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蛋白定性试验的方法及认识

尿蛋白定性试验的方法及认识

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什么

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一项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有意义的检查方法。有很多方法,如氨基水杨酸法、醋酸加热法、加热乙酸法、磺柳酸法、干化学试带法等。

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调查这种尿中蛋白的检查就称为尿蛋白检查。

尿蛋白定性试验方法

1、氨基水杨酸法

氨基水杨酸可与蛋白质形成不溶的蛋白盐沉淀且可根据生成情况估算蛋白量,该法灵敏度较高,应注意尿内尿酸或尿酸盐过多,用含碘造影剂可使之出现假阳性。

2、醋酸加热法

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成白色浑浊,加热后加酸消除磷酸盐形成的浑浊而提高准确率,灵敏度稍低。

3、加热乙酸法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加入适量乙酸(约为尿量的1/10)使pH值(酸碱度)接近蛋白质(pH值4.7),使蛋白质进一步沉淀,消除因加热产生的磷酸盐、碳酸盐等的浑浊。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说明什么

健康人24小时尿中蛋白质排出小于150毫克,有时青少年可达300毫克。除外生理性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

阳性可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肾脏损害、各种药物、肾毒性物质造成的肾损害、妊娠等。如果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如果出现异常尿蛋白,就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

一般,正凡人逐日滤过的原尿达180升之多,但经过肾小管重吸取、分泌,最后浓缩排出的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约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是测不出来的。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我们通常所说的尿蛋白并非都是病态的,它有功能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之分。功能性尿蛋白也称生理性尿蛋白,是指出现康人的临时性尿蛋白。多见于青年人中,在强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一些正常孕妇尿中蛋白也可有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尿蛋白在诱因解除后便会自行消逝。故又称为可逆性尿蛋白或一过性尿蛋白。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要想知道尿中有无蛋白,其蛋白含量有多少,有一个简便粗略的检验方法,即:将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现白色混浊,加5%醋酸 5~10滴再煮沸,若混浊消逝,说明尿中无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但若混浊不消逝反而增加,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

尿蛋白弱阳性严重吗。目前,人们最的病理性尿蛋白,它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导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病理性尿蛋白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肾小球性尿蛋白: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取能力,从而导致尿蛋白。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肾小管性尿蛋白: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取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从而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溢出性尿蛋白(也称凝溶尿蛋白):患者尿液加热到40℃时混浊,60℃时凝固,达100℃时融解。见于多发生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巨球蛋白血症等。

早晨第一泡尿全是泡沫 泡沫尿并不等于蛋白尿

很多人认为尿中有泡沫就是出现蛋白尿了,但其实多数的泡沫尿都不是蛋白尿,而很多情况下蛋白尿还可能没有泡沫,因此尿中有泡沫并不能作为蛋白尿的评判标准。

若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看上去油腻光亮,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是蛋白尿,通常自己鉴别的话最好是取一支试管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可疑为蛋白尿,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蛋白尿可以通过尿常规的检查检测出来,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若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为什么会尿蛋白

出现蛋白尿就要考虑是肾脏疾病,常见的是肾小球肾炎,但是也有可能是休息不好或其他的因素导致的暂时性尿蛋白,

可以再复查一个尿常规,如果还有蛋白,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注意好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多喝水,避免熬夜和劳累。

肾功能正常仅是微量尿蛋白是不算严重的,建议平时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腻食物,适量运动,忌酒,同时测量一下血压,排除血压升高的可能。

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可以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已操过了这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

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蛋白尿的含义

生理性蛋白尿是指由于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因素引起机体生理反应性增多所产生的尿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一般不超过+,定量《0.5g/24h,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包括:

1、功能性蛋白尿指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生理状态时,引起肾血管痉挛或充血等暂时性功能性的改变,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导致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

2、体位性蛋白尿也称为直立性蛋白尿,是指由于直立体位,使前突的脊柱压迫肾静脉,或因直立过久肾脏下移造成肾静脉扭曲继而肾静脉淤血,淋巴、血流循环受阻所引起的蛋白尿。特点是:卧位时,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或站立过久后,尿蛋白阳性,平卧休息后,又为阴性,多见青少年。

尿蛋白四项是什么

肾炎患者都有蛋白尿的经历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蛋白尿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

