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应当适当减量
老年人用药应当适当减量
1、“减量为宜”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生理功能处于逐渐衰退的状态。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生物转化和排泄能力等各项指标较年轻时都有一定的下降。综合试验表明,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普通成年人更强,用药应当适当减量。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标准是:老年人用药剂量是普通成年人的四分之三。
2、人老莫“恋药”
不少老年人被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困扰,认为自己身体不行了,多吃药对自己有好处。殊不知,非处方药尽管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仍具有毒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肝肾代谢能力减退,药物容易在体内积蓄,可对身体造成药源性危害。
3、联合用药需留心
老年人患病时,易并发其他疾病,在用药时要尽量避免过多品种的药物联用。应谨遵医嘱,了解各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无不良反应。如确有禁忌,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先使用急症的药物,待病情控制后再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
老年人服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最好别超过五种
一位60多岁的老人,因长期患冠心病,并伴心律失常,多年来一直服用抗凝药华法林。
最多不宜超过5种
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定期在医生指导下整合常备药,进行必要的减药,以减少用药风险。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最多不宜超过5种。
老年人服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最好别超过五种
不要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肝脏解毒能力降低,肾脏排泄功能减慢,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年人剂量的1/2-3/4即可。
忌滥用药物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
尤其对那些毒性较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素”不可滥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万能”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老年人用药有什么规律性
在临床用药上最忌讳的就是乱投医,乱用药,所以用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既然如此,老年人用药有什么规律性
老年人用药的规律性一般是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投药。其次,选择高效低毒、安全性大的药物。再有就是老年人最好不要用新出现的药,这些药物疗效不确切,安全程度也很难估计。
一般来说,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种以上疾病,有些老年人还服用一些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不要选用不良反应多的药品,适当降低用药剂量,避免长期用药,还要尽量避免不良药物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老年人用药的规律性还包括:
第一: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选用疗效可靠、方便安全价廉易得的药物制剂,注意发挥自身内在的抗病能力,祛邪扶正并举。
第二:选择适当的剂量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为了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可以采取减少每次给药剂量、延长每次给药间隔时间等办法。
第三:老年人在选用治疗或保健药品时,要从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最好、疗效最高、副作用最小、价格最低的角度出发,明智地选择最佳地治疗措施。坚持循证用药,不要凭经验和看广告用药,也不可道听途说,随便换药。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治疗用药时间较长,个体化用药治疗非常重要,切不可擅自停用或更换,停药换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老人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1.不宜任意滥用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
2.不宜种类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1次不超过3~4种。
3.不宜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实际上,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为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4.不宜时间过长
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药或减量,尤其是对于毒性大的药物,更应按“衰其大半而止”原则,掌握好用药时间。
5.不宜生搬硬套
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6.不宜乱用秘方、偏方、验方
未经验证的秘方、偏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添病加害。
老人用药也应酌减
很多药品说明书上都有“小儿酌减”字样,但许多人却不了解“酌减”规则同样适用于老人。日前,国内一些药学专家纷纷提出,老年人因用药过量而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医生和病人都习惯于按“常规剂量”开处方和用药。而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代谢功能差,在药量上也应酌减,但不要随意将一粒药分成几份服用,最好选择片剂上有划痕的药物进行分割。
国外有报告指出,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比年轻人强,对许多药物反应特别敏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70岁以上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为青年人的7倍,因此老年人用药应适当减量。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标准是:60—80岁者用成人量的3/4—4/5;80岁以上者用成人量的1/2。也就是说,80岁老人的用药量与10岁儿童的用药量大致相当。
专家建议,对于处方药,老年人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按照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服药。对于那些非处方药(OTC药),老年人应减少服用剂量,但千万不要把一粒药丸割成几份服用,这种做法常令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引发毒副反应。一些药丸被分割后,药剂在体内分解速度改变,生物利用度会有明显变化,药物作用与服药量之间失去定量关系。
