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女需有方六种错误不可犯
育女需有方六种错误不可犯
1.告诉她们少说少错
沉默是金的意思并不同于沉默寡言,虽然少说少错这个道理能说的通,但却不该是女子奉行的为人处世之道。在赞美之情、礼貌问候、表达意见、争取权益等情况下,女孩们必须积极发声。谦和有礼,不卑不亢,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2.预设好她们喜欢的东西
其实芭比玩玩并不是女孩子的专属,但大多数女宝宝都喜欢这种玩具,这很可能是她们的爸妈造成的。其实小朋友出生后并不知道自己该喜欢什么,但家长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一味的给她们买性别色彩很强的东西,如芭比娃娃、毛绒玩具等等,自然而然的孩子就可能以为这是她们喜欢的,性格中的男性化一面可能会被过早的掩盖。
3.只赞扬她一个人
虽然我们不提倡家长总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家宝贝,但是盲目的认为自己的女儿最好也是要不得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作为女孩子也要一直努力才行。公主只存在于童话之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光彩照人。
4.不让她干一点活
男士多承担些苦活说明他们又绅士风度,但这并不代女性就一定要扮演柔弱无能的角色。爸妈们从小就应该鼓励宝宝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要总是期待着被别人照顾。
5.不让他们和男孩子玩
小朋友的世界是纯洁的,家长们无需刻意营造出男女有别的气氛,不让自家宝贝与男孩子玩耍,这样不利于她们今后的性格发展。
6.常在她面前批评他人的不足
我们应该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一面,而不是常对别人指指点点。这种不好的习惯在孩子面前要尽量克制一些,以免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变刻薄和消极。
孩子犯错误怎么教育
父母可以简单示范和说明该怎么做,这样孩子就会一遍遍模仿,直到学会正确的行为。父母能做的就是这些,剩下的就要靠孩子自己了,他会按时完成。在孩子学会交流之前,父母会包容孩子所犯的错误。而当孩子学会交流之后,父母会错误地认为孩子能够听懂他们所提出的要求。
希望孩子不要在墙上画画,因为擦不干净,这对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要求太高,他很难做到;希望孩子马上上床睡觉,这样第二天他才会感觉更舒服,这也有些太过复杂。孩子不断犯错或者总是忘了你交代的事情,经常是因为他们缺少活动安排、生活规律或者监督。
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过错负有责任。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责任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父母们会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孩子在9岁之前能够有逻辑地反思自己的错误。父母们试图教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教他们怎样合作和指导他们的行为上。当孩子犯了很多错误时,他们还会继续错下去,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六种吃鸡蛋错误方式
一、吃未熟鸡蛋易引起腹泻
鸡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有被分解,因此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因此鸡蛋要经高温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鸡蛋有特殊的腥味,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二、吃煮老的鸡蛋不易吸收
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三、鸡蛋与豆浆同食降低营养价值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四、鸡蛋与糖同煮导致血液凝固
鸡蛋与糖同煮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鸡蛋中加糖,应该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
五、炒鸡蛋不需放味精破坏鲜味
鸡蛋中含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生成谷氨酸钠,有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如果放入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破坏鸡蛋的鲜味。
六、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后存放易变质
