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按摩穴位养肝

中医按摩穴位养肝

按摩穴位养肝护肝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疏忽对身体的关爱,就会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例如,如果经常熬夜或者是吸烟喝酒等等,这些行为都是非常伤害我们的肝脏的。长期以往会对我们的肝脏带来很多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不错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养肝护肝,平时尅有适量运动,例如打打球、散散步等等。长期坚持,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喜欢运动的朋友则是可以选择按摩法来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那么,怎么样按摩才可以养肝护肝呢?

中医说经常这样按摩穴位也可以很好地保肝护肝。

1.推搓两肋法

双手分别按两边腋下,顺肋骨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反复推搓20回。

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然后左右各旋按压15回。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跟上面一样。

2.揉三阴交穴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对侧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各旋按压15回。

3.按太冲穴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对侧足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从骨缝的间隙按压并且前后推搓,反复20回。

中医教你养肝的穴位按摩法

章门穴

位置:肚脐上2寸,两边横开6寸,在第十一肋骨之端。

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强化保健肝脏。灸章门穴,有疏肝行气之特效。《难经》曰:「脏会章门。」故「脏病治此」,所以凡心、肝、脾、肺、肾、心包络之疾病,皆取章门穴。

胆俞

位置:正坐,俯卧,第十胸椎,外开1.5寸处。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改善肝胆慢性病,消化不良,胸闷胸痛。

肾俞

位置:後腰部脊椎骨两侧,第二腰椎下,离脊柱约1.5寸的地方。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主泻五脏之热,治五脏之发炎。

行间

位置:正坐或卧,脚拇指头和第二趾头之间的缝隙。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泄肝火,凉血热,清下焦,熄风阳。治呕逆、咳血、腹胁胀、腰痛不可俯仰、少腹肿。泄肝经实火;治肋间神经痛。

中封

位置:脚弯前面靠内踝旁有一条大筋,与内踝尖兵齐的内踝前缘处,两者中间的位置。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舒肝通络。治大便困难、身微热,治筋骨缩挛、阴缩入腹、动则牵引痛。

曲泉

位置:将身体坐正,膝盖弯曲,压住横纹头,再令伸直,手点之处正是一条小筋之下,大筋之上,二者所形成凹陷中即本穴。

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清湿热,泄肝火,通下焦。治脐下之腹痛、小便困难、膝关节痛、子宫下垂。

肝俞

位置:正坐,俯卧,第九胸椎之下是筋缩穴,外开1.5寸的地方。向下浅按约0.5寸。

功效:肝俞主泻五脏之热及发炎,并舒通肝气。

太冲

位置:行间穴上方1.5寸的地方,第一、二趾关节後方。

向下按约0.5-1寸。

功效:清熄肝火肝阳,疏泄下焦湿热。治肝疟、腰痛、小腹胀满、阴痛、踝痛。

温馨提醒:以上各穴位按摩都要按压5秒,压到有酸感後,休息5秒再按压,一共20次。

按摩五穴位养肝补肝

1.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2.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3.行间穴:“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4.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5.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肝气虚按摩穴位养肝

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大药:大敦、行间和太冲。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3、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

中医教你按摩7个养肝穴

一、日常护肝有诀窍,中医教你按摩7个养肝穴:

肝脏具有“沉默的脏器”之称。如果平时肝脏不注意护理,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当身体出现一些肝受损征兆时,应及时护肝以避免脂肝肪、肝炎等肝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妨常按一些养肝护肝的养生穴位。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除了调解心情养生外,还可通过按摩身上的7大“撒气穴位”来护肝养肝。

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二、肝脏受损有5大征兆:

征兆1、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征兆2、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因此肝脏功能降低会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导致粉刺丛生。

征兆3、伤口容易化脓感染

肝脏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受损的话,皮肤再生就会受到阻碍。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

关元穴调节内分泌

中国人对于穴位养生都非常热衷,按摩穴位养生功效很多,强身健体防病。虽然知道穴位的养生功效,但是知道正确找穴位的人却很少,而且穴位还非常难找,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人体七大“……

中国人对于穴位养生都非常热衷,按摩穴位养生功效很多,强身健体防病。虽然知道穴位的养生功效,但是知道正确找穴位的人却很少,而且穴位还非常难找,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人体七大“黄金穴位”,来了解下它们分别都有哪些功效,如何取穴和按摩,一起来了解一下。

