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金钱菇代料栽培新技术
野外金钱菇代料栽培新技术
一、概述
金钱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又名长根小奥德蘑、长根菌、露水鸡从,茶树菌。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属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菇属,是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两季生长的一种食用菌,肉质细嫩,盖肥柄脆,味道鲜美,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二、场地选择与整理
利用现有的香菇棚、野外大田畦床栽培金钱菇,畦床宽100~110cm,畦床长度根据场地而定,菇棚高度200~230cm,四周用稻草或茅草或茅草编成草块围起,顶棚覆盖稻草、芒箕骨、蔗荫网等能达到遮光保湿的目的,光度以四分阳六分阴为宜,要疏松畦床面,畦旁开水沟,沟深度30cm,人行过通,然后用敌敌畏1000:2和甲醛 1000:3混合喷洒地表面进行消毒,菌袋进畦床前2d,先在畦床面撤上石灰粉进行消毒。
三、原材料选择
棉籽壳、木屑、黄豆杆、稻草、玉米芯、花生杆、玉米秆、麦杆、花生杆、芦苇屑、五节芒、野草等均可利用混合栽培。
四、选择栽培季节
1.根据金钱菇的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温度为13~35℃,最适20~27℃,出菇温度16~28℃,最适22~25℃。
2.选择室内、野外栽培金钱菇应安排在4~6月中旬以前,或者8~9月中旬前均可栽培。
五、栽培配方
1.棉籽壳 30%,玉米杆18%,麦皮15%,玉米芯25%,豆粕8%,石灰2%,碳酸钙2%,含水量 63~65%,pH值7.0~7.5.
(1)木屑52%,麦皮23%,花生杆15%,玉米粉7%,碳酸钙2%,石灰1%,含水量63~65%,pH值7.0~7.5.
(2)五节芒40%,棉籽壳25%,麦皮25%,玉米粉7%,石灰1%,碳酸钙2%,含水量63~65%,pH值7.0~7.5.
六、栽培场所
一般选择室外搭盖大棚、蔬莱大棚,清洁卫生,管理简单,操作方便,保温保湿能力强,调光,通风好的菇房(也可利用现有银耳房或茶薪菇房栽培)。夏季香菇大棚下的畦床都可作为金钱菇栽培场所。
七、拌料与装袋
1.将杂木屑、棉籽壳、麦皮等干物质先搅拌2遍后,然后将石灰、碳酸钙、糖等物质放入水中待溶液后,渗入干料中,进行搅拌,使各种材料及水分混浠均匀。调整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
2.将拌料好的培养料可用装入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塑料袋滑子菇高产栽培技术,采用规格15cm×30cm×0.05cm的塑料袋,培养料高15~16cm.湿重约为0.75~0.85kg,或用规格17cm×33m×0.05cm,培养料高17~18cm.湿重约为1.15 kg~1.3kg.
3.装料时特别要小心,避免刺破塑料袋,在装料时要求上下紧松一致,无缝隙,装料后上套环盖。装袋后及时进行灭菌,从拌料到上灶的时间要缩短,时间过长,会引起培养料酸败变质,不利菌丝生长。
八、灭菌
常压灭菌温度上升100℃时,必须保持20~23h,高压灭菌的压力上升1.5时,温度保持3~4h.
九、冷却
1.采用大棚冷却,可用室内冷却。大棚冷却要选择阴凉、整洁、干燥的场所,无灰尘,远离污染源,地上铺一层塑料薄膜,将灭菌过菌袋排放在薄膜上,用自然冷却,可用制冷系统冷却。
(1)室内房冷却可作为接种室,使用前7d,用甲醛或气雾消毒盒消毒,每m2用气雾消毒盒为8g,关闭燃烧熏蒸消毒8~10h;每m2用30mL甲醛溶液,并加入高锰酸钾20g,消毒6~8h.
(2)菌袋温度要冷却30℃以下时,才可进行接种。注意菌袋内温度过高,接入菌种不萌发或死菌,会出现菌丝生长缓慢或不生长。
十、接种
1.接种前对菌种要一次检查,菌丝是否浓密,洁白,菌龄要求在35~40d,菌丝不能老化,菌种与栽培菌袋同时进行消毒。
2.接种模式: 一般采用接种箱接种、室内接种、大棚开放式接种方法,按无菌操作接种。
十一、接种与发菌管理
1.接种后要已消毒的干燥培养房,将菌袋立袋排放于架上,或(大棚采用单排墙式摆放发菌),在低温季节可采用双排摆放发菌,一般摆7~8层,室温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菌
2.接种后第7~10d翻堆查菌一次,如发现杂菌污染,要及时清出污染菌袋。同时把下部菌袋移至其上部。培养17~25d时,菌丝生长速度加快,呼吸旺盛,适当松动一下袋口套圈棉塞以增加供氧。如发菌期间遇到低温时,也可采用经消毒过的小铁丁在袋口周围扎孔增氧,并注意室内通风降温。大棚温度最好保持在25 ℃左右,最高不得超过30℃,以免烧菌。气温高时在棚面顶上覆盖一层遮阳网进行降温。培养40~45d,菌丝长满袋,再续培养15~25d才能达到生理成熟,要成熟的栽培菌袋才能出菇。
十二、覆土
1.覆土出菇方式,将菌袋的培养基表面袋口膜剪平,或将栽培袋切成两断,还可全部脱袋进行埋土,然后将栽培袋竖放或横排于畦床上均可,用肥沃土填满袋与袋间和覆盖畦面,覆土厚2~3cm.
2.当栽培袋脱袋覆土后5~7d待菌丝爬上土表面时,如棕色蘑菇如何进行栽培及时把薄膜用竹弓拱起,每天要通风2~3 次,每次为 40~60min.空间湿度掌握在85~90%,并要增大光线,要喷一次出菇重水,一般每平方米喷水量为 0.1~0.2kg,并结合做好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等因子。
十三、出菇管理
1.喷出菇水后,菌丝逐渐集中大量开始纽结,形成子实体,要求相对湿度90~95%,有较强光照的散射光,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40min,保持新鲜空气。室温16~28℃都能出菇,最适宜25℃。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2.当菇床面长出大量小菇时,在这时注意气温影响。温度保持在26~28℃最适宜,气候闷热,气温偏高会造成小菇死亡现象。所以在这阶段管理重点是降温保温,可进行沟灌水,喷湿阴棚顶上的遮阴物,气温高时进行空间喷雾化水,让金钱菇正常生长。
3.金钱菇生长过程一般要喷水,子实体大多喷些,可加大空间湿度。如遇到土表面偏干,只能采取喷雾化水来调节土面湿度,尽量避免冲伤小菇,会引起死菇或烂菇。菇多时注意加强通风时间,每天3~4次,湿度和通风要灵活掌握,适当调整光线,促进金钱菇的正常生长。
十四、采收
1.金钱菇一般菌柄长达15-20cm,7~8成熟,菌盖易开伞,要适时采收。不宜过时让白色孢子大量散播,子实体倒下床面,菌褶变黄才采收,影响质量和品质。
2.采收过迟,菌体开伞,组织变老,会产生大量的白色孢子粉,产量低,并降下商品价值。每袋可收干菇30~50g.
