子,天麻,知母,黄柏,熟大黄,天花粉,防风,甘草所组成。
方中黄芩,黄柏,熟大黄能通泻三焦实火,导热下行;辅以枳实和陈皮宽胸降气,畅利胸膈;佐以胆南星,海浮石清化热痰;以法半夏,白术,白附子,茯苓燥湿化痰,而且胆南星配天麻,白附子,防风还能祛风止头晕;知母和天花粉能养阴利咽喉;当归和血,甘草协调诸药,而且还能清热解毒,所以该药具有清肺化痰,祛风止咳的功效。
煅海浮石与海浮石有什么区别
区别不太大。
浮海石是一种由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主要由玻璃质构成,偶然含少量结晶质的矿物。但总的化学成分和流纹岩相似,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K2O等。一般由铝、钾、钠的硅酸盐所组成, 亦可含有氯、镁等物质。石花主要为碳酸钙,并含少量的镁、铁及酸不溶物质常附着于海滨岩礁上,为太平洋两岸很普通的品种,但群体的外形、个虫及卵室的结构等均异很大。常附着于海藻、贝壳、珊瑚岩礁上,或水螅虫小枝及多毛类的栖管上。
煅海浮石是火成岩类岩石浮石的块状物或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等的骨胳。跟浮海石差不多。而且都可以制成中药。
海浮石主要消除肺热咳嗽、老痰积块、瘿瘤瘰疬等症;
煅海浮石主要起清肺火,化痰,软坚,通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