一些人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蛋壳容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因为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使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内,贮藏时容易腐败变质。
六种错误抗老方式
1.吃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真皮的重要成分,若真皮中的胶原蛋白丰富,皮肤便会看起来紧实有弹性,反之,会显得凹陷、没精神。因此,现在胶原蛋白饮、胶原 蛋白粉常是热卖商品。可是,台湾上立皮肤科诊所医师林上立说,胶原蛋白吃进体内,不见得会乖乖地补到脸部,若吃太多,反而会造成肥胖、长痘痘或影响经期。
对此,台湾国泰综合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周采青也说,食用性胶原蛋白在消化系统中会被分解掉,没办法以原本的胶原蛋白形式送达真皮。胶原蛋白也是蛋白质的一种,吃多了会有热量过剩、代谢废物累积太多不易排出的情况。
2.绑马尾辫。有人用绑马尾的方式拉提脸部,这样把脸部皮肤向后拉紧,只是暂时让脸看起来比较紧实,并不会让脸“定型”。周采青说,常常用外力拉扯皮肤,将造成皮肤更加松弛,松开又会恢复原状。
3.拍打脸部。很多人平时利用拍打脸部来做保养。林上立说,拍打皮肤并不会提高保养品吸收效果,还可能因力道过大造成血管破裂而瘀青,或过度拉扯而引起松弛。
4.脸部伸展操。有些人会做脸部运动放松肌肉,但林上立说,这并不能改善肌肉下垂。周采青则说,做脸部伸展操,的确可以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及废物代谢,但效果因人而异,建议找专业医师咨询。
5.母乳肥皂。近年市面上出现非常多的母乳制品洗脸产品,宣称可以改善脸部紧实度。周采青指出,洗面乳或洗面皂皆无法有效地紧实肌肤,只有清洁效果。
6.蛋白或牛奶敷脸。传闻慈禧太后十分爱美,除了喝人奶和自制珍珠粉保养,还会拿蛋白调和脂粉敷脸,也就是鸡蛋美容法。林上立说,蛋白虽然可以美白肌肤或 缩小毛孔,但容易造成过敏,脸上有伤口或正在过敏者也不适合这个方式,严重一点,会造成接触性皮肤炎。周采青则说,用蛋白或牛奶敷脸只有保湿效果,且蛋白 或牛奶里有些成分可能会刺激皮肤、造成过敏,皮肤反复发炎,有可能会变成酒糟肤质,得不偿失。
孕妈妈保健的错误行为
第一种错误:
有的孕妇怀孕后不计算预产期,临产前还出远门,导致路途中分娩。
第二种错误:
滥用药怀孕期间滥服某些抗生素、镇静药、麻醉药、激素等药品容易引起胎儿畸形。
第三种错误:
营养障碍孕妇节食、挑食会造成营养不全、妨碍胎儿的正常发育;贪吃又会使营养过剩,导致母体肥胖,胎儿过大,引起难产。
第四种错误:
懒动孕妇懒动,什么事也不干,缺乏运动引起肥胖,对胎儿不利。
第五种错误:
接触放射物早孕期孕妇过多接触X线,为 性 别检查作B超等。这些放射 性 物质易致胎儿畸形。
第六种错误:
振动孕妇干重活,跌跤、长途颠簸,都容易引起难产,早产和宫内感染,影响胎儿发育
很多孕妇在孕期保健都会有一些错误的行为,下面重点介绍下孕期保健的十二种错误行为:不检查有的孕妇知道自己怀孕后不去医院检查,忽视孕期保健,以致发生胎位不正,畸形胎儿,至分娩时出现意外才后悔莫及。
我可以“打孩子”吗
打孩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说,打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有些时候也是"有效的。但是,教育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发现,打孩子不好,特别是对小于两三岁的小婴幼儿更不能打。他们的道理是:这种体罚会给孩子心灵上留下阴影;体罚的不良影响会波及到以后,甚至会变得对他人也采取攻击的行为,还会染上殴打、咬人等坏习惯。
对于打孩子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原则上对两三岁以下的孩子不能打。对于尚未懂得事物好坏的孩子采取体罚教育,只能使孩子心里产生恐惧心理。有时孩子在挨打以后暂时服从了,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第二,应该思考孩子怎么会犯严重得要打的错误?在一般情况下家长使用的教育方式,如摇头、说:"不要这样"、把他领开、讲道理(道理的深浅随孩子的年龄而定)、批评、责打,是与孩子犯的错误大小相应的。打,一般是针对比较严重的错误,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犯比较严重的错误呢?很可能是平时疏于管教造成的。要想孩子行为好,就要在平时认真管教,使他不犯比较严重的错误。
第三,如果真有一次打了孩子,那么一定要认真总结这次打孩子的全过程,比如:他做了什么错事?是第一次做还是多次做?对这种错误你过去处理过吗?你怎么萌发打孩子的念头的?用什么东西打孩子(手?棍子?……)?孩子对这次的打有什么反应?你打了孩子以后做了些什么(是否去抱他、向他认错、保证不再打了、还是完全忘记了……)?还想以后再打吗?……总结一下会有好处,很可能不再打孩子了。
第四,有的家长不是为了孩子犯的错误大而打他,而是出于自己当时情绪不好,拿孩子出气,这就更加不对了。孩子成了你情绪不佳的牺牲品,你真是对不起他呀!