十五、包装
金钱菇在采摘时,轻轻转动采下,对采摘下的菇用小刀削去菇柄基部的杂物,及时将鲜菇送进冷库,分级包装上市销售,或脱水烘干加工。干品含水量在13%以下,及时装入塑料袋,密封袋口,以免回潮。
十六、病虫害防治
1.在金钱菇栽培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采用培养料以熟料栽培模式。如在出菇管理过程、采菇后没有及时清理等,导致发生病虫害。
2.保持棚内场地的周围干净,走道常撒生石灰,出菇管理等过程水质卫生,清洁,通风良好,确保菇棚内空气新鲜,会减少病虫害发生。如发生有菌蝇、线虫,用菇虫净、高效氯氰菊脂喷雾或灌食盐水,金钱菇上表面出现斑点,多通风,减少喷水,可用喷重康宁或百菌清克霉灵,在菇棚空间和走道进行喷雾,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香菇的历史记载
中国的浙江省龙泉市,景宁县,庆元县三市县交界地带是世界最早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其香菇人工栽培技术史称砍花法。据传最早发明这项技术的是南宋龙泉县龙溪乡龙岩村人吴三公(真名吴煜yù)。【注:其辖地现今归庆元县管辖,即今庆元人】。在人类香菇栽培史上,留下的可查证的文献资料,最早、最完善的当为公元1209年,即南宋嘉定二年何澹所编《龙泉县志》上的185个字。其中,庆元有中国香菇城之称。
“香蕈(xùn),惟深山至阴处有之,其法:用干心木橄榄木、名蕈木孱,先就深山下砍倒仆地,用斧斑驳木皮上,候淹湿,经二年始间出,至第三年,蕈乃偏出。每经立春后,地气发泄,雷雨震动,则交出木上,始采取以竹篾穿挂,焙干。至秋冬之交,再用偏木敲击,其蕈间出,名曰惊蕈。惟经雨则出多,所制亦如春法,但不若春蕈之厚耳,大率厚而少者,香味具佳。又有一种适当清明向日处出小蕈,就木上自干,名曰日蕈,此蕈尤佳,但不可多得,今春蕈用日晒干,同谓之日蕈,香味亦佳。”
800年前留下这185个字,包含了香菇栽培从择时、选树、选场、砍花、培育、收采、烘干、分级整个过程,技术已十分成熟,其时,日本仅有野生香菇。至明代,浙江参政陆容(1436-1494)在任上所著《菽园杂志》卷十四中,将《龙泉县志》中香蕈的185字以及制陶等五项转记其中。又过了一百多年,到明嘉靖三十七年(1562年),在黄佐所编《广东通志》中,将陆容《菽园杂志》中香蕈砍花栽培185个字,引入其中。其时,广东各地已有大批浙江菇民(过去龙、庆、景三县菇民不分各县概称浙江菇民),至清雍正九年(1731)广东通志版在物产等栏记叙这185个字。日本林学家佐滕成裕,就是转载与参考了《广东通志》这185个字,总结、完善与整理成日本香菇栽培的第一本书——《惊蕈录》,此时为1796年,距何澹所记已达587年。
著名的日本香菇史学家中村克哉认为,《惊蕈录》对日本香菇生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此之后,日本香菇“铊目法”(类似中国砍花法)栽培加速发展,至明治维新时代,日本香菇科技发展迅速。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最早开始香菇的人工接种。1906年日本技术向韩国的济州岛传播。中国台湾在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台湾中部埔里开始香菇栽培,当时是个日本人手持砍刀,似乎作砍花状,照片发表在英国出版的《菌类杂志》上,但亦传说台湾历史上曾出现过“刀目法”,亦即砍花法。
这几年来中国的香菇出口贸易量逐渐上升,年递增率约为2%,香菇年产量为8万吨,在全球10万吨中占有8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出口3.6万吨,也居世界之首,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位。其栽培地分布在中国河南驻马店、西峡、卢氏,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遂川、四川、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略阳、甘肃等地区。
近几年香菇在国内种植中,比较集中的地方有,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驻马店市泌阳县、三门峡市卢氏县、湖北随州市、浙江省庆元市比较集中,最近我国东北。陕西汉中也开始种植香菇。其中驻马店市泌阳县花菇比较有名,西峡县香菇质量较好,出口为主,三门峡市卢氏县香菇夏菇较多,均创造了产量和品质的记录,每天发往国内外市场干鲜产品30多吨,高峰期达100多吨,日交易额百万元。曾在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有“泌阳花菇甲天下”的美誉,另外西峡香菇也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了中国香菇的出口大县。
草菇栽培技术
问:目前我国哪些地方适宜种植草菇呢?
我国历来是产草菇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湖南、广西、台湾、江西等省。近年来草菇已不仅跨过了长江,还跨过了黄河,飞越了长城,现全国绝大部分省均有草菇栽培。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因此,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产品不论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别在夏季高温炎热的天气,其它食用菌很少时,但正是出草菇的旺季,同时又是蔬菜的淡季。所以,它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菜蓝子,而且售价也较高,经济效益好。草菇是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从播种到采收只需要2周左右,一个栽培周期只要20-30天。而且无需特殊设备,室内、室外都可以栽培,发展草菇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如棉籽壳、稻草、甘蔗渣、玉米秸等栽培原料。
问:草菇的经济效益如何呢?
它的经济效益可以怎麽讲:50公斤棉籽壳原料价格只有20元,但50公斤棉籽壳可产鲜草菇20公斤左右,每公斤草菇按20元计算,产值就可达400元,这就是说产值达到了400元。
问:听了您的介绍感觉草菇是个好品种,可能很多农民朋友没有种过草菇,您能不能描述一下草菇的形态及结构?
