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什么时候挖
春笋什么时候挖
一般来说,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清明(4月5日)前后,是挖春笋的最佳时间。天时地利的不同使得每年春笋生长可能早可能晚,所以春天来了一定要常到竹林走动观察,春笋冒头就要尽快挖了,否则冒头的春笋很快长高就不能吃了。
春笋和冬笋的区别
1.挖春笋的时间根据春笋种类不同有所区别,其中毛笋的采挖时间最早,在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之间,而哺鸡笋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到5月下旬才可以采挖,刚竹笋可在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挖,之后还有花哺鸡笋,其采挖时间可延长至6月中旬。
2.而冬笋是立冬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在10月下旬开始采挖,直到次年的2月初结束。
1.春笋毛多,而且外面包着的皮有黑色条纹,整体颜色发黑,长得比较纤细,外皮摸上去会感觉松一些。
2.冬笋外面的笋皮是金黄色的,没有黑色条纹,长得比较粗壮,外皮包裹的会更紧实一些。
1.春笋比较细长。
2.冬笋比较短粗。
1.春笋的价格稍微便宜一点,市场价格一般在4-7元一斤左右。
2.冬笋的价格会稍微贵一点,市场价格一般在8-10元一斤左右。
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差别,决定了冬笋和春笋在口感和滋味上的差别。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所以笋的鲜味也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而每百克冬笋中含有蛋白质4.2克,春笋则只有2.4克,所以同等品质下,冬笋要更鲜美一些。
笋吃起来是不是嫩,则与它体内的膳食纤维有关,每百克春笋含有膳食纤维2.8克,相比之下,冬笋只有0.8克,冬笋吃起来自然要嫩一些。
冬笋与春笋区别在什么 地方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合理采挖冬笋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采挖冬笋要“四看”
一看林地条件:从竹林地形看,海拔500米以下,朝南或东南的竹林地,冬笋较多,成熟期也早,多数能成竹,不能挖.竹林地势越高,冬笋转化为春笋的时间越长,一般退笋较多,成竹难,可以挖.
二看冬笋形成的季节:竹农的经验是:“九前冬笋进春烂,九后冬笋清明出”.即冬至以前形成的冬笋,只有少数能转化为春笋,一般可挖;冬至以后形成的冬笋,大都能转化为春笋出土成竹,不应该挖.
三看竹林结构:一般来说,地下竹鞭2-3年生的发笋率高达85%.因此,1-2年生和3-4年生的母竹各占30%以上,亩立竹160-200株的竹林,冬笋产量高,可适量采挖.
四看笋形:“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浆;上头细、下头粗、来春成新竹.”笋形弯曲、基部呈尖状或笋壳开裂老化的笋,不能转化为春笋,可以采挖;基部丰满,根系发达,竹壳叶嫩而紧裹笋肉的,能转化为春笋,不应该挖.
贮藏保鲜的方法
灶火煨熟贮藏法:把挖回来的冬笋,连壳埋放到火堆煨熟(用手捏笋发软无硬感).煨熟后取出,放到阴凉潮湿的地方竖排放好,食用时去其外壳,切成薄片,用水漂除苦味即可.用此法保存冬笋,可贮藏保鲜35-45天.
沙藏法:取一木桶或纸箱,底部铺上湿河沙7-10厘米厚,将完好无损的冬笋尖头朝上排列在木桶或纸箱中,再用河沙填满空隙,然后铺盖一层7-10厘米河沙,将冬笋的顶尖完全覆盖后,搬到阴凉通风处,可贮藏保鲜30-50天不变质.
封藏法:取干净的冬笋装入坛或缸中,然后用两层塑料薄膜盖好并扎紧,使空气不易进入;或取不漏气的塑料袋,装好冬笋后扎紧袋口,放在阴凉通风处.用此法保存冬笋,可贮藏保鲜20-30天.
蒸制法:将挑选好的冬笋除去外壳并洗净,然后将大的冬笋切成两半,放在蒸架或清水锅中煮至5成熟,取出摊放在竹篮子中通风,可保鲜10-15天.此法适用于破损冬笋或短时间内食用的冬笋.
1.春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
2.春笋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 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
3.中医认为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
两点小提示:
1.春笋中难溶性草酸钙含量较多,所以尿道结石、肾结石、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
2.儿童、年老体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虚肠滑者、过敏体质者不宜多食春笋.
