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桑柏皮繁殖栽培

桑柏皮繁殖栽培

1.整地施肥

桑柏皮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良好;它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铁苋菜的种子细小,所以整地时必须精细,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由于桑柏皮喜肥,整地前要每667m2施腐熟人粪尿1500kg,然后做垄或畦。播种量因播种期而不同,播种期越早,用种量越多,早春播种量4~5kg/667m2,播种方法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土0.5~1cm。

2.追肥浇水

早春播种时出苗较晚,需7~12天出苗。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可在3―5叶期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追尿素10kg;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第1次采收后进行第3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每次追肥均施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若施速效氮肥,可结合浇水进行。春播应少浇水。

3.中耕、整枝

桑柏皮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响铁苋菜苗生长。铁苋菜多次采收的还要整枝,即当主枝采收后,可在主枝基部留2~3节,促进侧枝萌发,以达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4.病虫害防治

桑柏皮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可用粉锈宁或代森猛锌防治。虫害是蚜虫,可用吡虫啉或避蚜雾喷雾除治。

扶桑的繁殖方法

扶桑怎样繁殖

扶桑是十分喜好阳光的强阳性树种,夏季不需要蔽萌,所以很适合庭院阳台栽培。

扶桑繁殖的话主要采用的是扦插繁殖,成活率比较高。

扶桑扦插的时间

扶桑扦插的时期通常结合修剪在早春进行,室内扦插在3—4月,室外扦插可以在4月下旬以后。

扶桑扦插的准备

插条育根物,要选择排水、通气性能良好的材料,一般可采用纯沙或蛭石。应用纯沙要筛去粉沙,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再用沸水淋洗消毒。

插条以半木质化的成活率最高,已经木质化的也可以利用。

插条要剪成长10厘米左右,切口在节的下部,要求平整光滑。

插条只保留顶端的2片叶子,其余的都要摘除。

桑柏皮地理分布

主产于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广东省。以河南省、安徽省产量大,并以亳桑皮质量佳。河南商丘,安徽阜阳、亳州等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产区也在逐渐转移。

商品主要来源于河南,浙江的临安、桐乡、建德,江苏泰兴等地。此外,四川、湖南、河北、广东、湖北、广西等省区亦产主为栽培。

亳桑皮:产于安徽亳州一带者。

严桑皮:产于浙江者。

北桑皮:产于江苏者。桑白皮:各地所产桑白皮的统称。

山苦荬的繁殖栽培

栽培季节

山苦荬耐热、耐寒、适应性强,可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早秋种植元旦前收获,以及冬季大棚生产等。一股大棚生产,在寒冬到来之前育成壮苗为宜.即苗期避开1月份寒冬季节。早春播1~3月中棚内播种育苗,标准棚筑2畦,中间开1条沟,深翻筑畦,浇足底水,种子撒播畦内,覆盖籽泥,以盖没种子为度,平铺塑料薄膜(2层薄膜l层地膜),一般10~15天出苗,逢阴雨低温时间出苗更长些。齐苗后揭除地膜,通风换气,白天要防高温伤苗,晚上防冻害;夏播4~6月露地育苗,选择高势地,2米连沟,深翻施腐熟厩肥,筑畦整平。浸种3小时,待种子晾干后播种。育苗床浇足底水,将种子散播在畦面上,并盖好籽泥,浇足水,如遇高温干旱,畦上覆盖遮阳网,齐苗后早晚揭网,苗床肥水要适中,不宜过干;秋播7~9月,山苦荬育苗要浸种催芽。方法是将种子用纱布包好后浸水3~4小时,然后取出放入冰箱冷藏室内10~15小时,有75%出芽即可播种。秋播育苗最好用小拱棚或大棚,出苗后注意土壤墒情,不宜过干过湿,并及时拔除杂草,确保排水通畅;冬季栽培可于11-12月播种育苗,前提是大棚要施好基肥,翻耕作畦,6米宽的大棚作2畦或3畦,播种田床土要削细,隔天浇足底水,然后撒播,每分地播籽150克左右,可供种植大田3亩左右,播后撒一层营养土盖没种子,再平盖一层塑料薄膜或地膜。出苗后及时揭去平盖的薄膜,加强管理,做好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