二、草菇的形态结构
草菇的结构可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草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是由无数丝状菌丝交织而成的,人们日常食用的部分就是草菇的子实体。
菌丝体:菌丝体是草菇的营养器官,它在基质中吸收营养,不断生长、繁殖,有吸收、输送和积累物质的作用。菌丝体按其发育和形态分为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初生菌丝为透明,次生菌丝比初生菌丝生长得更快、更茂盛。在琼脂斜面及稻草、棉籽壳等培养基上,大多数次生菌丝体能形成厚垣孢子。
厚垣孢子是草菇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细胞壁较厚,对干旱、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厚垣孢子通常呈红褐色,细胞多核,大多数连接在一起成链状。厚垣孢子是草菇菌丝体某些细胞膨大所致,膜壁坚韧,成熟后与菌丝体分离。当温度、湿度条件宜适时,厚垣孢子能萌发成菌丝。下面再介绍一下草菇的子实体:草菇成熟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它是草菇的繁殖器官,也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菌丝体在培养料中经7-10天生长后,开始出现小粒状原基,经4-5天的生长,子实体完全成熟,草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弹射孢子,可分为6个时期。即针头期,小钮扣期,钮扣期,蛋形期,伸长期,开伞期(成熟期)。栽培供食用的草菇在伸长期采收最合适,因此时草菇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而且产量高。
问:栽培草菇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
三、草菇的生长条件
草菇的生长发育需要以下基本条件:
1、营养:草菇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水化合物,氮素营养和矿物质,此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维生素。这些物质一般可以稻草或棉籽壳等原料中获得。草菇是一种腐生菌,它必须从死亡的植物体和土壤中吸收养分,栽培草菇应选用无霉烂变质的稻草、棉籽壳等原料,未经晒干的湿草容易腐烂,不宜采用。除此以外,废棉、甘蔗渣、青茅草、花生藤都可以作为栽培草菇的原料。如在上述原料中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辅料;如干牛粪、鸡粪、麦麸、米糠、玉米粉等,以补充氮素营养和维生素,也可提高草菇的产量。
2、温度:草菇属高温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42℃,最适温度是28-32℃,10℃时停止生长,高于45℃,低于5℃,草菇菌丝就会死亡。草菇的菌种不能放冰箱里保存,以免冻死。草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2-40℃,最适温度是28-32℃。平均气温在23℃以下,子实体难于形成。培养料温度低于28℃,子实体形成受到影响,低于25℃时子实体难于形成。气温在21℃以下或40℃以上以及突变的气候,对小菌蕾有致命的影响。子实体对温度突变极为敏感,12小时内料温变化5℃以上。草菇易死亡。
3、湿度:草菇是一种喜高温高湿环境的菌类。只有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草菇的生长发育才能正常进行,水分不足,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难于形成;水分过多,引起通气不良,容易死菇,杂菌也容易发生。培养料的最适含水量是70%左右,菌丝生长阶段最适空气湿度是8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
4、氧气:草菇是好气性真菌,足够的氧气是草菇生长的重要条件。如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会使子实体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杂菌也容易发生。因此,在栽培草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但也要注意保湿,必须正确处理通风与保湿、保温的关系。
5、酸碱度(pH值):草菇是一种喜欢碱性的真菌。草菇菌丝生长最适pH值是7.8-8.5,子实体生长的最适值pH是7.5-8。酸性的环境对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均不利,而且容易受杂菌的感染。栽培时,一般通过添加石灰来调节pH值,添加量一般为干料重和5%左右,使pH值达到10-12。随着菌丝的生长,pH值会逐渐下降,到子实体形成时,pH值在7.5左右,正好适合草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6、光照:草菇担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均不需要光照,直射的阳光反而会阻碍菌丝体的生长。而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最适宜光照强度为300-350勒克斯。光线的强弱不但影响草菇的产量,而且直接影响着草菇子实体的品质和色泽。光照强时子实体颜色深而有光泽,子实体组强致密,光照不足时,则子实体暗淡甚至呈灰白色,子实体组织也较疏松。没有光照时子实体白色。强烈的直射阳光对子实体有严重的抑制作用,露地栽培必须有遮阴的条件。
问:看来草菇生长的条件并不复杂,那麽它适宜在什麽季节栽培好呢?
四、草菇栽培季节
草菇在自然条件下的栽培季节,应根据草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和当地气温情况而定。通常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才能栽培。湖南地区利用自然气温栽培的时间是阳历5月下旬至9月中旬。以6月上旬至7月初栽培最为有利,因这时温度适宜,又值霉雨季节,湿度大,温湿度容易控制,产量高,菇的质量好。盛夏季节(7月中旬至8月下旬)气温偏高,干燥,水分蒸发量大。管理比较困难,获得草菇高产优质难度较大。广东、海南等省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栽培草菇,以4月至10月较适宜。北方地区以6-7月栽培为宜。利用温室、塑料棚栽培,可以酌情提早或推迟。若采用泡沫菇房并有加温设备,可周年生产。
问:目前栽培草菇的品种很多,有哪些品种可供我们选择呢?
五、草菇栽培的品种
依颜色分,有两大品系:一类叫黑草菇,主要特征是未开伞的子实体包皮为鼠灰色或黑色,呈卵园形,不易开伞,草菇基部较小,容易采摘。但抗逆性较差,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另一类是白草菇,主要特征是子实体包皮灰白色或白色,包皮薄,易开伞,菇体基部较大,采摘比较困难,但出菇快,产量高,抗逆性较强。目前我国栽培的黑草菇有V23、V35、V20、V5、V981、V202、浏阳麻菇等,栽培的白草菇有V844、新泰等。
依照草菇个体的大小,可分为大型种、中型种和小型种。由于用途不同,对草菇品种的要求也不同。制干草菇,喜欢包皮厚的大型种,制罐头用的,则需包皮厚的中、小型种,鲜售草菇,对包皮和个体大小要求不严格。目前我国栽培的V23、V35、浏阳麻菇等品种个体大,属大型种。V844、新泰属中型种,V20个体较小,属小型种,包皮薄,易开伞,但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产量高。
问:草菇菌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菇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怎样从外观上判断菌种质量的好坏呢?
草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及栽培种。母种一般是在试管玻璃琼脂培养基上培育出来的,试管中的母种实际上是通过草菇的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而成的一种菌丝体。凡具备有制种能力和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应该引用母种,分离原种,原种长好以后,再扩大成栽培种。生产上是用栽培种进行播种。优质草菇菌种的标准如下:
1、母种:菌丝生长初期是无色透明、多分枝的丝状体,到后期呈银灰色,还会产生红褐色的厚垣孢子。生长旺盛的草菇菌丝是匍匐生长,并且多分枝而整齐。
2、原种和栽培种:菌丝布满全瓶〔或袋〕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有厚垣孢子,但是要注意:菌丝的生长时间不能过长,否则菌丝容易衰老。适当的菌龄,一般在接种后20天较好,如果看到菌丝长满瓶〔或袋〕后7天内使用为宜,这样的菌种生活力强,产量高。在原种和栽培种中出现以下情况为劣质菌种,应坚决淘汰不用。①菌丝衰弱稀少;②菌丝长不下去,瓶〔或袋〕培养基料变质,出现臭味或氨味;③瓶〔或袋〕内有螨类或杂菌;④瓶〔或袋〕内菌丝萎缩甚至退化,出现水渍状。
问:既然菌种的质量这麽重要,那麽有了草菇菌种如何保存呢?
