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概述]
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组亲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使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脊髓损害以腰段颈椎为主。脑干或大脑也可被侵袭。神经原受毁坏,瘫痪不能恢复;如充血水肿挤压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复。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 本病好发5岁以下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在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农村多于城市,人群中感染,季节以夏秋两季(6 ̄9月)多见。传染原是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以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染。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后遗症部分可通过手术恢复功能和矫正畸形
[症状体症]
1.肌肉功能的不平衡:如马蹄内翻足畸形、高弓足等。 2.肌肉、筋膜的变性挛缩:如髋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脊柱侧凸、膝屈、反屈、外内翻等。 3.骨骼发育畸形、缩短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诊断依据]
1.患脊髓灰质炎病史; 2.肌肉弛缓性瘫痪、肌肉萎缩、骨与关节畸形等体征出现; 3.X线片显示畸形所见。
[治疗原则]
1.防止畸形、促进肌肉的恢复及适应瘫痪后的康复治疗,不同阶段按不同的重点与要求给予治疗。 2.后遗症期(二年后)治疗是继续功能训练,支架保护和选用适当的手术治疗(如软组织手术、肌腱移位元术、骨性手术等)。
[疗效评价]
1.治愈:畸形矫正满意、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畸形矫正、功能部分恢复。 3.未愈:未达上述标准者。
[专家提示]
本病残废率极高。关键在于预防、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若5岁以下患儿有多汗、嗜睡、软弱无力、烦躁不安或肢体疼痛过敏时,应到医院检查或经神经系统检查以考虑本病之可能。一般预防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有一定预防作用,切记服用。患小儿麻痹遗留后遗症者(二年后),可到医院就诊,手术治疗有一定效果(包括矫正畸形和功能恢复手术治疗)。
脊髓灰质炎病毒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组亲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使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脊髓损害以腰段颈椎为主。脑干或大脑也可被侵袭。神经原受毁坏,瘫痪不能恢复;如充血水肿挤压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复。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 本病好发5岁以下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在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农村多于城市,人群中感染,季节以夏秋两季(6 ̄9月)多见。传染原是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以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染。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后遗症部分可通过手术恢复功能和矫正畸形
[症状体症]
1.肌肉功能的不平衡:如马蹄内翻足畸形、高弓足等。 2.肌肉、筋膜的变性挛缩:如髋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脊柱侧凸、膝屈、反屈、外内翻等。 3.骨骼发育畸形、缩短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诊断依据]
1.患脊髓灰质炎病史; 2.肌肉弛缓性瘫痪、肌肉萎缩、骨与关节畸形等体征出现; 3.x线片显示畸形所见。
[治疗原则]
1.防止畸形、促进肌肉的恢复及适应瘫痪后的康复治疗,不同阶段按不同的重点与要求给予治疗。 2.后遗症期(二年后)治疗是继续功能训练,支架保护和选用适当的手术治疗(如软组织手术、肌腱移位元术、骨性手术等)。
[疗效评价]
1.治愈:畸形矫正满意、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畸形矫正、功能部分恢复。 3.未愈:未达上述标准者。
[专家提示]
本病残废率极高。关键在于预防、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若5岁以下患儿有多汗、嗜睡、软弱无力、烦躁不安或肢体疼痛过敏时,应到医院检查或经神经系统检查以考虑本病之可能。一般预防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有一定预防作用,切记服用。患小儿麻痹遗留后遗症者(二年后),可到医院就诊,手术治疗有一定效果(包括矫正畸形和功能恢复手术治疗)。
0
小儿麻痹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是由一组亲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使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脊髓损害以腰段颈椎为主。脑干或大脑也可被侵袭。神经原受毁坏,瘫痪不能恢复;如充血水肿挤压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复。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 本病好发5岁以下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在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农村多于城市,人群中感染,季节以夏秋两季(6-9月)多见。传染原是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以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染。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后遗症部分可通过手术恢复功能和矫正畸形 。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措施
1、必须普遍接种疫苗,常用的有以下2种:
(1)灭活疫苗(IPV) 优点是安全,一般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及其家庭成员,也可用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缺点是价格较昂贵,免疫维持时间较短,且需重复注射,肠道不能产生局部免疫能力。
(2)减毒活疫苗(OPV) 优点是使用方便,95%以上的接种者产生长期免疫,并可在肠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使接触者亦可获得免疫效果;但由于是活病毒,故如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可引起瘫痪。
2、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 患者衣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密切接触者,应连续观察20天,未服过疫苗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0.5ml/kg。
3、隔离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4、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天花于70年代被消灭后,小儿麻痹症已定为本世纪末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时间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Mahoney株)、II型(MEF-1株)、III型(Saukett株)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并收获病毒、经浓缩、纯化后用甲醛灭活,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3价液体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都是从宝宝满2个月后开始接种: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在宝宝满2个月、3个月、4个月大时各接种1次,每次间隔4~6周。等到宝宝4岁时,会再加强免疫1次。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大于2个月了,但是还没有吃过糖丸,你可以随时带宝宝去补种。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在宝宝满1个月、3个月、4个月、18个月时各注射1剂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时间是什么时候了,作为准爸爸和准妈妈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不会得小儿麻痹症,所以也就不帮他们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否则在孩子患上小儿麻痹的时候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概述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一种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质,即运动神经中枢,遗留的晚期躯干及四肢畸形。脊髓灰质炎近年来由于重视预防使该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仅在农村偶有散在发病。
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发病后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运动神经,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中心区周围炎性浸润、水肿,导致相应周围神经瘫痪。严重者,患儿死于急性期;较轻者,后遗躯干及肢体畸形,故称婴儿瘫后遗症。