第五,要防止第一次打。有了第一次,很可能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特别不应该在孩子发大脾气、乱打乱闹时打他,否则会设立一个坏榜样,妈妈也会打人,打人并不坏。
第六,如果你在激情之下真的动手打了他,事后要向他解释,可以说:"妈妈今天太生气了,我打了你,这不对"。让他知道你是爱他的,不过今天太气了,希望他以后不要再××××××,做个好孩子,妈妈就不气了,也不会打他了。
管教孩子这四项错误不可犯
毋容置疑,教育子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要学习的是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并让孩子了解他需要知道的一切东西,看起来也许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里面确实也有很多父母犯的错误。
1.不给予孩子合适的关注
当孩子们没有得到足够的有效关注,常常就会出现行为问题。对孩子的积极关注会减少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比如抱怨,发脾气等其他故意烦人的行为。有时候孩子不需要关注也会有积极的行为表现,比如孩子一个人安静的玩耍,或者是坐在椅子旁。当然很多时候,他们仅仅只是需要任何一种形式的关注罢了。
2.只注重短期关注效果
父母常常只关注短期的效果。良好的纪律行为应该讲究长期。一定要记住,孩子是需要某些良好的行为几率来成为一个健康负责人的人。因此,有效的约束策略集中再教孩子这些技能。虽然有些事情在当前情况下回比较容易操作,但从长远看,它必将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进一步恶化。比如一些父母试图让孩子停止抱怨,但有些老师则会告诉孩子抱怨和发闹骚是可以获得某种情感需求的。
3.没有建立书面规则
一旦没有明确的规则,这会让孩子无比的困惑,因为孩子不知道他们所期盼的到底是什么。有时问题是每个父母都有不同的规定以及对规定的解释,这导致孩子可能会认为爸爸是好人,妈妈是坏人,反之亦然。
另外一方面,父母自己的意见不统一。来自工作的压力或责任会让父母精疲力尽,对于执行先前的规定有了惰性。有时候,工作压力较大的单亲妈妈会因为连续几个晚上辅导孩子做作业而觉得精力憔悴。这都会迫使单亲妈妈没法按照先前的约定来执行。
4.无纪律计划
当涉及到解决行为问题时,最好是选择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多花点时间去构思一个全面的行为解决方案来帮助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一旦父母应对每个问题都有清晰的计划时,那么孩子就更容易做出改变并获得进步。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父母又是很难应付孩子的行为问题甚至会导致后果很混乱。离乳如果孩子开始打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的这种暴力行为,结果可能下次父母也会使用暴力来对付孩子,这极有可能会混淆孩子的辨别意识,进而导致事态恶化!
六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态度
(一)表扬过多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
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二)提问过多
由于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学就问个不停,“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都和谁一起玩儿了?”太多的问题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落个“讨厌鬼”的名声。
有效的做法是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们一起游戏、聊天,在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秘密。
(三)命令过多
“写作业去!”“把电视关了!”过于频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闻”,当孩子经常对这样的命令无动于衷时,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信誉了。
(四)否认感觉
这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打针很疼”时,父母经常会安慰说:“宝贝,没关系,不疼的。”这样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与恐惧。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宝贝,妈妈知道,打针是疼,可是打完针后病才能好。”意识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觉会好些。
(五)呵斥和嘲笑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某些家长[微博]会大声呵斥,“笨蛋!木脑瓜!”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评。
(六)不以身作则
当孩子在外边和人打架时,父母又打又骂的态度会使孩子在内心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让我打架,你们怎么还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威信扫地。教育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教育孩子要讲究艺术,方法得当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教育女孩千万别犯这些错误
错误一:女儿很乖很温顺,就不用太操心吗?