草菇属于高温品种的食用菌,不能耐低温,较长时间放在10℃以下会失去生活力,因此,草菇菌种不能保存在冰箱内。目前采菇菌种的保存方法很多,生产上最常用的是传代培养保存法和栽培保存法。传代培养保存法根据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方式:
1、试管斜面接种培养基保存法:将需要保存的菌种接种到玻璃试管琼脂培养基上,在30℃下培养,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在20℃左右存放,最低不低于15℃。此法一般隔2-3个月转管一次。
2、稻草粉培养基保藏法:此培养基的比例如下:稻草粉90%,麸皮或米糠8%,石膏2%,含水量60%。将将配好的培养基装入试管长250mm,直径为25mm的三分之二的地方,塞好棉塞,消毒,接种,放在30℃左右培养基中,待菌丝长到试管底时,放在20℃下保藏,并将试管放在塑料袋中,这样可保藏4个月左右。传代培养次数过多,菌种容易退化,因此,在生产中最好是采取传代培养保存法和栽培培养保藏法相结合,即传代2次之后再进行栽培,从栽培出来的草菇子实体中进行分离育种,这样可以保持优良菌种的种性。
金针菇的种植条件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如果想更多了解它的话,那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金针菇的种植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金针菇的种植方法
⑴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2~13℃生长最好。温度低于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
人工栽培应以当地自然气温选择。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节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江南诸省通常以10~11月间接种,经过1个月左右发菌培养,到11~12月间进入出菇。高海拔气温较低的山区和 长江以北各省,可提前在9月接种,11月出菇;也可以在早春接种,加温发菌春季长菇。低海拔的 平川地区,应适当推迟接种。为了解决夏季金针菇市场需求,可以利用冷库生产金针菇。
⑵栽培场所
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⑶原料配比
① 棉籽壳100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5公斤、 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② 玉米芯(粉碎)75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粉2公斤、 黄豆面1.5公斤、 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高粱壳、锯末、 花生壳、豆秆、玉米秆、 油菜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
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
⑷装袋灭菌
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⑸接种培菌
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 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克/瓶)可接25~30袋。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在20~25℃室温下生长约40~50天即可满袋。9月中旬接种,大部分10月底发透菌丝,叫全期发菌。以后接种由于温度低,发菌半袋后便边爬料边出菇,叫做半期发菌出菇。
⑹出菇管理
袋栽金针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五种:
①满袋装料,套袋出菇。
②满袋装料,套袋倒卧出菇。
③半袋装料,盖纸站立出菇。
④半袋装料,披膜倒卧出菇。
⑤中间装料,倒卧两头披膜出菇。
全期发菌的栽培袋出菇期的管理工序为解开袋口→翻卷袋口→堆袋披膜→通风保湿催蕾→掀膜通风1天→披膜促柄伸长→采收→搔菌灌水→保温保湿催蕾。 管理方法同前,直至收获4茬菇。
半期发菌的栽培袋,在培菌期内,菌丝发满半袋后,两端即有幼菇形成,此时应及时按全期发菌的管理方法将菌袋移入栽培场。
①堆袋披膜。堆袋披膜是在不断生产中探索出的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场地利用率,提高产量,提高金针菇质量。
具体方法是将两端袋口解开,将料面上多余塑料袋翻卷至料面。可根据袋的长短决定一端解口或两端解口,一端解口摆放方法是将两个袋底部相对平放在一起,高度以5~6袋为宜,长度不限。在出菇场内地面及四周喷足水分,然后用塑料膜覆盖菌袋。此法保温保湿良好,后期又可积累二氧化碳,有利于菌柄生长。
②保湿通风催蕾。披膜后保持膜内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风30分钟,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保证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③掀膜通风抑制。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进行降湿降温抑制。具体措施为停止向地面洒水,掀去塑料膜,通风换气,冬天保持2天,春秋保持1天,使料面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已长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④培育优质菇。抑制完成后,进入柄伸长阶段,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金针菇,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 二氧化碳浓度这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A. 温度:控制在6~8℃。
B.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
C. 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否则子实体散乱。
D. 二氧化碳:浓度达0.11%~0.15%可促使菌柄伸长,超过1%抑制菌盖发育,达到3%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达到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通过控制通风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温度在10~15℃条件下,进入速生期5~7天菇柄可从3厘米长到12~15厘米,10天后可长到15~20厘米,这时可根据加工鲜销标准适时采收。
⑤搔菌灌水。第一茬菇采收后,要进行搔菌,即用铁丝钩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厘米左右,并将料面整平。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可将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小时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一般情况下,金针菇种一次可采收3~4茬,生物转化率可达80%~120%。
金针菇的种植条件
【营养】金针 菇是腐生 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 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 细胞的主要成分。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 淀粉、纤维素、 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20∶1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30~40∶1为好。 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 磷、 钾、 钙、 镁等,所以在培养中应加入一定量的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钙、 硫酸镁等矿质养料。金针菇也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温度】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 最适温度为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0℃。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金针菇在昼夜 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 原基发生。
【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丝生长不良,高于70%培养料中氧气减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要求环境中 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湿度低子实体不能充分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发生 病虫害。