老年人用药有禁忌
一、忌种类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二、忌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三、忌滥用药物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四、忌长时间用药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尤其对那些毒性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
老年人服非处方药要慎重
一、药物使用“减量为宜”。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生理功能处于逐渐减退的状态。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生物转化和排泄能力等各项指标较年轻时都有一定的下降。有综合试验表明,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普通成年人更强,用药应当适当减量。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标准是。
二、人老莫“恋药”。不少老年人被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困扰,认为自己身体不行了,多吃药对自己有好处。殊不知“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尽管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仍具有毒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肝肾代谢能力减退,药物容易在体内积蓄,对身体造成药源性危害。因此不要把药物当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法宝,要知道盲目“恋药”只会有害无益。
三、用药要“有的放矢”。一些老年人并不完全相信医生,容易偏听偏信,自行用药,但这样的用药习惯危害极大。用药前,要知道自己的疾病,也要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常感到头痛、腰酸背痛等,经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可选用一些解热镇痛类药物,但一旦有器质性病变,则切忌盲目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要及时就医。
四、联合用药需留心。老年人患病时,易并发其它疾病,但在用药时要尽量避免过多品种的药物联用。应谨遵医嘱,了解各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无不良反应。如确有禁忌,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先使用急症的药物,待病情控制后再兼顾其它方面的药物。
老年人秋季用药原则
秋季是各种疾病频发的季节,也是老年朋友养病安生的重要季节。老年人用药时一定要慎重,日常用药应坚持“四不要”原则:
一、不要自行用药。有人以为“久病自成医”,凭感觉自行增减药量或种类,这容易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先就医,遵医嘱用药。
二、不要多头用药。老年人通常同时服用治疗各种慢性病的药物,在就医时告诉医生正在治疗的疾病和已在服用的药物,减少重复用药,降低药物毒副反应。
三、不要长时间、大剂量用药。老年人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肝脏对药物代谢速度减慢,长时间、大剂量用药,容易引起蓄积中毒和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成瘾性。用药时间宜短、剂量应小。
四、不要剧烈用药。老年人气虚体弱,对于剧烈的药物如有些特效药,会抗不住而发生虚脱、休克等危险。因此,老年人用药,应以药性温和为主,适宜用中药调养,西药急救。
老人安全用药有哪些常识
一防种类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 3~4种。
二防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三防滥用药物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四防长时间用药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尤其对那些毒性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
五防长期用一种药
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六防滥用三大“素"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万能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老人用药有什么禁忌
一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二忌种类过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志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三忌用药过量。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四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药或减量,尤其是对于毒性大的药物,更应按“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掌握好用药时间。
五忌生搬硬套。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六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病多长期、慢性,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添病加害。
七忌滥用补药。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八忌朝秦暮楚。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广告走”,今天见广告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反应。
九忌长期用一种药。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该怎么治好支气管炎哮喘
具体说来,临床医生和哮喘患者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临床类型、发作规律、年龄等生理特点及其用药后反应,包括不良反应制定长期治疗方案。
首先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先考虑到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程度和哮喘病情控制分级,选择用药种类、剂量及用法,大多数慢性哮喘患者可以参照有关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和调整用药。