此时患者应卧床休息隔离,至少到起病后40天,避免劳累。肌痛处可局部湿热敷以减轻疼痛。瘫痪肢体应置于功能位置,以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注意营养及体液平衡,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发热高、中毒症状重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肌注丙种球蛋白制剂,每日3~6ml,连续2~3天,重症患者可予强的松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一般用3~5日,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
脊髓灰质炎是什么病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患者,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为什么说疫苗必须要打
第1个数字: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率明显下降
自从1992年我国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我国的乙型肝炎感染率明显下降。1-4岁儿童的乙型肝炎感染率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2014年的0.32%。
第2个数字: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在我国历史上,脊髓灰质炎曾广泛流行。20世纪60年代初期,每年报告病例大约20000~43000例。196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196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和死亡明显下降。1988年以后,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号召,迅速制定了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计划并付诸实施,把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纳入我国儿童的常规免疫计划中,所有儿童均按时接种疫苗。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脊髓灰质炎发病例数大幅下降。1994年,我国报告了最后1例本土脊髓灰质炎病例,提前完成了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护理及注意事项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行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2、患儿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呼吸道和胃肠道隔离)。
3、在流行季节避免带小儿去公共场所。
4、对后遗症应及早医治,防止畸形的发生。
5、患肢保暖,并鼓励指导患儿做功能锻炼,恢复肌力。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1、卧床休息病人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2、对症治疗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做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3、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如地巴唑,剂量为1岁1mg,2~3岁2mg,4~7岁3mg,8~12岁4mg,12岁以上5mg,每日或隔日一次口服;增进肌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每日0.05~0.1mg/kg,肌肉注射,一般在急性期后使用。
4、延髓型瘫痪
(1)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人,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
(2)每日测血压2次,如有高血压脑病,应及时处理;
(3)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需行气管切开术,通气受损者,则需机械辅助呼吸。
预防脊髓炎强化免疫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造成终生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最佳方法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遇热会失效,因此服苗时应用凉开水吞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宜饮热水,以免影响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小儿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凉开水(不得用热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如果在服用时出现呕吐应重服。此种疫苗只能口服,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临床表现有哪些
髓灰质炎是由一组亲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使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脊髓损害以腰段颈椎为主。脑干或大脑也可被侵袭。神经原受毁坏,瘫痪不能恢复;如充血水肿挤压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复。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
本病好发5岁以下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在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农村多于城市,人群中感染,季节以夏秋两季(6—9月)多见。传染原是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以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染。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后遗症部分可通过手术恢复功能和矫正畸形。
表现为肌肉功能的不平衡:如马蹄内翻足畸形、高弓足等。肌肉、筋膜的变性挛缩:如髋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脊柱侧凸、膝屈、反屈、外内翻等。骨骼发育畸形、缩短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脊髓灰质炎一般在瘫痪后1~2周,瘫痪从肢体远端开始恢复,持续数周至数月,一般病例8个月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需6~18月或更长时间。严重者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数十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病因不明。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一种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质,即运动神经中枢,遗留的晚期躯干及四肢畸形。脊髓灰质炎近年来由于重视预防使该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仅在农村偶有散在发病。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基本与先天性、姿态性畸形相似,所不同的是,前者为神经源性肌力平衡失调,导致骨质或关节畸形,瘫痪的肌肉为不可逆性病变。而后者则为先天骨质畸形或姿势不正,被动牵拉某些肌功能暂时消失,非神经源性,畸形矫正后,肌功能还可恢复,为可逆性。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常见的瘫痪肌有:胫前、后肌,腓骨长、短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臀肌等。上肢较少发生,仅以三角肌瘫痪较多见。脊柱周围肌瘫痪者更少见。常见畸形有足部的马蹄内、外翻足、高弓足、仰趾、爪形趾;膝部的膝内、外翻、反屈;髋部屈曲、外展、外旋;上肢外展功能丧失,肘部畸形较少。脊柱以侧凸为主。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食疗方
小儿麻痹症算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现如今有不少人患过小儿麻痹症,但是小儿麻痹症能够彻底康复的几率是很低的!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专家提示在治疗的同时注意好小儿麻痹后遗症的饮食,对小儿麻痹证的康复非常有帮助,所以小儿麻痹症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那么小儿麻痹症饮食该如何安排呢?下面听专家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海参粥
做法:海参30克,粳米100克。将初加工好的海参切碎,加水煮烂。粳米淘洗干净,与海参一并放在砂锅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早晨空腹食用。
功效:用于精血亏虚,肾气不足。面色无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疲倦乏力,阳痿早泄,遗精尿频。
红枣粥
红枣5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早晚温热服食。
红枣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益处,特别是其性平和,能养血安神,适用于体虚,脾胃功能虚弱者用。
及时接种 预防小儿麻痹
所谓强化免疫,是对常规免疫的加强,它们共同构成了计划免疫体系。强化免疫,是消灭脊髓骨质炎的重要措施,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5日,国家都会让4岁以下儿童各服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一般为糖丸的形式,也称小儿麻痹糖丸。虽然是糖丸,以口服代替注射,但是它同样具有免疫功能,也可以叫做“预防针”。服用药丸后,体内产生抗体和免疫细胞,可以有效组织病毒扩散,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所以,不要小看糖丸的效果。
以上就是专家讲解的小儿麻痹症饮食该如何安排,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专家在此提醒大家患小儿麻痹症一定要及早治疗,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孩子扁平足怎么办?哪种情况的扁平足需要处理 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又称平足症,指任何骨、韧带、肌肉生理异常,导致足内则、外则纵弓和横弓出现塌陷或消失,都为平足症。其病因可为先天结构异常,创伤,站立过久,长途行军,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