【空气】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气。菌丝生长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 二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0.6%时,子实体的形成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光线】 菌丝和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盖生长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盖生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以食菌柄为主的金针菇,在其培养过程中,可加纸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长。
【酸碱度】金针菇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 3~8.4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pH值为4~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值为5~6。
金针菇的营养价值
⒈ 金针菇含有 人体必需氨基酸成分较全,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且含锌量比较高,对增强智力尤其是对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有良好的作用,人称“增智菇”;
⒉ 金针菇中还含有一种叫朴菇素的物质,有增强机体对 癌细胞的抗御能力,常食金针菇还能降 胆固醇,预防肝脏疾病和肠胃道 溃疡,增强机体正气,防病健身;
⒊ 金针菇能有效地增强机体的生物活性,促进体内 新陈代谢,有 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生长发育也大有益处,因而有“增智菇”、“一休菇”的美称;
⒋ 金针菇可抑制 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
⒌ 食用金针菇具有抵抗疲劳,抗菌消炎、清除重金属盐类物质、抗 肿瘤的作用。
⒍经常食用金针菇,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而且也适合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高钾低钠食品。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跟踪3年,终于见到人工栽培
记者听说羊肚菌可以人工栽培,是2013年的事了,当时是看到昆明市科技局编撰的一本技术推介的册子。后来,记者联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赵琪,想去采访羊肚菌的人工栽培。通电话后,他说在丽江有栽培,但不巧的是采摘时间已经过了,只有等明年。2014年5月,当记者再次联系赵琪时,又错过了采摘时间。
赵琪等研究人员开展的是羊肚菌的仿生栽培研究,模拟羊肚菌的自然生长环境,以实现人工栽培。2009年的《西南农业学报》就刊发了他和其他研究人员的科研进展《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介绍了仿生栽培技术。
上月17日,记者手机上接收到赵琪发来的消息说:“羊肚菌出了,最近一两周可以在基地拍摄,过了就木有了。”于是4月1日一早,记者赶到师宗,找到与赵琪等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羊肚菌仿生栽培的企业,终于见到了人工栽培的羊肚菌。
寻踪觅影
藏在杂草下,不细看很难发现
在师宗县城旁边不远的田地里,有一大片用遮阳网搭建的大棚。云南野菌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新拉开其中一个大棚的门,记者见到大棚里长着稀稀落落的小麦,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草。进到大棚里感觉很凉快,里面的湿气也很重。
找了半天,记者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羊肚菌。李志新望着心急的记者笑着说:“你只要看着有黑点的地方,就能发现羊肚菌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终于看到了生长在草丛里的羊肚菌。这种菌子的上半部分颜色较深,呈褐色;下半部分颜色较浅。常见的菌子长大后菌伞是撑开的,而羊肚菌的菌伞就像一直收起来的雨伞。
种植羊肚菌的大棚里也像种庄稼一样,分垅,两垅之间留一条窄窄的沟,羊肚菌就零星地躲藏在其他植物下。李志新说:“早上采过一回了,就有点少。”
价值估算
这菌子不便宜,每公斤卖400元
据李志新介绍,2013年初,他去丽江看了羊肚菌的栽培,觉得这个项目有市场前景,就回来小面积试种了1年。去年又换了个地方,把面积扩大到了50亩,还搭建了大棚,并到四川去学习参观。菌种一部分是从四川买回来的,主要还是靠省农科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筛选了十多个品种。去年10月~12月才把菌种播下去,今年春节过完3天就发现有羊肚菌发出来了。
现在,工作人员每天早上七八点就要采摘一回,预计可以采收到4月下旬。到现在,新鲜的羊肚菌采收了300公斤,市场价在400元/公斤,好点的能卖到500元/公斤。除了可以卖新鲜羊肚菌,还可以晒干后卖。
讲到羊肚菌的种植,李志新说:温度不能超过25℃,最好是在8℃~20℃之间;它喜欢湿气重的地方,每天早晚要各浇一次水。
李志新说,这50亩的基地,投资大概在每亩4万元左右,包括基础设施和人工费用。他说:“如果推广到农户种植,投资就不会这么高了。”他估计每亩的投资在1.2万元左右,但是好一点的遮阳网可以用两三年,第一年投资了后两年就不用投资,农户自己出工又不用算人工费,亩产能有个两三百公斤也算不错了。
金针菇栽培
金针菇大家都知道很好吃,不过很少人关注金针菇的栽培,下面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金针菇栽培心得。金针菇分两种栽培方式,下面我会一一告诉大家。
金针菇栽培一:熟料栽培
1熟料栽培金针菇,很多人不懂什么是熟料栽培,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2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2~13℃生长最好。温度低于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
人工栽培应以当地自然气温选择。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节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3栽培场所:
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4原料配比:
①棉籽壳100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②玉米芯(粉碎)75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粉2公斤、黄豆面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
5装袋灭菌:
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6接种培菌:
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克/瓶)可接25~30袋。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在20~25℃室温下生长约40~50天即可满袋。9月中旬接种,大部分10月底发透菌丝,叫全期发菌。以后接种由于温度低,发菌半袋后便边爬料边出菇,叫做半期发菌出菇。
7出菇管理:
袋栽金针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五种:
①满袋装料,套袋出菇。
②满袋装料,套袋倒卧出菇。
③半袋装料,盖纸站立出菇。
④半袋装料,披膜倒卧出菇。
⑤中间装料,倒卧两头披膜出菇。
全期发菌的栽培袋出菇期的管理工序为解开袋口→翻卷袋口→堆袋披膜→通风保湿催蕾→掀膜通风1天→披膜促柄伸长→采收→搔菌灌水→保温保湿催蕾。管理方法同前,直至收获4茬菇。半期发菌的栽培袋,在培菌期内,菌丝发满半袋后,两端即有幼菇形成,此时应及时按全期发菌的管理方法将菌袋移入栽培场。
①堆袋披膜。堆袋披膜是近年来在生产中探索出的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场地利用率,提高产量,提高金针菇质量。具体方法是将两端袋口解开,将料面上多余塑料袋翻卷至料面。可根据袋的长短决定一端解口或两端解口,一端解口摆放方法是将两个袋底部相对平放在一起,高度以5~6袋为宜,长度不限。在出菇场内地面及四周喷足水分,然后用塑料膜覆盖菌袋。此法保温保湿良好,后期又可积累二氧化碳,有利于菌柄生长。
②保湿通风催蕾。披膜后保持膜内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风30分钟,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保证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③掀膜通风抑制。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进行降湿降温抑制。具体措施为停止向地面洒水,掀去塑料膜,通风换气,冬天保持2天,春秋保持1天,使料面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已长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④培育优质菇。抑制完成后,进入柄伸长阶段,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金针菇,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A. 温度:控制在6~8℃。
