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怎么运动
心脏病人怎么运动
1.锻炼要有运动处方
对于住院治疗(比如做过支架手术等)的患者来说,出院之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来评估患者身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消耗是多少,并据此来制订运动处方。
此类患者最好按照运动处方锻炼,如果自行运动,很可能出现运动过量或运动方式不当,导致病情恶化。对于病情较轻的心脏病患者来说,可以根据自身感受(不出汗、无胸闷气喘),以及心率(低于100次7分钟),自己制订运动处方,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处方包括运动强度、频率、时间、类型四个方面,最好选择能长期坚持的有氧运动。
2.锻炼宜自下而上
一项研究发现,在同样输出量的情况下,上肢活动时的血压比下肢活动时高一些。比如,哑铃、拉力器、单双杠、网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更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这是因为上肢肌肉活动时,肌肉血管舒张,而其他活动量小的肌肉血管则会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另外,上肢的血液供应增加,更容易分流心脏的血液,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心脏病人在锻炼时,最好从下肢锻炼开始,步行就是比较好的方法,如果症状较重,可以慢速行走(30~50步/分钟);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快速行走(超过90步/分钟)。坚持锻炼3~6个月之后,可以进行有上肢运动的锻炼,比如慢跑、跳交谊舞、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
3.锻炼应避开“早高峰”
心脏病发作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每天上午6~9点是发作的“早高峰”,尤其是心绞痛和猝死往往发生在上午9点左右。主要原因是,早上人体相对缺水,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同时,上午的血压在一天当中最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或破裂,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此,心脏病患者的锻炼,最好避开这个高峰时段,以安排在下午或晚上为宜。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心脏病初愈的患者来说,越早进行康复锻炼,恢复的效果越好,一般在发病一周后即可开始锻炼,且至少坚持6个月以上。
4.锻炼要有规律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能坚持规律运动的心脏病患者,其疾病复发率超过40%。而长期坚持规律运动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可达15毫米汞柱,让复发率大大降低。运动有规律,首先要定量,每周最好运动3~5天,运动后心率控制在不超过110次7分钟(无胸闷气喘)为宜。其次,不妨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锻炼。先做准备活动5~10分钟。然后开始正常运动,如步行、慢跑等,持续15~30分钟(也可以根据心率适当延长)。最后进行10分钟的放松活动,让心跳慢慢恢复到正常程度。
心脏病人不宜上午运动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000名曾有心脏病发作史的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一天24小时中,心脏病发作有一个时间节律,每天上午6时至9时为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往往会在上午9时左右发生。
上午9时发作的非致命性的心脏病要比晚上11时发作的心脏病多3倍左右。
研究表明,心脏病患者在一天内对身体负荷的反应有所不同,清晨的反应最差。如果这时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就容易出现危险。因此,心脏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最好避开心脏病发作的“清晨峰”,以下午或晚上为宜。
冠心病人不能光靠药物治疗,应该采取综合疗法,运动是其不可缺少的。临床实践证明,各种类型的运动均可改善冠心病人的病情,但以有氧代谢运动效果最佳。所谓有氧代谢运动,系大肌肉群的运动,例如慢跑、游泳、快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这些全身性运动主要是锻炼与吸氧有关的器官和组织(如心、肺和血管),运动中有力而加快的呼吸,使肺吸入更多的氧气供心脏及心血管利用,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冠状动脉和心肌病变的恢复。不仅如此,坚持有氧代谢运动,还可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它能把沉积在血管壁上胆固醇肃离并转运出去,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软化血管。而且,冠心病人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可提高心脏的应变力,减少心源性猝死的机会。
冠心病人参加有氧代谢运动,科学合理的作法是从小运动量开始,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临床实践表明,4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锻炼时最高心率以不超过每分钟120次为宜,有心绞痛史患者锻炼时的最高心率宜在110次以下。过快过强地提高运动强度,都有可能导致运动时危险性增加。
