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的中医治疗方法
尿血的中医治疗方法
正常的尿液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未经离心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可有红细胞0~2个,如果超过此数,即为血尿。
临床所见血尿,无不以虚实分类,凡因风邪犯肺、膀胱热结、火毒迫血、心肝火旺均为实证;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所致尿血乃属虚证;而瘀阻气滞一证,因于堕坠外伤者属实,病久瘀阻为虚实夹杂。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1、风邪犯肺
主证:小便出血始于恶风发热、眼睑浮肿之后,伴咽喉疼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
治则:疏风宣肺,清热止血。
方药: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加金银花、净连翘以清热利咽;白茅根、生地黄、小蓟草以清热凉血止血。咳嗽加桑白皮、淡黄芩。若发病于盛夏伏暑,可加益元散,黄连以清暑热。
2、热结膀胱
主证:小便带血,血色鲜红,恶寒发热,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少腹作胀,腰部瘦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味。方中扁蓄、瞿麦、通草(代替原方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梢能清泄膀胱热结;大黄泄热降火,化瘀止血;生山栀能清热止血,少加灯芯引火从小便而出。内热盛可加知母、黄柏、龙胆草清利下焦之热。
尿血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藕节、琥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少腹胀痛加玄胡索、金铃子,小茴香以理气止痛。腰部酸痛可加杜仲、川断补肾健腰。小便频数短少涩痛,可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淡竹叶以清热利尿。若腰腹部剧痛,尿中有砂石排出,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清利排石。
3、火毒迫血
主证:初起多见恶寒发热,继则高热头痛,骨节酸痛,烦燥口渴喜饮,神疲乏力,尿血,血色鲜红,可伴有衄血、便血,肌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则: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方中黄芩清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泻火解毒之剂。热毒炽盛,衄血量多可加水牛角、生地黄、粉丹皮、赤芍药、紫草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口干喜饮可配玄参,麦冬、石斛养阴生津。气阴两亏神疲乏力者可加太子参、麦门冬、五味子以益气养阴。若病久瘀血内阻,尿血挟有血条,小便淋沥不爽者,可加猪苓、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琥珀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加象贝母,山海螺,夏枯草、紫丹参、血竭以清热散结。
男人血尿是怎么回事
小便尿血是怎么回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医院的专家给我们的介绍吧。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时要鉴别血尿的来源非常困难,而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统某些疾病惟一的临床表现。因此,小便血尿是怎么回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尽快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正常人的尿液中可有少量红细胞,新鲜中段尿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数0~2/HP,若大于3/HP则称为血尿,提示泌尿系统出血。小量出血呈镜下血尿,出血量超过lmL/L,可呈肉眼血尿。血尿可呈一过性、间断发作或持续存在。所以,肾炎病人了解“小便尿血是怎么回事”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有不少是因为出现持续性肉眼血尿去医院就诊的,发现有肾脏疾病存在,有些甚至已经到了晚期,所以对于小便出无端出现的血尿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关于小便尿血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即是一种对症与治本治疗同时进行的治疗方法。西医对症消除肾炎症状,中医治本修复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结合中医治疗肾炎的方法和西医治疗肾炎中的长处,根据肾炎的发病原理,在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肾炎的治疗起了很好的作用。
鼻子出血中医治疗方法
1.肺经热盛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黄芩汤(《医宗金鉴》)加减。黄芩9g,山栀子9g,连翘12g,桑白皮12g,薄荷9g,荆芥6g,赤芍12g,丹皮12g,麦冬9g,白茅根15g,侧柏叶9g,大蓟9g,小蓟9g,甘草6g,咳嗽痰稠者加瓜蒌仁、贝母。
2.胃热炽盛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清胃汤(《脉固症治》)合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黄芩15g,黄连6g,芦根12g,藕节9g,升麻9g,生石膏(先煎)30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犀角(冲服)2g,大蓟9g,白茅根15g、若失血过多,加黄精、桑椹子等以养血止血。
3.肝火上逆
治法:清肝泻火,降逆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龙胆草6g,山栀子9g,黄芩9g,柴胡12g,木通6g,生地15g,车前子18g,泽泻2g,当归12g,甘草6g,羚羊角(冲服)1.5g,代赭石15g,钩藤15g,茜草12g,侧柏叶9g。血量多可酌加白茅根、仙鹤草、旱莲草等,口干甚者,可加麦冬、元参以养阴生津。