【气海穴】促进肠道消化

气海穴为任脉的首要穴道,为丹田之所在,称为生气之海。按摩气海穴有强壮作用,还能促消化、益气通阳。

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是说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临床验证,气海穴确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的作用。对先天体质虚弱、后天劳损太过者有很大的保健作用。按摩气海穴的好处可以帮助解决大便不通、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取穴与按摩: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气海穴1次,每次按压15分钟,每分钟按压15次。

中医按摩,让你告别忧郁症

抑郁症不仅是年轻人压力大的表现,也是现代中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已经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那么要如何才能不再被抑郁症困扰呢?中医按摩是解决抑郁症最好的方法。

对于抑郁症来说,经常点揉膻中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病症。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乳头连线中点。具体操作为:取仰卧位,身体放松,自然呼吸,以拇指或食指对膻中穴点揉,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最佳。每点揉一分钟,再用手指顺肋间隙由里向外梳理胸肋半分钟,交替进行,每次操作10~15分钟,每天2~3次,但饱食时要慎用此法。

按摩穴位帮你走出抑郁阴影

简单的按摩减压法,操作如下:将右手中指尖放在左掌心──劳宫穴,再把左手中指尖放在右掌心,闭上眼睛,排除心中所有杂念,两手指尖用力按压两分钟。

另外,按摩“身柱”和“肩井”两个穴位。“身柱”位于背部第三胸椎下方,为了使颈、背伸直。指压时挺胸,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

采用同样的要领指压后颈根和肩膀中央的“肩井”,它能除去肩部的紧张,从而通过身体放松,来达到使时刻紧绷的精神放松的目的。

上面介绍的简单的中医按摩法,是让抑郁症患者摆脱抑郁症的良好方法,这些按摩法也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抑郁症患者可以采用这种按摩方法来让自己放松精神,达到告别抑郁症的目得。

男人常按这个穴位可补肾

现在穴位养生非常流行,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身体部位的疼痛,常按摩可以起到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的目的。现代生活男人压力越来越大,一直伴随着亚健康的生活状态,男人长按一个穴位可补肾,和吃六味地黄丸的功效相当。

男人常按这个穴位可补肾

男人长按复溜穴,具有滋阴补肾的效果,可缓解腰膝酸软、耳鸣耳聋、潮热盗汗、足跟痛等症状。

复溜穴:别名昌阳、伏白、外命。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按摩方法:每次揉按2~3分钟,每天揉按3~5次,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即可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黄丸的效果。

中医按摩穴位可祛斑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功效:此穴补中益气、通经活络、调理脾胃,可以强身健体、抗击衰老,祛斑美容。

脾俞: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1.5寸)处。

功效:主要用于健脾和胃、利湿升清,对于消化不良、胃炎、贫血、月经不调等都有一定效果,进而达到美白去斑的目的。

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功效: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贫血等症,从而杜绝由此而产生的色斑问题。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常按此穴,可以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淡化祛斑。

养肝按摩哪个穴位 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穴位养肝护肝

1.推搓两肋法

双手分别按两边腋下,顺肋骨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反复推搓20回。

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然后左右各旋按压15回。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跟上面一样。

2.揉三阴交穴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对侧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各旋按压15回。

3.按太冲穴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对侧足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从骨缝的间隙按压并且前后推搓,反复20回。

中医穴位按摩丰胸

第一步:以双手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壇中穴,顺着颈部淋巴腺分别向锁骨及肩膀按摩,这样可以帮助促进女性荷尔蒙的分泌与活化;

第二步:右手向胸部的左下处移动,接下来将手向右胸部的上方处移动往上提,然后反方向也做同样的动作,左右交替以画8字型的方式来回做10次;

第三步:运用指尖在胸部做细部的按捏动作,以刺激胸腺与淋巴腺,要仔细地做到整体的按捏动作哦,这样来促进胸部的血液循环;

第四步:用手讲胸部从腋下向上提至一定位置,左右各做20次,因为腋下是淋巴腺集中处,可缓和淋巴腺,并将多余的脂肪运用按摩方式集中到胸部;

第五步:将单手举起,另一手从上手臂内侧一直按摩至腋下,做完一套后换另一边做,这个动作的目的,也是要将两手臂腋下的脂肪集中到胸部,左右要各做二十次;

第六步:以大拇指的一边,向另外四指合拢为一边,虎口张开,从两边胸部的外侧往中央推,以防胸部外扩,这样的动作每边30次。

中医教你按摩三个养肝通气穴位

一、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可以宁心神、除闷。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在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具有顺气的功效,对岔气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角孙穴

按压这些穴位可以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还可以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表示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而言,十分有帮助。

三、太冲穴

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而言,可以舒缓,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可以起到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

