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产后恶露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中医辩证
产后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 ——《胎产心法》
一、气虚:素体气虚,正气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耗气,或产后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冲任失固,不能摄血,以致恶露不绝。
二、血热:素体阴虚,复因产时失血,阴液耗损,阴虚生内热,或产后过食辛热温燥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导致恶露不净。
产后恶露中医诊断治疗
三、血瘀: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入胞,血为寒凝;或因七情所伤,血为气滞;或因产留瘀,胞衣胎膜残留为瘀,瘀血内阻,新血难安,不得归经,以致恶露不净。
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对于产后恶露不净之症早有研究,对于产后恶露不净的治疗即应以补虚和祛瘀为主要原则,补虚以补益气血为主,祛瘀当配合理气药,取气行则血行之意。中药名方“产后恶露膏”即是中医治疗此症之专用药。由益母草、红花、桃仁、急性子四位中药组成,产后恶露膏以收敛止血与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通中有守,相辅相成,其益气养阴之用药特点亦符合女性体虚之病机,使治疗效果更加全面,因而此方千百年来倍受中医医家所推崇,沿用至今,经久不衰。
偏方治疗
偏方一、藕汁100克,白糖20克。先将鲜白嫩藕榨取藕汁,冷藏备用,再将白糖兑人藕汁中,冷饮之。本方适用于血热所致产后恶露不尽。
偏方二、仙鹤草、益母草各30克,红糖10克。先将二草浓煎、去渣、取滤液,入红糖于滤液中,煮1--2沸,即可服用,每日2--3次。本方可用于血瘀之恶露不尽。
偏方三、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将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本方适用于产后气虚之恶露不尽。
偏方四、脱力草30克,鸡蛋10个,红糖30克。将脱力草(若无、可用党参30克,黄芪60克代替)先熬水,去渣,再用滤液、红糖与鸡蛋同煮,以蛋熟为度,每天吃蛋2--3个,吃完可再制。本方适用于产后之气虚所致产后恶露不尽。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治疗宣肺利水。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中医辨证治疗利水消肿,需要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此外,对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讽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温馨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水肿,相信通过以上阅读大家对此都有所理解了吧。水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问题哦,所以患者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红色恶露是常见的产后恶露
产后恶露是女性产后常见的疾病之一。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瘀血、黏液。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产后恶露(或称恶露不尽、恶露不净、恶露不绝、产后恶露不尽、产后恶露不绝)。
红色恶露
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血性恶露持续三到四天,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浆性恶露
一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浆液恶露持续十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白色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三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持续三周干净。
专家提示:一般情况下,产后三周以内恶露即可排净,如果超过三周仍然淋漓不绝,即为“恶露不尽”。在中医典籍《胎产心法》中提到:“由于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因此,恶露不止多与“虚损”或“血瘀”有关。
生化汤的做法及烹饪技巧
1.准备材料当归、川芎、桃仁(去心)、干姜、炙甘草、江米酒水,先将米酒水500 毫升倒入中药,略微浸泡
2. 大火煮开后,慢火加盖熬煮45分钟
3. 此时约剩250-300 毫升药汁,倒入瓷碗中
4. 平均分为三次于每餐前饮用,也可当茶喝,每次小口
烹饪技巧
1、若产后恶露不能排出或量少,或色紫暗夹有血块,或出现腹痛、发热等症,中医称为“恶露不下”。这时,应及时到医院查找原因,做针对性治疗;
2、如经检查没有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产妇,经中医辨证属于血虚、血淤夹寒引起的产后腹痛,可用生化汤。生化汤药性偏温,配方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随证加减、对证施药。产妇不分寒热虚实,盲目服用则不宜提倡。
产后乳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早期乳腺炎的治疗
初起阶段主要表现为乳汁淤积,热毒内盛,其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
