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分类
淋巴瘤分类
淋巴癌是源发自淋巴组织的一种癌症,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组织及器官,譬如脾脏及扁桃腺﹐ 它也包括淋巴结﹝白血球的一种﹞以及豆状的淋巴结,它的功能是对抗病菌造成的感染。
淋巴瘤分二种:
1、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on-Hodgkin Lymphoma﹞
有两种类型:B细胞﹝B淋巴结﹞,T细胞﹝T淋巴结﹞
以上每一种类型又分两种:
(1)慢性淋巴癌-生长速度很慢
(2)侵袭性淋巴癌-生长速度很快
当医生讲解淋巴癌时,通常都会用这两种术语。
2.、何杰金氏淋巴癌
它很像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但还是有所不同。譬如病人体内会生出一种不正常的细胞——名为李特-斯顿伯格细胞﹝Reed-Sternberg ﹞。不同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此种癌细胞在体内扩散的顺序较有次序。
淋巴癌的分类:
依病人的症状,淋巴癌亦可分为以下三类:
A 没有症状的
B 有以下症状的:发烧,发冷,盗汗(早上起床后发觉汗液浸透衣服),皮肤发痒及体重减轻。
C 淋巴癌从一个淋巴结直接扩散到一个器官。
比较病程及五年存活率的差异,淋巴癌可以区分为下述不同的型态:
1、侵袭性淋巴瘤:属于此一类型的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型B细胞淋巴瘤、Burkitt氏淋巴瘤、退化性大型T细胞淋巴瘤等、此类患者之五年存活率约在30-50%左右。
2、缓慢型淋巴瘤:此一类型的淋巴瘤包括:小淋巴球型、滤泡型、黏膜关联型、浆细胞型、外套细胞型、蕈状真菌病、CD30+表皮T细胞淋巴瘤等,此类患者之五年存活率约在50-70%左右。
3、高侵袭性恶性淋巴瘤:属于此一类型的淋巴瘤包括:周边T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肝脾T-rδ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T母细胞淋巴瘤等,此类患者之五年存活率约在30%左右。
恶性淋巴瘤和癌症有啥区别 恶性淋巴瘤增大迅速吗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淋巴瘤分为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如果出现增大迅速,说明肿瘤恶性程度高。
中医治疗淋巴肿瘤疼痛
我们知道,癌症治疗有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甚至边缘学科,比如冷冻治疗、高温治疗,还有祖国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疗,还有心理治疗等有很多方面。
恶性淋巴瘤治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外科手术治疗的价值在于正确诊断,取淋巴瘤组织标本起到作用。因为恶性淋巴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颈部发现淋巴瘤,可能腹股沟淋巴结也肿了,靠外科手术不能根治恶性淋巴瘤的,需要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放射治疗或者化学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最近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
第一,先谈谈淋巴瘤的分类,在恶性淋巴瘤分类方面,我们国家跟西方国家的区别是,西方国家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比我们高,而霍奇金淋巴瘤本身发生发展比较缓慢,预后也比较好,治疗也非常好,而我们国家非霍奇金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只有10%左右是霍奇金淋巴瘤,90%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而国外20—30%是霍奇金,60—70%是非霍奇金,这一点使中国肿瘤专科医生任务更艰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发展就快,治疗就得积极,这是第一个差异。
第二个差异就是比例不同,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惰性淋巴瘤国外比例达到20—25%,我们国家只有10%—15%,而我们国家侵袭性淋巴瘤占了非霍奇金淋巴瘤一半还要多,国外只有30—40%是。更有甚者,我们国家的T细胞淋巴瘤,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沿海开放城市,在东亚像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T细胞淋巴瘤高发,这可能跟亚洲人人种族特点是不一样的,到底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是亚洲人种基因的特点,到目前我们还并不知道。这一方面来说跟他们是截然不同的。
从分类来说,我们跟西方国家有很多区别,治疗方面也有所侧重,我们更应该专注于我们国家有特点的高发这些淋巴瘤,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才能造福我们淋巴瘤患者。
淋巴管瘤的病理
淋巴管瘤分类大多数学者采用Wegner分类:
1. 良性
毛细淋巴管瘤(单纯性淋巴管瘤)
海绵状淋巴管瘤
囊状淋巴管瘤
弥漫性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性巨肢症)
2. 恶性
淋巴管肉瘤
毛细淋巴管瘤
毛细淋巴管瘤(capillary lymphangio-ma),或称单纯性淋巴管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肿瘤。系由多数细小的淋巴囊肿密集成球组成,多半位于皮肤浅层或皮下组织内,或在黏膜和浆膜。多见于唇、口腔颊部黏膜、舌、也可发生在头皮、胸壁和外生殖器。表面呈小疣状颗粒,通明或略带红色,压迫时可挤破淋巴囊状透明颗粒。流出黏性淋巴液。毛细淋巴瘤生长缓慢,可经常发生感染引起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
淋巴瘤有哪些类型?