4.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养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方考》)加味。熟地黄15g,山萸肉9g,山药30g,茯苓12g,泽泻12g,丹皮6g,知母6g,黄柏6g,阿胶10g,旱莲草12g,桑椹子9g,仙鹤草9g,白及9g。
5.阴虚肺燥
治法:养阴清肺,润燥止血。
方药: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加减。生地黄15g,麦冬9g,白芍15g,丹皮9g,玄参12g,贝母9g,白茅根15g,旱莲草9g,藕节9g,侧柏叶9g,甘草6g。
6.脾不统血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人参9g,黄芪15g,白术9g,茯苓12g,当归12g,生地15g,阿胶10g,木香9g,炒枣仁30g,大枣5枚,仙鹤草30g,血余炭9g,桑椹子30g,桂圆肉6g。若大衄不止,出血过多,面色苍白,心神恍惚,有阴脱阳亡之危急证候,宜急投独参汤,或加附子以回阳救逆。
中医怎样治疗尿血
1、风邪犯肺
方药: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加金银花、净连翘以清热利咽;白茅根、生地黄、小蓟草以清热凉血止血。咳嗽加桑白皮、淡黄芩。若发病于盛夏伏暑,可加益元散,黄连以清暑热。
2、热结膀胱
方药:八正散加味。方中扁蓄、瞿麦、通草(代替原方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梢能清泄膀胱热结;大黄泄热降火,化瘀止血;生山栀能清热止血,少加灯芯引火从小便而出。内热盛可加知母、黄柏、龙胆草清利下焦之热。
尿血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藕节、琥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少腹胀痛加玄胡索、金铃子,小茴香以理气止痛。腰部酸痛可加杜仲、川断补肾健腰。小便频数短少涩痛,可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淡竹叶以清热利尿。若腰腹部剧痛,尿中有砂石排出,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以清利排石。
3、火毒迫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方中黄芩清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泻火解毒之剂。热毒炽盛,衄血量多可加水牛角、生地黄、粉丹皮、赤芍药、紫草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尿血中药方剂
方名
樟冰散。
组成
白茅根(去心)30-60克,生姜3-6克,蜂蜜30克。
用法
前二味水煎取汁后冲入蜂蜜,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出处
养生治病秘方集。
尿血症状
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素问》称“溺血”、“溲血”。
尿血与血淋相似而有别,若小便时不痛者为尿血,小便时点滴涩痛,痛苦难忍者即为血淋。《类证治裁·溺》讲到,“溺血与血淋异,痛为血淋,出精窍,不痛为溺血,出溺窍。”
尿血之症,多因热扰血分,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致营血妄行,血从尿出而致尿血,发病部位在肾和膀胱,但与心、小肠、肝、脾有密切联系,并有虚实之别。
常见的有心火亢盛,膀胱湿热,肝胆湿热,肾虚火旺,脾肾两亏等症。
中医治疗尿血
1、中医治疗血尿:热结膀胱
1.1、主证:小便带血(或镜下血尿),血色鲜红,严重者可见绛红色血尿。口渴喜饮,少腹作胀,腰部酸痛,小便灼热不畅,尿频尿急,尿痛,舌尖红,脉数。
1.2、治法: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1.3、方药:八正散小蓟饮子加减。药选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生地、小蓟、生栀子、竹叶、白茅根、甘草、灯心等。
2、中医治疗血尿:阴虚
2.1、主证:尿血频发,色红或淡红,小便短赤,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咽干口燥,虚烦不寐,盗汁遗精,腰酸腿软,神疲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
2.2、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2.3、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药选知母、黄柏、丹皮、熟地、龟版、小蓟、旱莲草、阿胶、茜草、鹿衔草等。
补气养血中医治疗
1、补气健脾活血补血-糖枣荔圆:大枣、桂圆、荔枝各50克三七粉5克食糖过量。将大枣放砂锅中加水过量烧开后小火煨5分钟再加入其他各物煮沸用小火煨10分钟加食糖调匀即可。每日1次温热过量食之。
2、补气健脾益胃-参枣米饭:党参10克大枣20个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将党参、大枣泡发煮半小时捞出汤备用糯米蒸熟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浇在枣饭上即可。作主食食用。
3、补气润肠通便-麻仁栗子糕: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面50克。将火麻仁、芝麻打碎与栗子粉、玉米面、过量红糖拌匀以水合面蒸成糕。作点心服食。
4、补气行气润肠通便-芪香蜜营膏: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过量。将黄芪、木香加水过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
5、补气养血-黄芪阿胶粥: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黄芪水煎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烊化阿胶兑入粥中。补气养血。每日1次温服。
6、补气养血通乳-归芪鲤鱼汤:鲤鱼1条(约500克)当归15克黄芪50克。将当归、黄芪用纱布包后与洗净的鱼同煮。补气养血通乳。饮汤吃肉。
7、补气益胃-黄芪补胃枣:蜜炙黄芪60克橘皮10克黑枣1000克猪油、白糖、黄酒过量。将黑枣、黄芪、橘皮放入大瓷盆中加白糖3匙熟猪油1匙黄酒2匙拌匀。瓷盆不加盖旺火蒸3小时离火。以后每天可在饭锅上蒸一次直至吃完为止。每日午饭和晚饭后吃黑枣5个喝芪枣汁水半匙。3个月为1个疗程。
8、补气化湿散瘀解毒-糖醋清蒸鱼:青鱼1段(约500克)米醋50克。将鱼去鳞及内脏花切其肉肉上覆盖姜丝置于鱼盘中上笼屉蒸10~15分钟取出用油加佐料炝锅兑入糖醋用稀淀粉勾芡浇于鱼体上即成。佐餐食用。
9、补气活血通络-黄芪川芎兔肉汤:兔肉250克黄芪60克川芎10克生姜4片。兔肉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氽去血水然后与黄芪、川芎、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过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成。每日或2日1剂随量饮汤食肉。
