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罩的发展简史
胸罩的发展简史
文艺复兴以前,欧洲女性身体几乎不加束缚。贵妇们穿上衬裙作为内衣;劳工阶层女性和农妇使用小束腰,胸前系带。年,一个叫亨利的纽约布鲁克林人为发明的“对称圆球形遮胸”申请了专利,被认为是胸罩的雏形。[2]
1907年,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以自由的名义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兴起”。他由此被认为是胸罩的发明人。
1914年11月3日,玛丽以Caresse Crosby的名字为“无背式胸罩”申请注册专利。[3]
20世纪20年代,流行高挑纤瘦身材,胸罩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没有任何支撑物了,人们用特殊的花边来支撑稳固胸部。
20世纪30年代,曲线美回归流行,胸罩在背部上采用大量松紧带,拉链取代了钩扣。另外,铁线胸罩也带动了衬垫的发明。
“导弹式”胸罩 1941年,霍华德·休斯发明的衬垫胸罩(即上托型或集中型胸罩)问世。40年代末,美国公司开发了十字交叉、回旋织法来制造圆锥型罩杯,俗称“导弹式”的胸罩。[4]
20世纪60年代,随着无带晚装的兴起,无带胸罩也应运而生。1965年,Rodi Gernreich设计出“无胸罩式胸罩”,它利用了有承托力而不变形的莱卡来缝制内衣。
1994年4月,美国的魔术胸罩在纽约首次登场。
进入21世纪,硅胶胸罩、乳贴也接下“无胸罩式胸罩”的“隐形”接力棒;无论在华丽、性感、运动、塑身等设计领域,都在见证胸罩正在走进全新的纪元。
手机的发展史
如果追溯我们会发现,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0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第二代手机——GSM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于是,更新的、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机的CDMA技术应运而生。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还能减少辐射,可称得上是“绿色手机”。
发展历史
1831年[2] ,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3] 。
1844年5月24日[6] 。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2-3] 。
1902年[2] ,一位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8] 。
194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战地移动电话机[2] 。
1946年,世界上从圣路易斯的一辆行进的汽车中打出了第一个电话用移动电话所拨打电话[9] 。
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58年,他已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 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 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2] 。
1958年,苏联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11] 。1959年,性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10] 。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 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3] 。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3] 。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3] 。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3] 。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3] ,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3] 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3] 就轻到了60克以下。
发展详情
现在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是所谓的第三代手机(3G),以欧洲的GSM制式和美国的CDMA为主,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无线应用协议等。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及,CDMA手机也很流行,整个行业正在向第四代手机(4G)迁移过程中。电话键盘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机、摄影、录音、GPS、上网等多种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电话的口承、耳承和相应的话筒、听筒都装在单个把手上。旧称为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传真,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13]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距今的手机安全产品基础防护功能比较完备,但在防骚扰、隐私保护和数据保护方面仍有欠缺,未来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QQ手机管家、安全管家、网秦等安全厂商纷纷宣布进军云安全领域,2013年将是移动云安全加速落地的关键年,各大安全厂商必将继续加大对移动云安全解决方案的投入力度。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手机的是美国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14]
2G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2.5G
一些手机厂商将自己的一些手机称为2.5G手机,其特色就是拥有GPRS功能[15] 。
2.75G
一些手机厂商也将自己的一些手机称为2.75G手机,其特色就是拥有比GPRS速率更快的EDGE功能[3] 。
3G
3G[16] ,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国际电联规定3G手机为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国际上3G手机(3G handsets)有3种制式标准: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2000标准和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TD-SCDMA标准。