桑柏皮的形态特征

桑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1--2.5厘米;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厘米,宽4--10厘米,

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

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柔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1--2cn,被毛,总花梗长5--10毫米;雄花序长1--2.5厘米,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枚。雄蕊4枚,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枚,基部合生,柱头2裂。

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1--2.5厘米,初时绿色,成熟后变为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份,果期5--6月份。

檀香的栽培繁殖

一材料基质

插条采回后先用清水洗干净再剪。普通枝条截成长8~10cm,具3~4个节,顶带2片叶的枝段,顶梢和萌枝则去除下部分叶子;或按不同扦插试验,把普通枝条截成全木质化枝段、半木质化枝段、绿枝段和顶梢。直径约0.5mm的洁净河砂。使用前经0.03%高锰酸钾消毒。

二、培育环境插床设于塑料棚内,安装自动喷雾,自然光温。适当遮荫。经测定,棚内温度25~31℃,插床温度26~28℃,光照强度1100~1400勒克斯。[3]

三、扦插方法普通枝扦插生根困难。必须另寻途径。进一步证实,幼树茎基部萌发的枝条,扦插生根率较高。有资料介绍,桉树采用母树劫化处理可获优良无性系。对此,檀香也值得试用。萌枝和普通枝一样,其生根率随母树树龄的增高而降低,生根率越高。高龄树截干后,其萌枝的生根率有较大提高。母树截干后8天左右,芽开始萌动。取萌芽后生长10天以上的萌枝扦插均有生根。

生根插条的多少因母树内部的生理状态不同而异,在同等条件下,有些母树的萌枝多生根,而有些母树的萌枝少生根或不生根。据观察,在采集时,除考虑萌枝的生长天数外,还要选择充实的萌枝,才有高的生根率。

桑柏皮能治脱发吗

桑白皮经石油醚、乙醇、醋酸酐、水、乙酸、乙酯等反复处理,所得黄色粉末给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32.7mg/kg。而正丁醇提取物或水提物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10g/kg或静脉注射5g/kg均未引起死亡。醇提取物无论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给药,对实验动物均未发现不良影响,故认为本药毒性较小。

用中草药桑白皮煎汤洗头也是防脱的好方法,但平时还应该注意不可多吃油腻食物,不可吃辛辣刺激等,乱用洗发水对头皮、毛囊也是有伤害的,你应该注意。

引起脱发的原因有很多,建议平时多进行户外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多注意休息,作息时间要规律,对于病情严重者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桑果的栽培技术

桑果的栽培技术

桑椹(拉丁名:Fructus Mori)是桑科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果实,椭圆形,长1—3厘米,表面不平滑。未成熟时为绿色,逐渐成长变为白色、红色,成熟后为紫红色或紫黑色,味酸甜。《本草新编》有“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的记载。桑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等,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等作用。

桑葚在新疆很多,主要是南疆,有黑桑,白桑,又大又甜,一般夏天出桑子,六七月的时候最多,一般路边就有卖的,越小的县城越多,这东西不能放,一放就出汁,所以不大运出去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白藜芦醇、花青素等成份,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活血,滋阴补阳,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果的栽培方法

桑葚压条繁殖法:在桑地间作绿豆、大豆作绿肥、以蚕粪肥桑、桑树剪伐等栽培技术,都对蚕桑的生产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桑葚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4~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

种子繁殖:采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小时,放湿砂中贮藏催芽,经常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自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20cm×30cm开沟,沟深1cm,每1hm2用种量7.5~15kg。覆土。约经10日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嫁接繁殖:袋接法,于嫁接前20日,剪接穗,湿砂贮藏,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套接)。

压条繁殖: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定型后通过修剪、疏芽、摘心,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干桑、高干桑、乔木桑等不同类型)。

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芽萌生新条,几年后在修伐处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枝留芽修剪法等。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蛴、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为害。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中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

桑果的病虫害

一、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随着桑园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种桑不单只为采叶养蚕,果、叶二用的果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果桑比较容易发生桑菌核病,现将桑菌核病的基本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基本症状

桑菌核病是果桑一种主要病害,俗称桑白果病,属真菌类病害;桑树开花时病菌开始侵入,结果后病状显现,颜色呈白色;病果无商品和食用价值。果桑品种较易发病,如不及时防治,严重地块发病率将高达90%以上。