淋巴瘤有哪些类型?通过对淋巴瘤患者的调查发现,通常有的人是在不经意间触到颈部一圆形如指甲大的肿物后,又发现腋窝下也有这样的肿物,进一步化验涂片被确诊为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
这种肿瘤多见于青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其首发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左边居多。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病人常常毫无感觉,只是在无意间或洗澡时发现肿物。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块,触之有软骨样感觉。如果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了神经,可以引起疼痛。
恶性淋巴瘤分类以及症状
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以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据认为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伴发淋巴瘤者又较正常人为多见。
除以上常发症状外,另有一些人(霍奇金淋巴瘤病人)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为起病时的主要症状,并伴有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应引起注意。
另外,对慢性、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瘤肿大,也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
恶性淋巴瘤检查以及治疗
检查淋巴瘤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淋巴结穿刺涂片、淋巴结切片和病理切片等,验血像和做骨髓涂片可以寻找到特异细胞。
淋巴瘤有哪些类型?近年来由于新疗法的应用,大多数早期病例都能获缓解,关键在于要早期发现。尤以霍奇金淋巴瘤经放射治疗可获痊愈,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要差一些。
淋巴肿瘤的分类
来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淋巴样肿瘤(lymphoid neoplasms),指来源于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和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淋巴样肿瘤可发生在淋巴结、骨髓、脾脏、胸腺和结外淋巴组织等处。
由于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故淋巴瘤也被认为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生肿瘤性(克隆性)增殖的细胞为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等)及其前体细胞。淋巴样肿瘤可以看成是被阻断在B细胞和T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一阶段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性增生所致。由于淋巴样肿瘤是免疫细胞来源的,因此淋巴样肿瘤的病人常可产生各种免疫功能的异常。
淋巴样肿瘤的分类
淋巴样肿瘤分为两大类,即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后者包括前体B和T细胞肿瘤、成熟(外周)B细胞肿瘤、成熟(外周)T和NK细胞肿瘤。并包含了以往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内。国外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淋巴样肿瘤(80%~85%)是B细胞来源的,其次为T/NK细胞源性的,而真正的组织细胞性肿瘤罕见。我国的资料显示淋巴瘤在我国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所有白血病的3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毛细胞白血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按照新的WHO分类,我国主要发生在成年人淋巴结的淋巴样肿瘤主要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淋巴结外的主要有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在儿童和青少年则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HL。
可怕的不是患病,可怕的是当患病以后人们不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只能事倍功半,淋巴肿瘤的分类有很多种,良性的或者恶性的都有,因此患者要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办法,另外生活中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儿童淋巴瘤疾病的病因是什么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小儿恶性实体瘤的第一位,多发于5 — 12岁儿童。病因至今未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及遗传学因素异常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接受肾移植并用免疫抑制可诱发,或可因淋巴结长期反复发作非特异性反应增生而激发。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是较常见的儿童癌病,病理表现是病变部淋巴结肿大,包膜早期尚完整,以后由于肿瘤浸润,正常结构消失。瘤细胞突破淋巴结的包膜,浸润到周围的脂肪及结缔组织。淋巴结内纤维增生,有时可见出血与坏死。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大约80%原发于淋巴组织,约20%起源于淋巴组织以外的部位,如皮肤、乳腺、眼眶、腮腺、骨骼或卵巢等部位,胃肠道的淋巴瘤起源于该处的淋巴组织。治愈机会决定于肿瘤的分类和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机会一般较霍奇金淋巴瘤差。总体来说,约50%患者获成功治愈。
外阴恶性淋巴瘤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恶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网织细胞等多有不同程度的间变瘤细胞呈散在或密集分布并有核分裂象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1.组织学分类
依组织细胞形态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主要有Rappaport分类(1966)、Lukes and Collins分类(1975)国际NHL工作分类(1981)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临床分类(1989)但这些分类均没有包括重要的反应预后的特征如免疫表型同时也未包括套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新类型所以在1995年国际淋巴瘤协作组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修订的欧美淋巴瘤的分类。
2.免疫组化
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均为阳性B细胞型还表现为CD20CD45RACD45RB、CD74和CD79a阳性。T细胞型大多为CD3、CD4CD45RO阳性。CD30是霍奇金病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志。
3.外阴恶性淋巴瘤的类型
Kaplan等总结的16例患者中有5例为网状细胞肉瘤1例为淋巴肉瘤如按NHL工作分类标准其中有8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Macleod等报道的14例原发性外阴恶性淋巴瘤中有13例为NHL10例(77%)为弥漫性大细胞型小细胞型1例弥漫大小细胞混合型为2例其中有6例进行了免疫分型4例为B细胞型。Vang等将患者按修订的欧美淋巴瘤的分类标准重新分类发现10例原发性外阴NHL中有7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另外,弥漫混合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滤泡大细胞型各1例其中8例进行了免疫分型,B细胞型为6例;8例继发性外阴NHL中4例(50%)为弥漫性大细胞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小裂细胞、小淋巴细胞型和蕈样念珠菌病各1例在9例无期别资料的患者中有5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还有伯基特淋巴瘤血管中心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等。
淋巴瘤分类复杂并且非常关键