B.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
C. 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否则子实体散乱。
D. 二氧化碳:浓度达0.11%~0.15%可促使菌柄伸长,超过1%抑制菌盖发育,达到3%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 达到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通过控制通风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温度在10~15℃条件下,进入速生期5~7天菇柄可从3厘米长到12~15厘米,10天后可长到15~20厘米,这时可根据加工鲜销标准适时采收。
⑤搔菌灌水。第一茬菇采收后,要进行搔菌,即用铁丝钩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厘米左右,并将料面整平。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可将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小时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一般情况下,金针菇种一次可采收3~4茬,生物转化率可达80%~120%。
金针菇
金针菇栽培一:生料栽培
栽培季节:
金针菇生料栽培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严防杂菌污染,而控制好温度主要是掌握好栽培季节。生料栽培播种时间不宜过早,气温稳定在15℃左右为适宜的播种期。
2菌床制作:
菌床上先铺上用0.2%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过的塑料膜,塑料膜要比菌床宽2.5倍,薄膜上先撒少许菌种,再铺上一半的料,料面上再撒一层菌种。菌种分布是中下层少,四周及表层多,菌种量占投料总量的10%~15%,床料厚5~8厘米,播种后将床面稍压实,再用塑料膜覆盖料面,以利保温保湿。生料栽培金针菇原料最好选择棉籽壳,在拌料时加入0.1%的50%多菌灵,加水量不可过大,一般含水量要求60%~65%。
3发菌管理:
播种后在10℃温度下,约15天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深层发展。若播种10天后,发现个别地方菌种不萌发,可掀起薄膜10~15分钟。发菌40天左右,菌丝可基本发透料。当床料菌丝发透后,每天揭膜通风10~20分钟,当菌床表面呈白色并有琥珀色液滴出现时,将塑料膜撑高20厘米,上面铺放报纸,每天在报纸上喷雾保湿,雾粒要细、少、匀、勤,维持报纸湿润,不可直接喷雾在菇床上,否则易引起烂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当菌柄长达2厘米时,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当菌柄长达10厘米时,减少喷水次数,使菇床小区空间空气相对湿度降至80%~85%。在出菇期,要注意加大菇房通气量,待菇长至12~15厘米时,及时采收,并清理料面,干燥1天后,再补足水分,盖上薄膜,保温保湿,促使二茬菇形成。采菇后,管理方法同前,共采菇3~4茬。
茶树菇的栽培
茶树菇在高淳、金坛等地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但受资源、技术、市场等影响,茶树菇栽培面积持续减少。
从技术层面看,影响茶树菇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菌株退化。茶树菇育种工作相对滞后,菌株来源单一,并且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
二是配方不合理。茶树菇生产上培养料配方随意性大,特别是氮素营养的配比把握不到位,严重影响茶树菇产量。
三是制袋成品率低。茶树菇秋季制袋正处于高温条件下,制袋成品率只达到70%~80%,差的甚至低于50%。
四是病虫危害。茶树菇生长期长,易受螨类、菇蝇、菇蚊等害虫危害。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茶树菇产量。
金针菇菌种种类和特点
学金针菇种植技术
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金针菇,很多人不懂什么事熟料栽培,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2~13℃生长最好。温度低于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
人工栽培应以当地自然气温选择。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节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栽培场所:
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原料配比:
①棉籽壳100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②玉米芯(粉碎)75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粉2公斤、黄豆面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应拌均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
装袋灭菌:
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接种培菌:
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克/瓶)可接25~30袋。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在20~25℃室温下生长约40~50天即可满袋。9月中旬接种,大部分10月底发透菌丝,叫全期发菌。以后接种由于温度低,发菌半袋后便边爬料边出菇,叫做半期发菌出菇。
出菇管理:
袋栽金针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五种:
①满袋装料,套袋出菇。
②满袋装料,套袋倒卧出菇。
③半袋装料,盖纸站立出菇。
④半袋装料,披膜倒卧出菇。
⑤中间装料,倒卧两头披膜出菇。
全期发菌的栽培袋出菇期的管理工序为解开袋口→翻卷袋口→堆袋披膜→通风保湿催蕾→掀膜通风1天→披膜促柄伸长→采收→搔菌灌水→保温保湿催蕾。管理方法同前,直至收获4茬菇。半期发菌的栽培袋,在培菌期内,菌丝发满半袋后,两端即有幼菇形成,此时应及时按全期发菌的管理方法将菌袋移入栽培场。
①堆袋披膜。堆袋披膜是近年来在生产中探索出的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场地利用率,提高产量,提高金针菇质量。具体方法是将两端袋口解开,将料面上多余塑料袋翻卷至料面。可根据袋的长短决定一端解口或两端解口,一端解口摆放方法是将两个袋底部相对平放在一起,高度以5~6袋为宜,长度不限。在出菇场内地面及四周喷足水分,然后用塑料膜覆盖菌袋。此法保温保湿良好,后期又可积累二氧化碳,有利于菌柄生长。
②保湿通风催蕾。披膜后保持膜内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风30分钟,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保证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③掀膜通风抑制。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进行降湿降温抑制。具体措施为停止向地面洒水,掀去塑料膜,通风换气,冬天保持2天,春秋保持1天,使料面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已长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④培育优质菇。抑制完成后,进入柄伸长阶段,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金针菇,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A. 温度:控制在6~8℃。
B.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
C. 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否则子实体散乱。
D. 二氧化碳:浓度达0.11%~0.15%可促使菌柄伸长,超过1%抑制菌盖发育,达到3%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 达到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通过控制通风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温度在10~15℃条件下,进入速生期5~7天菇柄可从3厘米长到12~15厘米,10天后可长到15~20厘米,这时可根据加工鲜销标准适时采收。
⑤搔菌灌水。第一茬菇采收后,要进行搔菌,即用铁丝钩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厘米左右,并将料面整平。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可将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小时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一般情况下,金针菇种一次可采收3~4茬,生物转化率可达80%~120%。
生料栽培
栽培季节:
金针菇生料栽培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严防杂菌污染,而控制好温度主要是掌握好栽培季节。生料栽培播种时间不宜过早,气温稳定在15℃左右为适宜的播种期。
菌床制作:
菌床上先铺上用0.2%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过的塑料膜,塑料膜要比菌床宽2.5倍,薄膜上先撒少许菌种,再铺上一半的料,料面上再撒一层菌种。菌种分布是中下层少,四周及表层多,菌种量占投料总量的10%~15%,床料厚5~8厘米,播种后将床面稍压实,再用塑料膜覆盖料面,以利保温保湿。生料栽培金针菇原料最好选择棉籽壳,在拌料时加入0.1%的50%多菌灵,加水量不可过大,一般含水量要求60%~65%。
发菌管理:
播种后在10℃温度下,约15天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深层发展。若播种10天后,发现个别地方菌种不萌发,可掀起薄膜10~15分钟。发菌40天左右,菌丝可基本发透料。当床料菌丝发透后,每天揭膜通风10~20分钟,当菌床表面呈白色并有琥珀色液滴出现时,将塑料膜撑高20厘米,上面铺放报纸,每天在报纸上喷雾保湿,雾粒要细、少、匀、勤,维持报纸湿润,不可直接喷雾在菇床上,否则易引起烂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当菌柄长达2厘米时,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当菌柄长达10厘米时,减少喷水次数,使菇床小区空间空气相对湿度降至80%~85%。在出菇期,要注意加大菇房通气量,待菇长至12~15厘米时,及时采收,并清理料面,干燥1天后,再补足水分,盖上薄膜,保温保湿,促使二茬菇形成。采菇后,管理方法同前,共采菇3~4茬。
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生长条件
金针菇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主要的是营养、水分、温度、光照、空气和酸碱度。
1、营养条件
金针菇是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营养物质,只能依靠菌丝体从腐生基质中摄取。
①碳源:金针菇能利用多种单糖、双糖、多糖以及乙醇等非糖类化合物作碳源。金针菇可以利用木材中的纤维素、木质素为碳源。但它分解木材的能力弱,如果用杂木屑作栽培料,以经过堆积发酵、陈旧的木屑较好。可供金针菇生长需要的材料较多,除木屑外,棉籽壳等农林废弃资源都是很好的栽培原料。
②氮源:金针菇对氮的需要量较香菇高,培养基质中氮素营养对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影响很大。
③无机盐:金针菇的生长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铁、硫酸镁等。金针菇从这些无机盐中获得磷钾、钙、铁、镁等元素,其中以磷、钾、镁三元素较重要。
2、水分
金针菇和其他菇类一样,一切生理活动,包括营养的吸收、运输,菌丝体的增殖,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都必须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培养料的水分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为喜湿的菇类,耐旱能力强。菌丝体在含水量60-65%的培养基中,生长发育好。菌丝生长前期,培养室的湿度要控制在70%左右,培养室的湿度过高时易引起杂菌污染。子实体生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之间。
3、温度
温度是影响金针菇生长的重要因素,温度对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及质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要求是不同的。金针菇菌丝在4-32℃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低于3℃和高于34℃时停止生长。温度8℃以上时生长速度逐渐加快。22-26℃为菌丝生长最适范围。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2-15℃。在10℃和15℃条件下,子实体形成只须13天。
4、光线
金针菇不同生育阶段落对光的要求不同。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有明显的向光性,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只长菇柄,不长菌盖,栽培实践中可利用这一特点来控制金针菇的长度。光对金针菇的品质影响较大。在明亮的条件下,菇的色泽深,呈褐色,菇柄基部绒毛较多;在黑暗条件下,菇的色泽较浅,菌盖和菇柄呈乳白色或浅黄色,而且菌盖小,菌柄长,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点来控制菇的色泽,生产出经济价值较高的金针菇。
5、空气
金针菇是好气性的真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新鲜空气。菌盖的伸展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反应很敏感。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就会抑制菌盖的发育;二氧化碳浓度0.06-4.9%时,菌盖的直径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变小。
6、酸碱度
金针菇菌丝在PH值3-8.4的范围内均能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范围是4-7,其中PH值6时菌丝生长最快。适合子实体生长的PH值为4.5-7,最适PH值是5。
栽培的主要设备
金针菇栽培所需要的主要设备有常压灭菌灶、接种箱、接种室、菌种培养架和栽培架及培养室等。其中灭菌灶、接种箱、接种室与通常的食用菌栽培相同,这里不赘述,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菌种培养架、栽培架和培养室,这是金针菇生产与其他食用菌栽培有所不同的。
1、菌种培养架和栽培架
金针菇菌丝繁殖使用,的培养架与其他菌种架相同,只要能放置菌-种瓶,栽培袋就可以了。子实体生长时的栽培架要略高些,一般可建长2米、宽1米、高2.1米,分5-6层,每层高45厘米。制架的材料最好用钢材做支架,也可用竹片、木条。但用竹木材料制的架要漆上白油漆。经过油漆的栽培金针菇种植技术
1、制作菌袋
菌袋生产需要塑料薄膜袋、套环和棉花等。供金针菇制菌袋的薄膜袋应选用聚丙烯。规格以长38厘米,宽15-16厘米。薄膜袋厚为5-6丝米,塑料薄膜袋的质量好坏对金针菇袋栽产量影响较大。要注意薄膜质量的检查。套环有塑料套环和硬纸制的套环两种。供做棉塞的棉花,使用前应经太阳曝晒,置于干燥、通风处贮藏。
2、拌料
拌料有机拌和手工两种。拌料要特别注意把各种培养料及辅料充分拌匀,培养料和水之间也要充分拌匀。具体做法要严格按培养料配方秤取所需的量。除糖等可溶于水的少量辅料外,先把干料干拌均匀,同时把糖等可溶性辅料溶于水中。按比例稀释后喷洒于培养料上,边喷边拌,直至含水量适合为止。供金针菇栽培的培养料的理论含水量为58-65%,但因培养料的种类及干湿不同,在拌料时要视具体情况掌握。通常凭经验来检查,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成团,落地散开,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紧捏住培养料可见水迹即为合适。
3、装料
目前国内尚无栽培金针菇专用的装袋机,可用香菇木屑栽培的装料机装料。用手工装料的具体操作是:将少量培养料装入袋中后,用拇指和食指把袋底部的二个角压人袋内,使底部呈方形以便菌袋能直立站稳,再继续装料压实。为缩短菌丝体培养时间,装料时可在塑料袋中放人直径约1厘米的圆锥形小木棒,料装足压实后,轻轻旋转取出小木棒。料装好后,套上套环,塞上棉塞,即可进行灭菌。养料装入的量约占袋总长的3/5,袋上端留15-20厘米不装料。
4、灭菌
金针菇菌草袋栽是熟料栽培,即要用灭菌锅或灭菌灶进行灭菌。灭菌时,用高压锅灭菌的,在1.5公斤/厘米的压力下须保持1.5小时,用常压炉灭菌的要在炉内培养袋内培养料的温度达100℃时保持10个小时。灭菌结束后先打开排气孔逐渐降温,再开炉门出袋。
5、接种
金针菇袋栽接种一般在经过消毒的接种箱中进行。没有接种箱的,也可按食用菌常规操作在接种室进行接种。在接种室接种的,接菌者进入接种室前要换上干净的衣服,双手和用具都要经70%的酒精消毒,在菌种没接完前,人不要走进走出。金针菇的栽培种要经过认真选择,如发现有杂菌的菌种不能使用,菌龄以1.5月以内为宜。接种时,塑料袋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无菌圈处,接种量多些为好,把少部分菌种接人洞内,大部分菌种分布在培养基表面,这样每瓶原种可接种40袋左右。
菌丝生长期的管理
金针菇袋栽的茵丝生长期管理,是指接种到出菇前的管理。这一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创造最适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菌袋接种后应及时搬到菌丝培养室培养,菌丝培养室须保持清洁、干燥,相对湿度在70%左右。培养室的相对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培养料水分易蒸发;当培养室内相对湿度高于70%时,易引起杂菌污染。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23℃左右。经过3至4个星期培养,菌丝体就可长满培养料。
出菇期的管理
出菇期的管理可分为催蕾管理和出菇管理。
1、催蕾
当菌丝长满菌袋时,应搬到催蕾室进行催蕾管理。催蕾管理有两种作法。一种是拔去棉塞和套环,把塑料薄膜袋上端拉直,呈圆筒状,在塑料袋口上盖干净的报纸,每天在报纸上喷水保湿,或覆盖农用地膜,另一种作法是菌袋拔去棉塞和套环后把塑料袋上端拉直,再向一侧折叠,使塑料袋上端折成楔形。此法利用倒折的塑料袋保湿,不必加报纸和喷水,只需加大催蕾室空间的湿度就行,为了促进菇蕾生长整齐,有条件的可在现蕾后把温度降到4-5℃,并经常通风,经低温处理10天左右就能形成大量整齐的菇蕾。
2、出菇管理