尿蛋白四项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肾炎蛋白尿的相关知识。

蛋白尿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正常孕妇尿中蛋白可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蛋白尿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因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导致蛋白尿。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尿中有无蛋白,含有蛋白量的多少,有一个简便粗略的检验方法:将尿液煮沸即止,尿液中可出现白色混浊,加5%醋酸5~10滴再煮沸,如混浊消失,说明尿中无蛋白,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如混浊不消失反而增加,呈絮状沉淀或凝块,则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

上面就是对尿蛋白四项是什么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对这项检查就有了更新的认识,其实只要我们平时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使肾脏疾病得到很好的预防,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尽量避免饮酒,要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用的检查

1.尿蛋白定性试验:临床中患者进行尿蛋白定性试验通常采用蛋白试纸法、磺基柳酸法、加热醋酸法3种方法。虽然患者正常情况下,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但是也可由于大量使用青霉素、尿酸盐含量高、使用磺造影剂等因素影响导致假性结果。

2.血常规检查:肾功能不全患者经血常规检查可显示明显贫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血小板降低,细细胞沉降率加快。

3.尿常规检查:患者尿常规检查可显示为尿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大部分患者每日尿量在1000毫升以下;尿蛋白定量增加,晚期患者尿蛋白定量减少;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等。

4.X线检查:进行X线检查时当患者肾炎发作反复,或者是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不易控制的地步,此时应用X线进行肾炎的检查,包括腹部X片,静脉肾盂造影,排尿膀胱尿路造影。目的是排除有无结石、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肾下垂及其他病变。

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什么

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一项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有意义的检查方法。有很多方法,如氨基水杨酸法、醋酸加热法、加热乙酸法、磺柳酸法、干化学试带法等。

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调查这种尿中蛋白的检查就称为尿蛋白检查。

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小于150mg/24小时。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有无的可靠指标:

1、临床上,判定肾病发生与否,多通过尿常规检测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尿蛋白定性指标就是常说的尿蛋白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尿蛋白检测结果为阳性,反应肾病的患病情况程度看其带有几个+。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则更能准确的反应受检者的肾脏功能,经常使用的诊断指标即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

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的方法

⑴磺基水杨酸法

这是目前医院化验室常用的方法。试剂的配制:称取磺基水杨酸3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面配成3%磺基水杨酸溶液。配好的溶液要贮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不见阳光的暗处保存,以免失效。

试验方法:取一个干净的玻璃试管,加入尿液2毫升左右,然后用滴管在尿上滴加试剂3~5滴,观察有无蛋白出现。

结果判断:根据混浊、沉定和凝固的程度不同,确定“+”(加号)的多少。

判断的标准:“-”:减号为阴性,说明无蛋白。加入试剂后,尿液仍清晰,在黑色背景时,仍看不到浊表现;

“±”:加减号,代表尿里有微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仅在黑色背景时可以看到;

“+”:一个加号,代表尿里有中等到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无絮状颗粒出现;

“++”:2个加号,代表尿里有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明显白色沉淀;

“+++”:3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多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絮状白色沉淀;

“++++”:4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大量蛋白。加入试剂后,立刻出现凝固成块,似胶胨样。

根据浊度反应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4.0g/L:++++。

⑵加热法

过去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常用的方法,现已被磺基水杨酸法代替。此法简单,不需要什么试剂。

方法:取一个玻璃试管,倒入被检查的尿液至三分之二处,加入2%酷酸或食醋数滴,用拇指和良指斜拿试管底部,放为焰上(如洒精灯)直接将试管上端的尿加热,经常转动试管,直到上段沸腾,观察有无混浊或出现沉淀凝固,根据程度按下述法判断加号。为了排除混浊不是由蛋白质引起的假阳性,应再加醋酸2~3滴或食醋10几滴,此时混浊不消失,则为阳性反应,说明是蛋白质。

⑶试纸法

试纸是一各预先由试剂厂制好的专门供尿蛋白定性试验用的试纸,在医药商店可以购买。该试纸用试剂药浸泡过,遇蛋白质显蓝色,并附有一个标准色板,根据所测出蓝色深浅与这对比。方法比较简单,取一条试纸,浸入被检尿内,立即取出,约10~20分钟,观察有无蓝色显示。如无变化为阴性,显蓝色,即把所呈颜色;碱性尿液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在试验前先用石蕊试纸检查一下尿的酸碱度,如为碱性)在PH7.0以上),应先加几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以上的三种方法是尿蛋白定性检查,只说明尿内有无蛋白和相对多少,不能说出确切的量。如果要了解每天排出多少蛋白质,可以做定量测定,需要留24小时的尿液,做蛋白定量测定。