为了安全从事有氧代谢运动,开始运动之前,冠心病人应常规作静息时的心电图;平时静坐过多的职业,应作运动试验,即在踏车或在活动平板上行走时进行心电图的监测与记录。征得医生的同意后方可实施运动计划。在运动中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极度疲乏或其它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求助于医生。
小编推荐:冠心病患者运动不能盲目,要学会择时而动>>>[详情:冠心病要“择时而动”]
对冠心病人来说,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下午运动比较安全。 因为心血管病人每日上午6—12时容易出现缺血损伤和心律失常,若在这段时间从事加重心脏负荷的运动,自然更易发生意外。
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心脏病的发病率非常之高,心脏病大家都听说过吧,在全球心脏病患者很多,发病的人群在不断的增长,而且心脏病会会随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很多人因为不清楚心脏病发病的原因而盲目的进行预防和治疗,这些都不利于病情的发作。
心脏病的病因是有很多种的,大家至少要做到简单的了解,首先是因为有些人做运动的时间过长,运动是给人类健康带来好处的一种方式,但是有些人运动起来就好像要跟人拼命一样,而且运动的时间很少,从早上太阳没升起就开始运动,经常是运动一两个小时,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心脏病的发生。
人体的心脏代谢是有自己的规律的,每天适量的运动可以稳定人体的代谢,使心脏变得强壮,但是过量的运动就会让心脏超负荷运转,最终诱发心脏病的产生。
经常吃烧烤类的油腻食品也容易诱发心脏病的发生,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一种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的血液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减少细胞的弹性,并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所以大家一定要少吃烧烤这种不健康的食物。
虽然还没患上心脏病,但是也要多了解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心脏病的发病原因还是有很多的,希望大家多进行了解,然后进行相应的预防,患者也可以更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康的生活。
心脏病人运动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在体育锻炼时要斟酌当天的身体情况,不能勉强运动;运动时要避免情绪激动或紧张,一旦出现眩晕、气促等状况应立刻停止锻炼,休息调整,若有更多不适反应得立刻到医院就诊;运动的时候时间应从短到长,循序渐进;运动后应好好休息,不要立刻吸烟或洗热水澡,以免恢复心脏病期间患者诱发心脏意外。
恢复心脏病的话,患者这应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咨询,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确定长期的运动计划。例如平时连上楼都气喘吁吁的患者在恢复心脏病中必然不适合激烈运动,如打网球、篮球、长跑等,更不能参加竞技型的比赛,而应该选择散步、慢跑等运动。
说了一些运动上的常识,对于恢复心脏病的患者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吧,我们不仅仅对运动需要多加重视,在生活中其他关于饮食以及卫生上也需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并发症的出现。
有时感觉胸闷是怎么回事
一)病史、症状:青壮年女性多见,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病史应详细询问有无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是否曾被诊断为"心脏病",心慌、气短或心前区不适等感觉与活动、劳累和心情的相关关系,睡眠状况如何。既往的心脏检查结果、用药史及疗效有助于诊断。
(二)体检发现:体格检查常无特殊发现。多呈焦虑状态或紧张表情,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心脏听诊时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强,可伴有心前区I-II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偶有早搏出现。
(三)辅助检查心电图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病人出现ST段压低或水平性下移,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多在II、III、aVF或V4-6导联出现,并经常发生变化,心得安试验阳性。部分病人运动试验阳性,但进行"心得安运动试验"时ST段和T波恢复正常。心脏超声检查可排除心脏、大血管和瓣膜的结构异常。
看完上面介绍之后,有时感觉胸闷是怎么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吧?可见这可能是因为心血管系统受到影响而导致的,大家要慎重对待,最好是儿童医院做相关的体检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就及时治疗,以免耽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间。
心脏病可以运动吗 心脏病做运动注意事项
心脏病患者运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心血管相关指标,如心率、血压、心电图,必要时提供吸氧,以提高运动耐力。这种监测可以用于确定运动是否安全,以及监测康复进展。
心脏病人运动有讲究
在我们日常自然呼吸中,吸气时腹部内收,呼气时腹部鼓胀。腹式呼吸与此不同,具体做法是保持端坐姿势或是平躺在床上,在鼻子迅速吸气的同时,下腹部用力将气运到腹部,使其鼓胀,然后再一边缓缓将气自嘴巴呼出,一边放松腹部,如此算是一次完整的过程。注意吸气时要迅速,呼气时要缓慢,下腹部用力。腹部硬的人刚开始可能无法顺利地进行,但是不要气馁,即使中途稍作休息也无所谓,只要耐心地反复施行,慢慢就可熟练了。