内服药:汤药: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栀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气郁加橘叶、川子;发热明显加生石膏,重用黄芩,肿胀痛者加乳香、没药、赤勺。
外用药:金黄膏、玉露膏外敷或芒硝溶液散敷,或者选用乳腺治愈膏外贴,简单方便、有效,初起阶段注意保持乳汁排出通畅。因为如果有多余的乳汁淤积很容易使得乳腺炎恶化。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化脓期
成脓期的治疗有两个原则:一是回乳:二是充分排脓。治疗:清热解毒,排毒透脓,方选散结丹1号或透脓散加减:当归、生黄、穿山甲、川、皂角刺、野菊花、蒲公英、地丁、黄芩、金银花、桔梗、生甘草、焦山楂、焦麦芽。
外科:呈放射状切开引流,以免伤及乳络、乳晕、乳头;乳房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管穿刺抽脓,外敷乳腺治愈膏或金黄散;亦可用火针引流,用一根较粗的金属针(4毫米)或三棱针,用火焰烧红,快速刺入脓肿处。然后迅速拔出。
三、溃后期
此期治疗以排脓提毒为法,汤药选用四妙汤加减:炙黄芩、当归、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炙甘草。
产后恶露有臭味正常吗
产后恶露有臭味是不正常的,属于恶露异常,大多因宫内伴发感染所致。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1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恶露变为淡红色的浆液,称为浆性恶露。半个月以后至3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使恶露变得黏稠,变为白色或淡黄色,所以称为白色恶露;产后恶露一般持续2-4周左右。
恶露颜色产后恶露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
产后恶露颜色变化是怎样的
产后恶露颜色变化是怎么样的呢?一般产后恶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般情况下,产后恶露大约在产后三周就排完了,而因为孕妇身体的差异,有些人排净恶露只需两周时间,而有些则长达六周。而在这期间,恶露的颜色一般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后恶露颜色变化会由鲜红向白色转化,而这也预示着排恶露的时期即将过去。
由于子宫收缩而导致胎盘从子宫壁上剥落,而子宫壁上的血管自然会出血,然后随着子宫的恢复而慢慢关闭血管断端而形成了恶露。在这个过程中,流出的血液及宫壁上脱落的蜕膜组织以及粘液等混合物就是恶露。其实产后排除恶露也是子宫在恢复的一个特征,产后排恶露对孕妇的身体是有好处的,而从产后恶露的颜色变化,也可看出自己的一些身体问题。一般正常的产后恶露颜色变化是:鲜红、浅红、白色。而这也是正常的恶露颜色变化。在排出恶露的这一段时间内,产妇要注意阴部的清洁和干燥,勤更换内裤和卫生巾,若是恶露的颜色变化非寻常化,则要注意是不是阴部受到感染。
产后恶露类型
一般产后恶露排净需要三周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中,随着恶露颜色的变化,我们也可简单的将恶露分为红色恶露、浆性恶露
和白色恶露三种,而这三种恶露的形态颜色也是各不相同,持续的时长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分别对红色恶露、浆性恶露和白色恶露这三种类型进行叙述。
红色恶露:红色恶露一般见于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血性恶露持续三到四天,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浆性恶露:浆性恶露持续时间为一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浆液恶露持续十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白色恶露:浆性恶露一般是见于半个月以后至三周以内,这个时期的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持续三周干净。
注意事项
生化汤一定要由中医师诊断过,配合自己的体质使用。如果产妇有感冒、产后发烧、产后感染发炎、异常出血、咳嗽、喉咙痛的症状须尽速回诊,不宜继续使用生化汤。而若是服用生化汤之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也须请中医师再做调整。
生化汤血热挟淤者忌用。
本方是为产后血虚受寒淤阻胞宫而致小腹冷痛者而设,不可作为产后常规用药。清代《医宗金鉴》书中亦记载有生化汤,由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姜炭组成,活血化淤力量较强,治疗产后因淤血而致腹痛,发热者。与傅山的生化汤治疗产后血虚受寒淤阻腹痛者不同,临床应用需加以区别。
提醒
妇女产后初期,下腹和腰部会出现轻微的疼痛,同时阴道会有一些血液、坏死组织及黏液等排出,称为“恶露”。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若“恶露”排出无异常,产妇没有必要服用生化汤。
若产后恶露不能排出或量少,或色紫暗夹有血块,或出现腹痛、发热等症,中医称为“恶露不下”。这时,应及时到医院查找原因,做针对性治疗。
如经检查没有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产妇,经中医辨证属于血虚、血淤夹寒引起的产后腹痛,可用生化汤。生化汤药性偏温,应在医生指导下随证加减、对证施药。产妇不分寒热虚实,盲目服用生化汤的做法,不宜提倡。
产后恶露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对于产后恶露不净之症早有研究,对于产后恶露不净的治疗即应以补虚和祛瘀为主要原则,补虚以补益气血为主,祛瘀当配合理气药,取气行则血行之意。中药名方“产后恶露膏”即是中医治疗此症之专用药。由益母草、红花、桃仁、急性子四位中药组成,产后恶露膏以收敛止血与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通中有守,相辅相成,其益气养阴之用药特点亦符合女性体虚之病机,使治疗效果更加全面,因而此方千百年来倍受中医医家所推崇,沿用至今,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