根据浊度反应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一;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4.0g/L:++++。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为阴性。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称为蛋白尿。但由于尿蛋白试验只是测定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及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反映蛋白尿的程度。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24小时尿蛋白0.5正常吗

24小时的尿量指早上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看一下这时是几点,记一下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这就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对于肾病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就是蛋白尿。尿常规检查对尿蛋白的定性定量,虽然方便简单,但一旦发现异常,即已到肾病晚期,耽误了治疗。在尿常规检查无蛋白尿情况下,留取一天中整个24小时的尿液送检,采用比较敏感和精确的方法,能检出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加达到异常标准,在排除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和创伤等情况下,即可诊断为肾病早期,有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什么意义?

上面专家为我们介绍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内容和原因,那么,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什么意义呢?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健康儿童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少于4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则可被检出。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如要精确地测出患儿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便需采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

目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高常见于以下一些疾病:

①肾脏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红斑狼疮、肾结核、肾结石、肾动脉硬化等。

②肾循环障碍。如充血、贫血、心功能不全等。

③其他疾病。如休克、失水、感染、中毒、白血病及肾脏移植等。

此外,还有一种生理性蛋白尿,又称功能性蛋白尿,系指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而言。如剧烈运动、长期的直立或仰卧,过于激动、高热、高温与受冷等。此种蛋白尿定量不超过每日500毫克,且为一过性。

24小时尿蛋白0.5正常吗?上述内容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最为详细的介绍,在大家了解了24小时尿蛋白0.5正常的情况下,还是要提醒大家:对于尿液检查的相关数值大家都是要了解的,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不正常。

相关推荐

蛋白尿如何确诊

(一)病史 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二)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三)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医学价值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有无的可靠指标: 临床上,判定肾病发生与否,多通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尿蛋白定性指标就是常说的尿蛋白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尿蛋白检查结果为阳性,反应肾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带有几个+。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则更能准确的反应受检者的肾脏功能,常用的诊断指标即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 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

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

蛋白尿的检查方法

1.病史 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2.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3.实验室检查 1)定性检查: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每日尿量2000ml定性“+’的尿蛋白

验出蛋白尿不一定是患病

现在这段时间不少人要进行入职体检,升学体检等,拿到体检结果过后不少人会感到很疑惑,为什么自己平时很健康,但是在体检时结果竟然是验出蛋白尿?其实出现蛋白尿不是都因为疾病所致的,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生理性蛋白尿。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蛋白尿,如何区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的含义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尿蛋白检测为阴性。如检测尿蛋白﹥150 毫克/ 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

蛋白尿的分型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若肾小球损害较重,球蛋白及其他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可增加。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 (1)选择性蛋白尿:以4~9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清蛋白为主,可伴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β2-M、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IgG、I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尿量(Vol) 检查尿液量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O.8~2.0升。但饮水量、运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 一昼夜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

慢性肾炎需要补蛋白

慢性肾炎的临床特征之一就是患者尿中有蛋白流失,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若进行尿蛋白定量实验,可准确地测出患者每天从尿中失去蛋白的数量。 特别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的蛋白从尿中流失,往往会诱发低蛋白血症和严重的水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求助于食补,即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食物,以求补充尿蛋白的流失。 另一种饮食调理方法恰恰相反,可称之为“丢蛋白,忌蛋白”,即当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不但不能多吃高蛋白食物,而且还要反其道而行之,严格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丢蛋白,忌蛋白”的饮食调理

尿蛋白定量参考值

24小时尿蛋白正常值是1.5g/24小时,即1500mg/24小时,结果高于正常。1,+2,+3是定性的,不是定量的,而是有一个提示的蛋白质,但没有一定的量,但越多的蛋白质越多指导意见:尿中有一种蛋白质对肾脏有损害,最好是积极治疗西医,中医治疗,除了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正常情况下,人尿中含有的蛋白质或蛋白质只含微量,但当肾脏病变发生时,随着血液循环的蛋白质通过肾脏,因为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而蛋白质逃逸。蛋白质从尿道漏出尿液形成蛋白尿。尿蛋白含量越高,肾功能越好,这是肾功

高血压肾病预防

一、年龄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应高度警惕。 二、夜尿增多,出现蛋白尿或短暂性血尿,要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三、保持大便通畅。 四、避免接触重金属,有毒物及可能损害肾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