当菇蕾大量整齐发生后,即转入出菇管理。用菌袋倒折法保湿催蕾的要把塑料袋拉直,上盖干净报纸或地膜。出菇阶段温度从催蕾时的4-5℃升到12-16℃,但要注意不高于18℃。如果温度高于18℃,则菇柄细并呈黄褐色,商品价值降低,没有空调设备的,在低温时要注意保温,把门窗关紧;气温较紧门窗,以降低室温。出菇时栽培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以90-95%为宜。
3、采收
金针菇要注意适时采收。菌柄未充分伸长时就采收,产量低;在菌盖完全展开或已往上反卷时采收,产量虽然较高,但外形差,影响商品价值。供制罐的应在菌盖开始展开采收。鲜售的可在菌盖6-7分展开时采收。采收后要把培养基表层老化菌丝刮弃,把料整平,重新折叠袋口,让菌丝恢复生长。
4、分级
鲜金针菇通常分为4级。一级菌盖未开,直径在1厘米左右,菌柄长15厘米,菇色洁白,鲜度好,无腐烂变质现象。二级菌盖未开,菌盖直径在1.5厘米以下,菌柄长度不足13厘米,菌柄基部1/3为黄色至淡茶色,鲜度好,无腐烂变质。三级菌盖直径在2.5厘米以内,菌柄长度不足11厘米,菌柄1/2淡茶色到褐色,鲜度好,无腐烂变质。架,不仅杂菌少,而且使用寿命较长。也可以建造栽培床来栽培,栽培床宽120-130厘米,高45厘米左右,5-6层,长度视栽培室的长度来定。
2、培养室
根据金针菇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等要求不同的特点,要建造两种培养室,一种是菌丝生长的培养室,二是子女体生长的培养室,又称栽培室。有条件的地方把子实体的培养室分为催蕾和生长室。
①菌丝培养室:要求能提供适合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条件。即温度要保持在20-23℃,相对湿度70%,如果是进行专业化生产,建培养室时以夹墙为好,在夹墙内填谷壳、木屑或泡沫塑料板等隔热材料。在培养室密闭保温后,菌丝呼吸作用排出的C02易积累过多,要建排气窗。
②催蕾室:要求具备温度在13-14℃、湿度80-90%、黑暗等条件。为满足这一要求,要有空调设备和增湿设备,并设吸气和排气孔。吸气孔设在墙脚处,每隔一米设一个,而排气孑L设于墙的上方,每隔二米设一个。
③栽培室:也有把生长室再分抑制室和生长室的。栽培室要具备使金针菇生长整齐、结实、圆而整束的温件。使金针菇子实体处在10℃的条件下生长,进行周年生产的栽培室均要用空调设备来调节温度。
金耳的栽培
环境条件
生物因子 金耳的自然生长和发生,都离不开其耳友菌粗毛硬革菌,这种菌不但一直伴随着金耳菌丝的生长,而且还与金耳的菌丝共同组织化发育为金耳子实体。没有粗毛硬菌,金耳就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得到的菌种也不是金耳一种菌丝,而是金耳和粗毛硬革菌两种菌体的混合体。
营养
金耳分解木质纤维素类的能力极弱,只能利用单糖或较简单糖类碳源,而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则依靠粗毛硬革菌菌丝的分解。壳斗科的树种、桐、楮、栲都是金耳栽培的很好树种,代料栽培中阔叶木屑中加入一定量的麦麸、米糠、玉米粉和石膏等,可获较高的产量。
温度
菌丝体生长适温23~25℃,子实体为15~20℃。
段木栽培的适宜含水量50%左右为宜,代料栽培的基质含水量以55%~65%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以大气相对湿度85%~95%最适。子实体的抗旱能力较强,给予干干湿湿的湿差,可使子实体生长健壮,出干率高。
光照和通风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子实体形成必须有光诱导。子实体发育需要足够的通风,通风不良子实体色泽暗淡,适当的通风,充足的氧气才能使金耳形成自然的橙黄和橙红色素。
酸碱度(pH值)
以pH值5.8~6.2生长最好。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1.羊肚菌是一种昂贵的菌类
羊肚菌味道具是特别的香的,同时营养价价值也特别的高,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壮阳,可以补脑,也可以提神,所以说羊肚菌的价格特别高,羊肚菌在国内的价格是500-700元/KG,国际市场上面的羊肚菌的价格就会更高了。可是羊肚菌是一种野生菌类,资源是特别有限的,现在有人在做羊肚菌的人工养殖,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2.羊肚菌的生长条件
羊肚菌的菌丝生长温度是20-24℃,子实体生长需要的温度是15-18℃,菌丝体的生长是不需光线的,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过高,否则会产生畸形菌。PH要求的是7.0-8.0。
3.羊肚菌栽培配方
木屑(或棉子壳)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这些境况基和水的比例是1:1.3。先把这些培养基装进袋子里,每袋500-600克,先灭菌,然后再接种、然后再培养,菌丝满袋以后再培养上五六天就可以进行栽培了。羊肚菌的栽培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
香菇的栽培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银耳的栽培技术
栽培环境
银耳不但可用段木栽培,而且还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这种室内代料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树枝,短木或边角木料经切碎磨粉后为原料,节省大量木材。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原料来源充足,用来栽培银耳,既有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又有利于迅速扩大银耳栽培的范围,不受有无林区条件的限制。而且室内栽培,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较易控制,银耳的生产周期短,病虫害少,产量高。因此室内代料栽培是银耳生产上的一项重大革新。同时节约了大量木材,保护了生态环境。银耳的段木栽培,其方法和步骤与香菇有许多相同之处。
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提升香菇栽培效益的方法
反向入市,智取季节价差效益〉
香菇生产常规多为秋栽,产菇秋、冬、春。此时与日本、韩国产菇期碰场,大量菇品进入国际市场,一时产品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价格下降。而夏季高温,香菇货源缺,一般价位都上浮10—20%,尤其保鲜菇出口每千克收购价都在6—8元,高时超过10元,比常规提高1—2倍价值。因此可安排占总生产量的20%,进行反季节栽培,产品反向入市。凡具有自然气温适于反季节栽培条件的山区,可建立生产基地,并采用程控微喷设备,改善菇棚环境的温度、湿度,提高产量,获取较好效益。
集约化培育花菇,巧获品位效益〉
改变常规的露地摆袋培育普通商品菇的栽培法,采取高棚多架层,集约化立体培育花菇。正常年景花菇干品的价位每千克均在45—60元,比普通商品菇干品价值高68—95%,优质天麻花菇价值高于普通菇1—2倍。同样原料,同样场地,只是培育管理方式不同,产品价差成倍,而且节省用地60%,这是一种提高品位价值效益的手段。花菇培育应推广双套袋新技术,内衬特制薄型塑料袋,菇蕾顶膜自破,免法割膜工序,产品卫生,也免损伤,这是一项改革,有利省工,提高花菇品质的新技术。
组合栽培,争取综合效益〉
推广菇粮套种,如东北玉米地种香菇,取得粮菇双丰收;林果地间种,葡萄架下栽培,浙江庆元菇棚四周种滕本药材瓜蒌,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香菇与灵芝交替栽培,北方利用大棚秋冬种平菇、金针菇,夏季6—9月安装水温空气调控器,培育香菇等。通过组合栽培发挥菇地和空间作用,提高综合效益。
实施绿色工程,创造品牌效益〉
“崇尚自然,向往绿色”成为现代消费新潮。但现有绿色食品在市场占有率不足5%,而“绿标”商品的价位比一般产品高出1倍以上。香菇本来是绿色食品,但现有生产程序尚未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因此要从原料选择、培养基制作、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全程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进行标准化操作,并实行全程技术监控,提高产品安全性。使香菇产品顺利跨越国际市场设置的“三道门槛”(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病源微生物)。主产区要从这方面入手,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绿色产品,争取更佳的经济效益。
严格把关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效益〉
现有成本增大原因之一是菌袋成品率不高。有的产区从接种发菌到菌袋下田脱袋排场,成品率不足85%,使成本增加15%;另一方面灭菌灶结构不合理,燃料浪费。提高菌袋成品率,主要把好“四关”。首先原料关:要求新鲜无霉变,树木宜冬季砍伐养分好,强调晒干后加工;配料含水量超标。其二,料袋灭菌关:推广节能高效灭菌灶,有利节省燃料,提高灭菌效果。第三,接种关: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病从口入”。第四,养菌关:培养室要求达到清毒彻底,干燥、避光、适温、通风,及时检查处理污染袋。
认真加工分级,增加产品档次效益〉
产品加工技术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价位和效益。要全面实行机械脱水烘干,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工,要求产品“四无”(菇体无烤焦、朵型无破损、干度无欠标、品质无含硫)和“三达标”(感观标准、理化标准、卫生标准)。推广使用机械分级筛选机,使产品等级规格化,提高档次效益。此外,有条件的基地村和专业合作社,可直接与出口商和超市挂钩,实行订单供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争取直销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