相关推荐

中医穴位按摩丰胸方法

那么如何按摩乳房,吃什么可以丰胸,如何快速丰胸呢? 按摩第一点:坛中穴,位于中间的身体位置,两个乳房的中间,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约5秒后放开,每天60次,每次10个或10个以上,在淋浴或洗澡后进行最好。那样可以帮助经络畅通,达到丰胸的效果。 按摩第二点:按摩期门穴,在两个乳房的第六肋间的内端的位置。表面上的手指或手指压了下来,圆形按摩。按下10或者更多,推荐每日按摩在睡前。能解郁血液,让乳房的血液循环。如果MM胸部疼痛也可以按摩期门穴,以减轻疼痛。 按摩第三点:按摩膻中穴,它在两乳房中间点上,如果你用你的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按按承山穴缓解小腿疼痛 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 承山穴按摩法: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按压公孙穴缓解肠胃不适 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公孙穴按摩法: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揉捏风池穴缓解颈椎酸胀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

中医按摩治失眠

中医按摩治失眠--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睡前搓涌泉穴: 方法: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揉捻耳垂:>>>中医按摩让感冒远离你 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

中医按摩治失眠

中医按摩治失眠 现代社会的压力之大,更多人晚上处于失眠状态,晚上睡不着,白天还困,这可怎么办呢?小编来介绍给你中医按摩治失眠。>>>失眠原因中医理论说 中医按摩治失眠 中医按摩治失眠--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睡前搓涌泉穴: 方

肩周炎的穴位治疗是怎样的

肩周炎按摩穴位治疗的效果好吗? 首先,以蒸热的毛巾加温肩膀,消除冷虚。冷虚祛除后,患者采取仰卧,轻轻启口、两膝立起,保持轻松的姿势。按摩者将手掌涂抹药膏密贴于患者云门、肩髃、中府穴上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轻擦。自始至终要保持同等力度保证药膏的效力扩散开来,直到患者感觉按摩部位发烫。用拇指或者除拇指外其他四指按摩,切勿太用力。 接着让患者俯卧全身放松,按摩者按照图上的箭头线路分别从天柱穴往曲垣穴轻轻推揉2分钟。接着从风池穴上往天髎穴同样的力度推揉2分钟。然后从天宗肾、俞穴往肩髎穴推揉2分钟。最后将手掌密贴在魄户穴

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失眠常用5手法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 中医治疗失眠:按摩穴位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

按摩哪里对身体好 注意事项

按摩穴位的手法有分补法与泻法,补法是比较轻柔的按摩手法;泻法则是针对穴道施与力度较大的手法,有些中医学派主张可用指关节按摩穴位。虽然按摩与针灸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在中医临床中也很常使用,但是如果有身体上的不适,是无法以按摩治疗,还是要尽速就医。

中医穴位按摩法治色盲

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预防结膜和角膜发生干燥和退变,可预防和治疗“干眼病”。眼睛的角膜干燥,容易被细菌侵人而发生溃烂,可以造成穿孔,导致失明。维生素A还能增强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严重缺乏维生素A时容易患夜盲症。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I生食物为猪肝、鸡肝、蛋黄、牛奶和羊奶等;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自薯以及橘子、杏子、柿子等。妈妈应该学点巧妙制作窍门儿。做出来使孩子爱吃。 中医穴位按压也可治疗色盲 指压位于眼球正中央下2厘米处的“四白”,能提高眼睛机能。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食指强压6秒钟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水肿臂 举起一边手臂,另一边合起手指由下往上揉按,有助加速血液循环,舒缓水肿情况。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大象腿 坐下,屈曲小腿,双手握成拳头,于腿部由下而上推按,此动作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的情况。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水分穴 在肚脐上方1指宽处按摩,慢慢按摩20次,对改善水肿及拉肚子特别有效。 如果出现身体上的水肿症状不妨试试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吧。

穴位按摩可以缓解胃痛症状

中医的穴位按摩是非常神奇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疾病都有特殊功效。今天我们就来教教大家出现胃痛的时候如何通过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症状,不仅适合有胃病的人,也非常适合因为饮食不当出现胃痛的朋友。 按摩气海穴: 气海一穴暖全身,这说明气海穴有温养、强身的功效,而胃不好有胃病者可经常按摩气海穴,以养胃护卫,防治胃病。中医刘春天指出,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按摩时可以以顺时针方法按摩小腹上的气海穴。 按摩天枢穴: 这是一个位于肚脐上的穴位,在肚脐左右约两拇指宽的地方,在予以按摩时,可用中间的三个手指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