春笋和冬笋的区别 出产季节不同
竹笋又称竹肉、竹芽等,一年四季都有出产,按生长时节可以分为春笋、夏笋及冬笋,春笋和冬笋稀少而珍贵,“春笋”指春天破土而出的笋芽,而冬季埋藏在土中的称为“冬笋”。一般来说,10月中旬开始就可以挖取冬笋了,而春笋的挖取时间比较长,初期在2月~4月。
竹笋简介
竹笋,又名笋、毛笋、竹芽、竹萌。竹笋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等多种竹的幼苗,去竹箨可食部分。主要生长于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
竹的种类很多,毛竹是其中之一。它的地下茎称为“竹鞭”,粗壮横行于土中,鞭有节,节侧生芽即为竹笋。
笋体肥壮,呈圆筒状宝塔形,上尖下圆,中间有节;笋外壳的脉线和壳毛为黄色;笋肉色白或淡黄,质细嫩,味清鲜,
鲜笋有冬笋和春笋之分,冬笋是在冬天笋尚未出土时挖掘的,质量最好;春笋则是在春天笋已出土时挖掘的,质量较次。
竹笋的品质要求:以新鲜质嫩,肉厚节间短,肉质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无霉烂、无病虫害者为佳。
冬笋到春天就是春笋吗
不一定。
从春笋的品种上来说,主要有毛竹笋、雷竹笋、早竹笋和哺鸡笋四种,其中只有毛竹笋在冬季不采挖,等到春天长出来,这时采挖就是春笋,而其他品种则不会有冬笋,只在春季采挖收获,同时这些春笋与平常所看到的冬笋也大有差别,如冬笋通常是黄色外衣,长得比较粗壮,春笋则是麻色外衣,长得比较纤细,可一眼区分。
春笋可以减肥吗 竹笋什么时候的好吃
鲜笋有冬笋和春笋之分,冬笋是在冬天笋尚未出土时挖掘的,质量最好;春笋则是在春天笋已出土时挖掘的,质量较次。竹笋的品质要求:以新鲜质嫩,肉厚节间短,肉质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无霉烂、无病虫害者为佳。
竹笋什么时候挖最好
2-3月份左右。
竹笋一般可以选择在2-3月份左右开始挖,只要竹笋出土了就证明其可以进行挖掘,而最好的具体采挖时间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
对于嫩竹笋来说,2月份的采挖时间是最好的,竹笋刚刚出土,口感鲜嫩,而且成竹率也没有中期竹笋高,会出现退笋的现象,这种时候更加需要进行挖掘。
而在4月份出土的春笋,大多都是个体大,健壮并且生命力强,一般不建议挖掘这类竹笋,这类竹笋是可以成长为竹子的。
而对于老的竹笋来说,其口感和味道都比不上鲜嫩的竹笋,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的,也是可以制作成食材的,该类竹笋可在5月后挖掘。
春笋什么时候长出来
“立春”后出土的毛竹笋称春笋,它的出笋期分三个阶段:初期,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在4月中、下旬;后期,在5月及其后。凡出笋初期和后期的春笋,因成竹的可能性很小,可以全部采挖。而中期出土的春笋,因个体大、健壮、生命力强,应选留其大部分养育成竹。应挖去的是小径笋、弱笋、浅鞭笋、歪头笋、小笋、退笋等。退笋的特征是:晴天的上午笋尖无露水、笋壳脱毛、色暗、质软。挖笋时不要伤害竹鞭、鞭根和鞭芽。挖笋后要立即覆土填平笋穴。
春笋的采挖方式
春笋的采挖与留养既是对竹林中林副产品的收获利用,也是垦翻林地、调节竹林结构、密度和质量的一种手段。挖笋留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竹林今后的生长发育。现特将挖、留春笋的技术介绍如下:
“立春”后出土的毛竹笋称春笋,它的出笋期分三个阶段:初期,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在4月中、下旬;后期,在5月及其后。凡出笋初期和后期的春笋,因成竹的可能性很小,可以全部采挖。而中期出土的春笋,因个体大、健壮、生命力强,应选留其大部分养育成竹。应挖去的是小径笋、弱笋、浅鞭笋、歪头笋、小笋、退笋等。退笋的特征是:晴天的上午笋尖无露水、笋壳脱毛、色暗、质软。挖笋时不要伤害竹鞭、鞭根和鞭芽。挖笋后要立即覆土填平笋穴。
留笋养竹