生活当中无意发现表浅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块应该到医院检查,这就属于早期发现,这里提出第二个建议,专科病专科治。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国家从一级社区医院,到二级地区医院,到三级省市级大医院,医院级别不一样,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并不是倡导都到大医院看病,但是作为恶性淋巴瘤的专科,我个人认为专科病专科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我们国家,只有大型的肿瘤专科医院或者三级甲等医院的病理科,才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诊断。
因为恶性淋巴瘤分类非常复杂,并且分类确定也经过了非常漫长的过程,随着人类对淋巴瘤的认识的进步,不断的在更新。现在有了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淋巴瘤的分类,恶性淋巴瘤可以分为80多个亚型,每一个亚型的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将来的转归和治疗都不同。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及国际上的资深专家有一个共识,即把每一个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当成一个独立疾病对待,两个病人都患有恶性淋巴瘤,他们俩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病,结果是完全不同。有的淋巴瘤生存期按年计算,有的按月计算,有的按天计算,对于不同的人患不同的淋巴瘤,接受的治疗不可以互相效仿,一定是个体化的。目前为止,我们一般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里面一部分是惰性淋巴瘤,病情发展慢,患者生命周期长,这种情况并不可怕,所以有人得淋巴瘤思想压力大,一定要正确诊断是哪一类淋巴瘤。
淋巴瘤的特点是什么
1.病情复杂:截至2008年WHO淋巴瘤分类,淋巴瘤的亚型已达43种,各个亚型的淋巴瘤在病理结构、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表达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的方案及治疗方案也全然不同;
2.治愈率高: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治愈或长期生存,疗效远高于其它实体瘤;
3.诊治不规范:大部分非专科医生对淋巴瘤缺少认识,对淋巴瘤不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能应用标准治疗方案,很多本来可以治愈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淋巴瘤样丘疹病知识普及
淋巴瘤样丘疹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愈性、丘疹坏死或丘疹结节性皮肤病。基本损害是丘疹和小结节,临床与急性痘疮样糠疹类似,但组织学上有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10%~20%的患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另一种淋巴瘤。最新的WHO-EORTC分类认为本病是一种低级别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在新的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它属于CD30+的皮肤淋巴增生性疾病谱系。
临床表现
常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原发皮损为红色丘疹,直径可达约1cm,可进展为丘疹水疱性、丘疹脓疱性或出血性,数日数周后,表面坏死。典型损害可在8周内自愈。大多数慢性经过,不经治疗,新的损害不断出现,因而不同时期的皮损可同时存在。损害治愈后遗留痘疮样、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性瘢痕。自觉症状轻微,病程3个月~40年。10%~20%的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可发展为MF-CD30皮肤T细胞淋巴瘤或Hodgkin病。
淋巴瘤分类有哪些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
B细胞淋巴瘤
1、前驱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LL/LBL)
2、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3、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
4、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
5、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绒毛状淋巴细胞(SMZL)
6、毛细胞白血病(HCL)
7、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PCM/PCL)
8、MALT型节外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MALT-MZL)
9、淋巴结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 单核细胞样B 细胞(MZL)
10、滤泡淋巴瘤(FL)
11、套细胞淋巴瘤(MCL)
12、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DLBCL)
13、伯基特淋巴瘤(BL)
T/NK细胞淋巴瘤
1、前驱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T-LBL)
2、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
3、慢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CLL/T-PLL)
4、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
5、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CL)
6、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CL/L)
7、节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8、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
9、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10、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11、菌样霉菌病/赛塞里(Sezary)综合征(MF/SS)
12、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非T非B细胞, 原发性皮肤型
13、周围T细胞淋巴瘤(PTL)
14、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CL)
1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T和非T非B细胞, 原发性全身型
霍奇金淋巴瘤(HL)分类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HL
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1)淋巴细胞为主型(LP)
(2)结节硬化型(NS)
(3)混合细胞型(MC)
(4)淋巴细胞消减型(LD)
相关百科
淋巴瘤怎么办好
第一,先谈谈淋巴瘤的分类,在恶性淋巴瘤分类方面,我们国家跟西方国家的区别是,西方国家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比我们高,而霍奇金淋巴瘤本身发生发展比较缓慢,预后也比较好,治疗也非常好,而我们国家非霍奇金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只有10%左右是霍奇金淋巴瘤,90%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而国外20—30%是霍奇金,60—70%是非霍奇金,这一点使中国肿瘤专科医生任务更艰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发展就快,治疗就得积极,这是第一个差异。
第二个差异就是比例不同,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惰性淋巴瘤国外比例达到20—25%,我们国家只有10%—15%,而我们国家侵袭性淋巴瘤占了非霍奇金淋巴瘤一半还要多,国外只有30—40%是。更有甚者,我们国家的T细胞淋巴瘤,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沿海开放城市,在东亚像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T细胞淋巴瘤高发,这可能跟亚洲人人种族特点是不一样的,到底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是亚洲人种基因的特点,到目前我们还并不知道。这一方面来说跟他们是截然不同的。
从分类来说,我们跟西方国家有很多区别,治疗方面也有所侧重,我们更应该专注于我们国家有特点的高发这些淋巴瘤,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才能造福我们淋巴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