好带的女宝同样需要父母花心思去陪伴
罗老师好。我女儿二岁多了,在家活泼开朗,出门不太爱说话,表现的很听话。我们工作忙,但是总体上感觉我女儿都是比较让我们省心的。可是他们说,听话的孩子是因为家长比较厉害,要求太严格的原因,会对孩子有伤害。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
经过和妈妈的进一步交谈发现,这是老人带大的孩子,父母工作忙,也很少带孩子出门,顶多是在附近熟悉的公园玩玩。所以,孩子多半时间是待在家里。这样的教养环境很容易养出胆小、认生的宝宝,倒不一定是这位妈妈自己说的“严厉”。其实,严厉与否,我们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反观自我找到答案。
我认识一个女宝。很乖。她爸妈常常自己都说,我家孩子特别好带,把她放在那里不管她,她都能坐半天,并且似乎引以为豪。但是当别的孩子陆续开始走路、说话的时候,这个女宝明显发育迟缓。有一段时间好像开口说话多一些,能喊出身边亲人的称呼了,后来又闭口不说话了。一问才知道,说话欲望多的那段时间,是妈妈休假,陪孩子的时间较多,常会带孩子出门遛弯去。
所以,对很多女宝来说,也许她们跟男孩比在气质类型上会更安静、温顺一些,但是这不意味着她们不需要更为丰富的刺激、体验、父母陪伴。所以,大人应常带孩子外出活动,多接触同龄小朋友,多接触新鲜人和新鲜事等。
不过,要提醒一点,对于已经偏胆小、怕生的孩子,父母带孩子到集体活动的场合前,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局面,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比如事先带她们到熟悉环境。集体活动中要避免众多陌生的面孔同时出现,或众多的陌生人七嘴八舌地一起与她打招呼或争抢着抱她,逗她。这些会使她缺少安全感,增加害怕或认生的程度,反而抵触去接触新环境和新事物。
错误二:我的女儿是不是太爱臭美了?
妈妈先要做好榜样
我现在碰到的问题是我们家丫头总是要穿裙子,不分季节。爱美倒也没什么,但是总觉得一个小姑娘,还是端庄些的好。如今我们宝四周岁一个月。我讲理也好,粗暴也行,都无法让她放弃要穿裙子的念想,还有涂指甲油之类,让我很无措,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忙罗老师。
一般孩子行为上出现一些偏差的时候,父母都会认为是孩子自身哪里有问题。但是,其实遇到类似情况,妈妈们需要这样去想一想:
首先,妈妈自己是不是一个爱美爱装扮自己的女性?对于女儿来说,妈妈是女儿成长的榜样,如果妈妈是个喜欢打扮的人,言传身教中对女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做好榜样,比妈妈对女儿讲多少道理都管用。如果女儿的确是在模仿妈妈,那妈妈就要从改变自身做起了。
其次,看看女儿身边是不是有经常穿裙子,涂抹指甲油的女孩儿,并且这个女孩儿时常得到周边人的赞美和其他小朋友们的关注。这样,孩子就会想要通过模仿同伴而得到相同的关注和赞美。若是如此,妈妈要恰当地引导孩子,平时多关注和赞美孩子,培养孩子一些自己喜欢的爱好,比如唱歌或跳舞等。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有很多其他选择,比如优雅的举止,广泛的爱好都是吸引他人关注的好方法,远胜过于外在的装扮。
总之,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受欢迎的,是被家人关爱,是被老师和同学们喜欢的人。这很重要。有爱的孩子,不会过度依靠一些外在的东西去凸显自己的存在。
错误三:把女儿单独交给别人带着,应该没问题吧?
这位妈妈,你是不是有些太放心你的女儿了?
我的女儿5岁多,这个暑假,我送她回老家在亲戚家玩了一段时间。我亲戚家有个10岁的男孩,她的哥哥。亲戚总是让她哥哥给她洗澡。我觉得不好,我女儿回来还跟我说哥哥还跟她亲亲,我有点紧张,该如何处理不伤害孩子?又能正确引导?
其实,这位妈妈早就应该给女儿做一些安全教育和性教育了。从孩子能够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就需要告诉孩子,自己的私密部位,除了妈妈,其他人都是不能看不能碰的。女孩的教育尤其需要小心。孩子爸爸从3.、4岁开始,也就不应该再给女儿洗澡了,需要做回避。当然,那些带女儿出外,直接让女儿当众尿尿的,也请结束这种行为吧,不仅是不文明的问题,还会给孩子带去误导。父母先有意识地呵护好孩子,孩子才能懂得区分、习得自我保护意识。
遇到上面案例中妈妈所忧虑的情况,即担心孩子遇到了一些事,而父母又不知道孩子具体遇到了什么,那可以买一些绘本,借助绘本,去给孩子进行性教育。顺势可以聊聊,问问孩子之前可能经历过了什么,并针对孩子所表露的,做适时提醒,比如告之:亲亲、抱抱等,这是只在爸爸妈妈和你之间、或者爷爷奶奶和你之间才可以有的动作。
当然,若发现孩子有错误的意识或者行为,千万不要批评指责,这只会给孩子带去负担,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正常性心理的发展。父母要做的,是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和日常生活,并给予孩子及时的提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请所有家有女儿的父母要记住:不要随意把12岁以下的女孩单独丢给别人,或者让他们长时间脱离有效的监护视线。即使迫不得已,也请跟代为照顾的他人讲清楚,做好安全提醒和保护。
错误四:让女儿远离异性,就不容易受到异性的影响/欺负?