“3G通信”快要成为人们嘴上的口头禅了,所谓3G,其实它的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而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2G数字手机,3G通信的名称繁多,国际电联规定为“IMT-2000”(国际移 动电话2000)标准,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 动通信系统。该标准规定,移 动终端以车速移 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划以及组织与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17] 。
3.5G/3.75G
3.5G采用HSDPA、HSDPA +、HSDPA 2+及HSUDA。可以让用户享用7.2M到42M的下载速率。在提供高速数据服务的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改善,3.5G手机偏重于安全和数据通讯。一方面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加强数据业务的研发,更多的多媒体功能被引入进来,手机具有更加强劲的运算能力,不再只是个人的通话和文字信息终端,而是更多功能性的选择。移动办公及对通讯的强劲需求将使得手机与个人电脑的融合趋向加速,手机将逐渐拥有个人电脑的功能,这方面,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 [15] 。
4G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一直在发展的手机 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技术)|MMS(彩信、多媒体简讯)、无线应用协议(WAP)等。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定位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ocket PC发展的趋势[9] 。
小米酒发展史
小米酒发展史
说到酒,就不得不先谈及酒的创始人。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类说是杜康,另一类则说是仪狄。
说到杜康,很多人立马就想到曹操的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太“流行”了,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就是杜康酿造的酒。但是,有很多早起文献也记录了仪狄这个人,而且据传仪狄是个女人。
都说杜康酿作秫酒,也就是高粱酒,而中国最早的高粱人工种植记录只能追溯到西周。杜康却是黄帝那个时代的人物,即便是用野生的高粱酿酒,也不会有很多。然而,粟或黍在那时候种植已经很成熟了,用这些充足粮食酿酒的话,是不用担心就多少的问题的。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在上面那段这样写道“粟或黍”,为何这样呢?这里又要提到另一个题外话,因为粟和黍都涉及到另一个字“稷”。“社稷”大家都知道,而各学派就想把粟或黍定为“稷”,以便定论那个农作物是古代最重要的。小编我没那么多精力去研究这么细致,只能暂且都称为稷。
好了,以上铺垫差不多了,说回正题,小编我暂时把稷当作小米(小米是粟,黄米是黍)。那么小米酒的前身也可以追溯到前面所提到仪狄这个人的时期—夏禹时代。
小米酒隶属黄酒,那我为什么不写黄酒,偏要写小米酒呢?黄酒用稻米也可以酿制,但是稻米的历史没有小米久远,而且小米的营养价值要远远高于稻米的黄酒。
那么就暂定为:仪狄在夏禹时期创造了小米酒。虽然小编我没有很充实的证据,但是这条定论谁也说不准是真是假。况且,很多理论在初期都没有很多人相信,经过一系列的考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才获得一个大家公认的结果。
而后小米酒就作为北方最主要的一种酒,一直保留至今。或许还会有很多人质疑,那我就提一个词“温酒”。何为温酒,就是用专门的温酒器加热酒,使得酒喝起来更加绵甜可口,可以让人体会到“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的意境。另外,温酒还有加热灭菌的功能,也能将酒中的有害物质挥发出去。从知名的就是“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等等典故,可想而知那时候的古人们还是更倾向于温酒。
醋的发展历史
醋由于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自行生成,古代人类在世界各地从很早起就开始食用醋。一般而言,东方国家以谷物酿造醋,西方国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酿醋。在中国,通常认为醋在西周时开始被酿造,但也有人认为醋起于商朝或更早。汉朝时醯被称为醋。在西方,古埃及时期就已出现了醋。由于都是通过发酵酿造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酒醋同源,凡是能够酿酒的古文明,一般都具有酿醋的能力。
由于原料,工艺,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地的醋的口味相差很大。在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醋种当属明朝时发明的山西老陈醋。山西人以爱好食用醋而全国闻名,有“缴枪不缴醋”的笑谈。在中原地区最著名的醋是河南特醋。在中国南方,影响最大的有镇江香醋等。此外较为有名的醋还有四川保宁醋,浙江米醋等。
醋在中国菜的烹饪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用于溜菜、凉拌菜等,西餐中常用于配制沙拉的调味酱或浸制酸菜,日本料理中常用于制作寿司用的饭。另外有人相信它还具有保健、药用、医用等多种功用。
醋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醋的用途很多,通常用作调味品,但有时也以道具的身份出现,用于整蛊、惩罚、预防流感以及在某些场合被某些人吃醋。
胸罩的简介
胸罩(Brassiere)是女性使用的内衣之一,又称奶头布、乳罩、奶罩或文胸等,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撑乳房。[1] 胸罩”一词据说第一次出现在1907年,那年美国版的时尚杂志《VOUGE》印有这个"bra"字眼,"bra"(胸罩)这个词并于1911年被正式载入牛津词典。
胸罩起源说法不一,但多认为源自法国,称之为“Brassière”(简称为“Bra”)。中世纪的欧洲贵族流行穿一种非常紧身的束衣,后来因束衣太麻烦,改用两条手帕制成胸衣,成为了现代胸罩的雏型。
胸罩的发展
文艺复兴以前,欧洲女性身体几乎不加束缚。贵妇们穿上衬裙作为内衣;劳工阶层女性和农妇使用小束腰,胸前系带。
1859年,一个叫亨利的纽约布鲁克林人为发明的“对称圆球形遮胸”申请了专利,被认为是胸罩的雏形。 [2]
1907年,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以自由的名义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兴起”。他由此被认为是胸罩的发明人。