腹部肌肉运动
仰躺姿势,将脚尖靠置于橱柜的抽屉或椅子上,然后进行仰卧起坐数次,借以强化腹部肌肉。
加强腿部运动
确保每周要进行3~4次的增强心脏供血的有氧健身运动(例如:快走或骑车),每次30分钟,可增强心肌功能。
把握运动时间
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保证每周至少有3次。有研究结果证明,运动至少可以给心脏带来以下好处:改善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防止血液凝结;维持较低血压并预防高血压;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利于心脏病后的及早恢复。
老人运动后心率多少合适
一个人的最大心率大约是220减去年龄,运动时达到最大心率的65%~85%效果最好,如40~50岁的中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18~153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04~135次/分钟,但若是心脏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5%。
适量运动要把握“三五七”原则:“三”指每天步行最好三千米,时间在三十分钟以上;“五”指每周步行五次,只有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才有效;“七”指运动的适量。什么时候算是运动适量了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有氧运动自测脉搏,有一个公式:运动后的心率+年龄=170左右为宜,比如60岁老人,运动后脉搏在110次/每分钟较为合适。
心脏病和心衰有何关系
有心脏病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有心衰?有很多心脏病患者搞不清这个问题。为此,笔者特意请教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高炜教授。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可导致心脏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减退。一方面,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使周围组织灌注不良,不能满足机体代谢所需血液,病人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另一方面,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使周围回流的静脉血受到一定影响,病人这时就会出现瘀血,表现为下肢浮肿或肝大、消化道淤血等。
有些病人得了心脏病就说自己心力衰竭,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心脏病要发生心力衰竭是有一个过程的,每个病人由于情况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这就是说,在得了心脏病后还有一个代偿期,即心脏功能有一个代偿阶段。在代偿期中,病人虽有心脏病,比如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心脏有杂音或心脏大了等,这只是说他有心脏病,但他的心脏功能可能还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在心脏病基础上再有一些诱因,那么它就可以使心脏由代偿期发展到失代偿,即发生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讲的诱因,最主要的就是感染。
是否病人已被确诊为心衰后,就进入一个危险状态呢?高教授认为,病人虽有心衰,但不同的病人心功能受损的程度各不相同。一方面,要看原始心脏病的病因;另一方面,对心衰的判断本身也有一个过程。临床上通常都是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一个标准,即主要根据病人运动的耐量来判断心功能。根据这一标准,通常把心功能分为四级: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就是代偿期阶段;二、三级,就已是失代偿了;到心功能四级时,就是非常严重的心力衰竭了,体力活动几乎完全丧失,在休息时也有症状,也就是非常严重的心衰了。在四级的状态下,病人的风险相当大,死亡率非常高。心衰必须早期治疗,以控制病症的发展。
青椰子肉怎么吃 吃青椰子肉的好处
1、可治疗动脉硬化、脑中风、心脏病等。还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癌、活化甲状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系统等功效。
2、使人有饱足感、体力充沛,容易提供热量、却不易被转变成脂肪囤积,所以用来减肥的效果。
3、椰肉中的月桂酸类中链脂肪酸,运用在早产儿、婴幼儿、康复中的病人、老人、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当中
心脏病能运动吗 心脏病运动有什么好处
科学的运动锻炼能够逐步提高心血管的适应能力,降低心脏病发作次数。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制定出个人化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锻炼,并结合控制情绪、减肥、平衡饮食、戒烟、危险因子评估等措施,帮患者达到心脏功能的最大潜能。
心脏病做什么运动好 身体不适快停止老年人要留意
若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头晕、目眩、心悸、胸痛,以及无法忍受的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运动,以免有生命危险。临床统计,心脏疾病患者,从事激烈运动有较高的猝死风险,而大多心脏衰竭病患为老年人,运动后发生猝死及急性心肌梗塞机会,也比一般心脏病患者高。
心脏病的发病病因
心脏病的病因是有很多种的,大家至少要做到简单的了解,首先是因为有些人做运动的时间过长,运动是给人类健康带来好处的一种方式,但是有些人运动起来就好像要跟人拼命一样,而且运动的时间很少,从早上太阳没升起就开始运动,经常是运动一两个小时,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心脏病的发生。