在春笋出土中期的4月中、下旬,选留个体粗大、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且分布均匀的春笋作养育新竹之用。留笋的数量是:大年40—70株/亩,即留笋的株行距为3.1—4.1米。小年10—20株/亩,即留笋的株竹距5.8—8.2米。花年竹山30—50株/亩,留笋的株行距3.7—4.7米。无论哪种竹山,所留笋的株行距都应分布均匀。除留养部分外,其余部分可全部采挖利用。所挖春笋应在当天剥壳蒸煮并在流水中浸泡后,晒干或烘干,不能过夜,否则会使笋体老化变质。为了更好地护笋养竹,应在“清明”前后封山育竹1—2个月,严禁人兽危害春笋和幼竹。
新鲜春笋为什么会苦
我们常用「雨后春笋」形容事物大量涌现,从这个成语我们知道竹笋成长速度惊人,一般蔬菜枝叶末梢才有生长点,而竹笋每一节都有生长点,成长速度快,同时也容易腐败。当竹笋一旦冒出地面后,会不断变硬、纤维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增加的草酸、黑尿酸。目前根据研究已知,竹笋挖出一天后草酸会增加两到三倍,这些遽增的草酸就是让竹笋变苦、粗的最大元凶啊!
春笋焯水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 如何挑选新鲜的春笋
刚挖出来的新鲜的春笋外皮上端部位的颜色偏黑褐色,但是底部外皮颜色偏白,而放置较长时间,不新鲜的竹笋外皮上端部分的颜色很黑,并且底部白色开始发黄;如果是去壳的春笋,可以根据笋肉的白皙程度来判断春笋的新鲜程度。
新鲜的竹笋破土而出后采挖出来闻起来会有比较浓郁的泥土清香以及春笋本身清淡的笋香,而放置较长时间春笋闻不到泥土的清香,变质的还可能会刺鼻的异味。
不管是带壳的还是去壳的春笋,如果新鲜的话摸上去都是比较光滑的,但如果是放置时间长的春笋,摸上去会感觉干干的,部分还会产生黏液附着在表面,这样的春笋不建议挑选购买。
冬笋和春笋的区别 产出季节不同
冬笋是指立冬节气前后,楠竹的竹鞭发芽而成的笋芽,冬笋的主要产区在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福建等地,冬笋稀少,而且不宜过度采挖,以免影响竹子的正常繁殖。
春笋一般是指立春节气后采挖的笋子,春笋是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在春季出笋,在我国产竹的地区都可以收获春笋,产量较大,是一年中吃笋的最佳时间。
春笋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
一般春季3-5月份的时候会长出春笋。
正常情况下,每年的3月中下旬一直到清明前后,是挖春笋的最佳时间,不过地区温度不同使每年春笋生长可能早可能晚,所以春天来了一定要常到竹林走动观察,春笋冒头就要尽快挖了,否则冒头的春笋很快长高就不能吃了。
另外根据竹子品种的不同,春笋长出来的时间也会不一样,一般散生竹在3-5月份的时候会长出春笋出来;丛生竹一般在3-5月份的时候发芽,6-8月份的时候发笋;混生竹生一般在5-7月份的时候发笋。
冬笋是什么
冬笋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未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质量好的冬笋呈枣核形即两头小中间大,驼背鳞片,略带茸毛,皮黄白色,肉淡白色。冬笋与春笋、夏笋不同,它“低调”地长在地下,尚未破土而出,营养价值也较高。冬笋富含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搭配各种肉类烹饪,不但味道更鲜美,还可以清热解腻。此外,它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消化。还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等功效。
此外,冬笋的采挖也是很讲究的,竹农的经验是:“九前冬笋进春烂,九后冬笋清明出”。即冬至以前形成的冬笋,只有少数能转化为春笋,一般可挖;冬至以后形成的冬笋,大都能转化为春笋出土成竹,不应该挖。“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浆;上头细、下头粗、来春成新竹。”笋形弯曲、基部呈尖状或笋壳开裂老化的笋,不能转化为春笋,可以采挖;基部丰满,根系发达,竹壳叶嫩而紧裹笋肉的,能转化为春笋,和春笋、夏笋相比,冬笋品质最佳,营养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