爸爸请多陪陪你的女儿,帮女儿学会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
我女儿上一年级了,近来她多次和我讲,想换座位,因为同桌男生总捣乱她,影响到了她的学习。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她,并且开始担心她以后会被男生欺负。请问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办?要跟老师交流,让给孩子换座位,去离那些捣乱的男生远一些吗?
经过和妈妈的谈话了解到,孩子的爸爸属于“大男孩”类型,多是自己玩自己的,平时很少参与到育儿中来,所以,女儿很少有机会接触异性(玩伴、老师、亲人),她根本不知道要如何与异性打交道,才会经常被欺负。
换座位虽然能够很快并有效地处理这个问题,但是孩子却容易学会以逃避面对问题。其实父母,尤其是爸爸这个时候应该去关注女儿遇到的问题,进一步问问孩子同桌的男孩是怎样捣乱的,孩子又是怎样应对和处理的。通过跟孩子沟通和交流问题,与孩子共同讨论和分析问题,引导孩子找到适当地解决办法,并且陪伴和鼓励孩子面对和解决困难。
一般跟孩子沟通过后,我们都会发现,容易在学校被欺负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他们偏于怯懦,不敢干脆地对那些捣蛋的孩子说不。被欺负、被骚扰的情况,在女孩身上尤其高发。所以,爸爸多陪伴很有必要。爸爸参与女孩的成长,并非要用自己的勇武去处处保护自己的贴心小棉袄,而是给女孩们的内心注入更多坚定果敢的能量。这样,孩子要么会对欺负自己的人直接说不,要么会主动请求老师帮助,而不是将委屈憋在自己心里。
很多爸爸在女儿大了以后,都会注意和女儿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养女儿就成为了母亲的主要责任。其实不然,父亲对女儿持续的爱和关注至关重要。父亲常跟女儿沟通,既能让女儿知道你从心里珍视她,视她为宝贝,也慢慢教会她如何与男性相处并建立健康的友谊。小女孩们还应从父亲的臂膀中享受父爱与温情,这样,她们就无需过早地从其他男人身上寻找爱与满足。
错误五:满足了女儿的物质,她就不会自卑了吗?
物质只是表象,请多陪伴、多肯定、多鼓励你的女儿
女孩9岁,与一位同班同学玩得很好,但这位同学比较喜欢吃零食,而且她的父母也给很多钱给她自己买东西吃,这样我的孩子就会感觉自卑,而且成绩也有下降,我们又住同一个小区,放学都一块儿,她的同学就会去买零食。请帮帮我,我应该怎么做?
在与妈妈的互动中我了解到,这位妈妈平时很少关注孩子,是个事业型妈妈。关注和陪伴的少,更无从谈起对孩子的鼓励、肯定和称赞了。
如果仅仅是同学有钱买零食,自己没钱买零食,还不至于令孩子因此而自卑。我们要通过零食看到背后的意义,比如孩子误以为同学的妈妈给她钱买零食,是对孩子一种爱的表现,而自己妈妈不给自己买零食,即不够爱自己。
虽然孩子这样的认知并不正确,但是却反映出了一个现实:孩子需要妈妈有行动,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和爱。因此,零食只是一个表现诱因。妈妈在给孩子讲清吃零食危害的同时,应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聊天,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情感。
做父母的,若真懂得欣赏自己女儿的优势,给她们及时、恰如其分的鼓励、肯定和赞美,孩子就不会陷入自卑。相反,在父母爱的注视下,我们的女儿会很容易成长为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优秀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