1914年11月3日,玛丽以Caresse Crosby的名字为“无背式胸罩”申请注册专利。 [3]
20世纪20年代,流行高挑纤瘦身材,胸罩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没有任何支撑物了,人们用特殊的花边来支撑稳固胸部。
20世纪30年代,曲线美回归流行,胸罩在背部上采用大量松紧带,拉链取代了钩扣。另外,铁线胸罩也带动了衬垫的发明。
1941年,霍华德·休斯发明的衬垫胸罩(即上托型或集中型胸罩)问世。40年代末,美国公司开发了十字交叉、回旋织法来制造圆锥型罩杯,俗称“导弹式”的胸罩。 [4]
20世纪60年代,随着无带晚装的兴起,无带胸罩也应运而生。1965年,Rodi Gernreich设计出“无胸罩式胸罩”,它利用了有承托力而不变形的莱卡来缝制内衣。
1994年4月,美国的魔术胸罩在纽约首次登场。
进入21世纪,硅胶胸罩、乳贴也接下“无胸罩式胸罩”的“隐形”接力棒;无论在华丽、性感、运动、塑身等设计领域,都在见证胸罩正在走进全新的纪元。
花生油的发展简况
经历了2005年国内花生油市场价格逐月稳中有降的态势后,2006年上半年,国内花生油市场受成本支撑及国内食用油市场整体供大于求格局的双重影响,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并小有波动。2006年,中国花生油的市场价格表现为一路上升之势,春节前(1-2月)花生油价格平稳于9200元/吨(均价)的价位,春节后(3-4月)花生油价格升高至9400元/吨。5-7月,花生油价格从9600-9800元/吨的价格上涨至10000-11000元。到了8-10月,国庆过后,花生油市场价格涨至9800-10200元/吨。2006年11-12月,花生油市场价格推至12000-13000元/吨。
2007年以来,国内由于花生油原料偏少,花生油的库存量不足,加上一直以来花生油压榨成本居高不下,货源紧缺及成本因素等影响,全国各地的花生油市场价格出现了一度的上扬,使国内的食用油市场造成一定的波动,不过,在厂家,市场的协调努力下,并没有给市民造成大的影响
氧化锌粉的发展简史
人类很早便学会了使用氧化锌作涂料或外用医药,但人类发现氧化锌的历史已经很难追溯。[1]
罗马人早在公元前200年便学会用铜和含氧化锌的锌矿石反应制作黄铜。氧化锌在竖炉中化作锌蒸汽,滚进烟道发生反应。迪奥斯科里季斯同样对此有所介绍。[1]
在古印度医学著作《查卡拉本集》中记载了一种后被认定是氧化锌的药物,用来治疗眼疾和外伤。公元1世纪,希腊医生迪奥斯科里季斯也曾提到用氧化锌做药膏。阿维森纳于1025年完成的《回回药方》中将氧化锌描述为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包括皮肤癌的首选药品。时下,人们已经不再用氧化锌治皮肤癌,但仍广泛用于治疗其它普通皮肤病症。[1]
公元12世纪起,印度人认识了锌和锌矿,并开始用原始的方式冶锌。冶锌技术在17世纪传入中国。1743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锌冶炼工厂。[1]
氧化锌的另一主要用途是用作涂料,1834年,首次成为水彩颜料,但其难溶于油。不过很快问题就由新的氧化锌生产工艺解决。1845年,勒克莱尔开始在巴黎大规模生产锌白油画颜料,到1850年,氧化锌在整个欧洲流行开来。氧化锌的纯净度很高,以至于在19世纪末, 一些艺术家在画上涂满锌白作为底色,然而这些画作经过百年后都出现了裂纹。[1]
在20世纪后半期,氧化锌多用在橡胶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氧化锌的第二大用途是复印纸添加剂,但在21世纪氧化锌作复印纸添加剂的做法已经被淘汰。[2]
岛根大学中村守彦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合成了直径约10纳米的氧化锌微粒,并通过特殊处理使微粒具备荧光物质的特性。这种纳米粒子发光比较稳定,发光时间可持续24小时以上,但生产成本不到绿色荧光蛋白的百分之一。[3]
2008年11月1日至15日,研究人员给实验鼠喂食结合了这种粒子的蛋白质,成功拍摄到粒子在实验鼠体内发光的影像。[3]
日本岛根大学2008年11月18日宣布开发出一种在光线照射下能发出荧光的氧化锌纳米粒子,其发光稳定且安全,可应用于尖端医疗领域。
条码技术发展史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码符号方案。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为以后条形码的统一和广泛采用奠定了基础。次年布莱西公司研制出布莱西码及相应的自动识别系统,用以库存验算。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197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 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 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4年Inte 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码码制。 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想结合的条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到了1981年由于 EAN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故改名为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2004年的EAN全会上通过EAN更名战略,将“EAN”更名为“GS1”。
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以及信息输入方式、印制技术等。并在EAN基础上,于1978年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同年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始进行厂家登记注册,并全面转入条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10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用户。
从80年代初,人们围绕提高条码符号的信息密度,开展了多项研究。128码和93码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码于1981年被推荐使用,而93码于 1982年使用。这两种码的优点是条码符号密度比39码高出近30%。随着条码技术的发展,条形码码制种类不断增加,因而标准化问题显得很突出。为此先后制定了军用标准1189;交插25码、39码和库德巴码ANSI标准MH10.8M等等。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行业标准,以适应发展需要。此后,戴维· 阿利尔又研制出49码,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条码符号,它比以往的条形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即二维条码的雏形) 。接着特德·威廉斯(Ted Williams)推出16K码,这是一种适用于激光扫描的码制。到1990年底为止,共有40 多种条形码码制,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