10、补气健脾利水消肿-加味黄芪粥:生黄芪、薏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个糯米30克。黄芪加水过量煮20分钟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钟最后加入鸡内金末和糯米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食每次服后食金橘饼1个。连服2-3个月。
脑出血中医治疗方法盘点
1、中药疗法。脑出血在中医的观点来看,是因为人体内的气血淤积导致的疾病,所以选用的中药也是跟缓解这个体内的环境有关的。一般选用的药材是牛黄,苏和香丸,华佗丸等等。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中比较传统的一个疗法,通过用针来刺激患者的穴位来起到治疗的目的。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来说,选用的穴位一般是人中,百合,涌泉等穴位。要注意的是,针灸的人员要选用有资质的。
3、进行推拿按摩。按摩的方法主要是轻揉患者瘫痪的肢体,每一个细小的部位都要按摩到,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重点揉捏的部位是患者的胳膊的外侧肌肉。此外,还要注意肢体上一些重要的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也有助于对肌肉的放松和舒缓。
4、对脑出血患者的值方法还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因为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可以把各自的特点结合起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话,对患者来说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胃出血中医治疗措施介绍
1、肝胃郁热者
表现为便血色暗,胃脘疼痛,口渴口臭,烦躁易怒,嗳气脘胀,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泻肝清胃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药用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白芍、甘草、薄荷、丹皮、栀子、侧柏叶、白茅根、茜草等。
2、肠胃瘀滞者
表现为胃脘刺痛,便血黑暗,面色无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味。药用五灵脂、蒲黄、当归、赤芍、元胡、川芎、没药、干姜、小茴香、肉桂、侧柏叶,茜草、三七粉等。
3、肠道湿热者
表现为便血色鲜红或暗红,大便不畅,肛门灼热或肿痛,或有腹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凉血止血。方用地榆散加味。药用地榆、茜草、黄芩、黄连、栀子、黄柏、当归、大黄、枳实、甘草等。
4、瘀阻胃络者
表现为吐血色暗,或夹有食物残渣,胃脘疼痛如刺,固定不移,或肋下有痞块,面色黎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边有瘀点,脉涩。治宜活血化瘀,和络止血。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味。药用五灵脂、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桃仁、红花、香附、枳壳、蒲黄等。
5、脾虚气陷者
表现为大便下血色淡,排便无力,精神疲倦,肛门下坠或脱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脾益气摄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肉桂、枳实、白芍、地榆等。
6、脾胃虚寒者
表现为大便下血色淡暗,排便无力,精神疲倦,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方用黄土汤加味。药用灶心土、制附子、甘草、黄芩、阿胶、熟地、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芨等。
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
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多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为原则,可应用化瘀利湿汤: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生地黄2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独活20克,桑寄生3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泽泻15克,云苓15克,木通12克,连翘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尿血的中医辨证论治
肝经湿热
小便热赤,带血鲜红,伴随头痛,头晕,口黏,口苦,胁肋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病情会因情绪波动而加重。中医治法为清利湿热。
方剂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
阴虚火旺
小便短赤带血,伴随头晕耳鸣,颧红潮热,心烦口乾,腰膝酸软,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治法为滋肾清热,佐以利湿。
方剂举例:知柏地黄丸加小蓟炭、车前子
心火亢盛
尿色鲜红,小便短黄,灼热疼痛。伴随心烦失眠,面赤口疮,口渴引饮,大便乾结,舌尖红赤,苔黄,脉数。中医治法为清心凉血,佐以利湿。
方剂举例:导赤散合小蓟饮子加茯苓
肾气不固
持续排泄淡红色小便,量多,便後滴沥。伴随头晕,耳鸣,倦怠易疲劳,腰脊酸痛,怕冷,阳痿滑精。舌质淡,脉沉弱。中医治法为温肾摄血。
方剂举例:鹿角胶丸(鹿角胶、熟地、血余炭、白茅根)
脾不统血
尿血反覆发作,或兼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伴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气短声怯,没胃口。舌质淡,脉细弱。中医治法为补脾摄血。
方剂举例:归脾汤加熟地、阿胶、仙鹤草
页首
2.尿血的针刺治疗
针灸疗法能活血行气,促进身体自癒力。中医认为出血症跟气虚与火热关系密切,用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有助改善身体状况,从而舒缓尿血及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