人体的心脏代谢是有自己的规律的,每天适量的运动可以稳定人体的代谢,使心脏变得强壮,但是过量的运动就会让心脏超负荷运转,最终诱发心脏病的产生。
经常吃烧烤类的油腻食品也容易诱发心脏病的发生,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一种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的血液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减少细胞的弹性,并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所以大家一定要少吃烧烤这种不健康的食物。
虽然还没患上心脏病,但是也要多了解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心脏病的发病原因还是有很多的,希望大家多进行了解,然后进行相应的预防,患者也可以更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康的生活。
心脏病人不宜上午运动
心脏病患者运动要讲科学
冠心病人不能光靠药物治疗,应该采取综合疗法,运动是其不可缺少的。临床实践证明,各种类型的运动均可改善冠心病人的病情,但以有氧代谢运动效果最佳。所谓有氧代谢运动,系大肌肉群的运动,例如慢跑、游泳、快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这些全身性运动主要是锻炼与吸氧有关的器官和组织(如心、肺和血管),运动中有力而加快的呼吸,使肺吸入更多的氧气供心脏及心血管利用,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冠状动脉和心肌病变的恢复。不仅如此,坚持有氧代谢运动,还可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它能把沉积在血管壁上胆固醇肃离并转运出去,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软化血管。而且,冠心病人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可提高心脏的应变力,减少心源性猝死的机会。
冠心病人参加有氧代谢运动,科学合理的作法是从小运动量开始,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临床实践表明,4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锻炼时最高心率以不超过每分钟120次为宜,有心绞痛史患者锻炼时的最高心率宜在110次以下。过快过强地提高运动强度,都有可能导致运动时危险性增加。
为了安全从事有氧代谢运动,开始运动之前,冠心病人应常规作静息时的心电图;平时静坐过多的职业,应作运动试验,即在踏车或在活动平板上行走时进行心电图的监测与记录。征得医生的同意后方可实施运动计划。在运动中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极度疲乏或其它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求助于医生。
对冠心病人来说,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下午运动比较安全。 因为心血管病人每日上午6~12时容易出现缺血损伤和心律失常,若在这段时间从事加重心脏负荷的运动,自然更易发生意外。
心脏病和心衰有何关系
有心脏病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有心衰?有很多心脏病患者搞不清这个问题。为此,笔者特意请教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高炜教授。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可导致心脏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减退。一方面,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使周围组织灌注不良,不能满足机体代谢所需血液,病人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另一方面,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使周围回流的静脉血受到一定影响,病人这时就会出现瘀血,表现为下肢浮肿或肝大、消化道淤血等。 有些病人得了心脏病就说自己心力衰竭,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心脏病要发生心力衰竭是有一个过程的,每个病人由于情况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这就是说,在得了心脏病后还有一个代偿期,即心脏功能有一个代偿阶段。在代偿期中,病人虽有心脏病,比如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心脏有杂音或心脏大了等,这只是说他有心脏病,但他的心脏功能可能还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在心脏病基础上再有一些诱因,那么它就可以使心脏由代偿期发展到失代偿,即发生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讲的诱因,最主要的就是感染。 是否病人已被确诊为心衰后,就进入一个危险状态呢?高教授认为,病人虽有心衰,但不同的病人心功能受损的程度各不相同。
一方面,要看原始心脏病的病因;另一方面,对心衰的判断本身也有一个过程。临床上通常都是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一个标准,即主要根据病人运动的耐量来判断心功能。根据这一标准,通常把心功能分为四级: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就是代偿期阶段;二、三级,就已是失代偿了;到心功能四级时,就是非常严重的心力衰竭了,体力活动几乎完全丧失,在休息时也有症状,也就是非常严重的心衰了。在四级的状态下,病人的风险相当大,死亡率非常高。心衰必须早期治疗,以控制病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