某些外原过敏型哮喘中有些患者又有很明确的季节性和明确的过敏原,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应当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有时只有真正做到有效脱离过敏原,才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此外这类患者还可以采用提前预防性用药进行干预,即在每年预期发生哮喘前一个月开始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预防,而不要等哮喘发作了再吸入激素。这种预防用药应当一直坚持到按照往年经验哮喘发作结束,甚至再多吸入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许多职业性哮喘患者如能脱离接触诱发哮喘的环境也完全可以有效地避免哮喘发作,可以通过变换工种避免接触哮喘因子。
大多数哮喘患者多在后半夜及清晨出现哮喘发作或加剧。对这类患者除了一般性治疗以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最好应用缓释型茶碱,这类药物尽管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或两次,但是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结构,用后可以保证体内24小时血药浓度稳定,避免白天口服普通氨茶碱,夜间茶碱水平过低的弊端。
2.应用长效β2激动剂如沙美特罗或福莫特罗或者既含有糖皮质激素又含有长效β2激动剂的药物(如舒利迭、信必可等)。
3.临睡前吸入抗胆碱能药物溴化异丙托品(如爱全乐),这种药对于夜间哮喘以及痰多的哮喘患者效果更佳,临睡前可吸入爱全乐1~2揿。
4.睡前服用酮替芬 1~2mg。
5.如有胃食道反流应采用各种措施预防其发作。
运动性哮喘患者可在运动前吸入色甘酸钠、β2激动剂或口服白三烯调节剂,如顺尔宁。
妊娠期哮喘的治疗原则是一方面尽可能有效地控制哮喘,减少低氧血症、酸中毒对于胎儿发育可能造成的危害,特别是必须避免哮喘严重发作、重度呼吸困难造成流产,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各种平喘药物对于胎儿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为此:
1.尽量避免应用那些对于孕妇和胎儿安全性尚不确定的药物,目前认为叔丁胺醇(间羟舒喘灵)、色甘酸钠用于妊娠期无明显危险,属于安全用药;舒喘灵、氨茶碱、间羟异丙肾上腺素、二丙酸培氯米松、布地奈德等也可用于妊娠期哮喘患者。
2.在控制病情前提下,使所用药物剂量最小,不良反应最轻。
3.尽可能通过吸入途径用药,减少全身用药对药物通过胎盘的机会及对胎儿的不良作用。妊娠8~10周是药物致胎儿畸形最关键时期,10周以后用药致畸作用较小,但仍可能影响胎儿组织器官功能。
老年哮喘包括从婴幼儿和年轻时发生哮喘目前已进入老龄期及60岁以后发病的患者,由于老年人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在应用平喘药物时应更加小心。
1.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体内清除速率减慢,故用药时剂量应适当减少,而且应特别注意观察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2.老年人茶碱清除率降低,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当接近,故用药量应适当减少。
3.同时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吸入β2激动剂应适当减量。
4.老年人常有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故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爱全乐)剂量不应过大。老年人吸入用药比较困难,因此推荐使用储雾器或粉雾剂。
老人如何合理用药
1、选择适当的剂量
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为了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可以采取减少每次给药剂量、延长每次给药间隔时间等办法。
2、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
3、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差,视力不佳,听力减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而且用药品种越多,依从性越差,因此医生和患者家人都应该格外关照他们。
老年肺炎用什么药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比较差,更加容易患上肺炎,同样在肺炎的治疗中,也要特别注意用药方面的内容,尽量避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肺炎的治疗用药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选药
由于老年人的疾病产生原因比较复杂,相同的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疾病及病因所引起,因此在肺炎的治疗用药上也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2.注意不良反应
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有明确的适应证,而且要确保病人用药受益和安全。尽可能选择疗效确切而不良反应少、无副作用的药物进行肺炎的治疗,并且密切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3.注意剂量
老年人肺炎的治疗用药剂量方面有3种情况:1.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用药剂量比成年人小,其所用剂量低于成年人常用剂量,尤其是肝素、华法林、阿米替林、地高辛、庆大霉素等药物。2.与成年人用药剂量相同的药物,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消化酶类药物。3.比成年人用药剂量大的药物,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也是存在的,如美乐托宁的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总之,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肺炎的治疗用药上应当适量减量。而且中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缠身,在肺炎的治疗用药上也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内容,一定要按医生的建议进行。
老人用药应逐年减量
老人用药应“岁加量减”
我们经常在药品说明书上看到“小儿酌减”字样,但许多人却不了解“酌减”的规则同样适用于老人。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儿童专用药,用药量可按年龄和体重计算,但却很少能找到‘老年人专用药’。”张亚同解释说,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大部分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与青壮年人几乎没有区别,这很容易出问题。就算是治疗最简单的感冒,一个30岁、体重75公斤的成年男子和一个70多岁、体重只有45公斤的老先生,其服药剂量如果无差别,显然是极不科学的。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用药剂量。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能给予成人量的1/2。
老年人由于耐受性下降,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药,年龄大、体重轻、身体情况差的老年人更应酌情减量用药。另外,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在用药时,应先服用治疗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而服用其他药物,不要多种药物一起用。“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