桑葚(二)防治方法

1、防治时间:分3次进行,每隔7至10天防治一次。

第一次:始花期(桑花初开时);

第二次:盛花期(桑花全面开放);

第三次:盛未期(桑花开始减少,初果显现);

2、对口农药: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

(三)注意事项

1、喷施时雾点须细、周到,不可漏喷。一般每亩用量3~4背包,花序、叶、枝充分湿润,以滴水为度。

2、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应交替使用。

3、防治时农药浓度须按标准配,不可任意提高浓度,否则不利于今后防治。桑病防治主要是以防为主,所以应重视前期防治。

二、桑园青枯病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培育无病苗木。

2、合理采摘桑叶,全年在采叶喂蚕过程中,尽量减少伤流。

3、推广免耕法栽培,实行土地轮作。

4、推广盛东一号等抗病品种。

5、及时排除桑园积水。

6、清除桑园病株和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挖起集中烧毁,对病穴周围用铜铵合剂浇灌处理,即用碳铵3公斤、硫酸铜0.5公斤,拌和后在塑料袋密封24小时,每公斤兑水200公斤浇根部,隔7天1次,连续3次。

青枯病防治重点是加强桑园的培育管理和农业防治

三、桑树断梢病

桑树断梢病是近几年来北方蚕区多发的一种桑树病害,以陕南春伐蚕区发生较为严重,其它地区也有发现。

(1)发生特点:本病发生在新梢基部。凡桑椹小粒菌核病(白桑椹病)症状明显后,椹柄逐渐变黑褐色,新稍基部皮层慢慢由点线状斑点扩展成块斑至四周围斑。发病新梢病斑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先出现龟裂之后病斑下陷造成环缢,病变部位失水变细,遇风、雨天或上部触动易折断倒挂树上。

(2)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发现白桑椹及时摘除、集中烧毁,青椹期摘除青椹防治效果更好。

②药剂防治:一般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乙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在桑树花期喷雾以杀灭病菌。

龙血树的养殖方法

1、土壤:龙血树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长最佳,可用松柏林下腐殖质含量高的壤土与河沙混合栽培,也可用腐叶土与河沙混合栽培。龙血树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每月左右施用一次硫酸亚铁,可确保土壤的PH值适宜,呈微酸性,适宜其正常生长。

2、肥水治理:龙血树喜欢蔬松肥饶,通透性好的基质,可采用无土培育的方法,进行栽培治理。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泥炭土充分混合。这种基质,通透性好、清洁干净、无菌无味。龙血树且这种基质栽培在高级容器中,可以数年不翻盆、不换土、植株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土栽培的肥水治理,主要是追施营养液。假如栽培数目少,可以不专门配制营养液。

3、温度和光照:龙血树既喜欢暖和潮湿和阳光照射的环境,也能耐阴。但是,在室内莳养,若长时间置于过于荫蔽的环境,也会导致叶片退色。所以最好把花盆放在东南方向的窗台上,使之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假如肥龙血树置于阳台上莳养,当夏季阳光过于强烈的时候,要把花盆移入室内,特别是中午,要适当进行遮荫,一般光照度为40-50%即可,以免骄阳灼伤叶片。龙血树喜暖和,不耐寒冷。

4、繁殖:家庭对龙血树繁殖一般采用扦插繁殖,结合修剪进行,每年的4-8月皆可,室内可全年进行,但需要保持温度为20-30℃之间,才利于生长新根。桩式的最好用手掰下,去除下部的1/2-2/3叶片,直接插于干净的河沙中浇透水,暂时避开强烈的光照即可;整株式在短截后也要先去叶,然后再扦插于干净的河沙中浇透水,以后要保持空气湿度为70%左右,一个月生长新根而成为新株。

桑柏皮药用价值

药材性状:本品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性味归经:寒;甘;归肺经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或熬膏敷。

禁忌:肺寒无火及风寒咳嗽禁服。

桑皮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栽培技术

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

种子繁殖:采收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h,放湿砂中贮藏催芽,经常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20-30cm开沟,沟深1cm,每1hm2用种量7.5-15kg。复土。约经10d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嫁接繁殖:袋接法,于嫁接前20d剪接穗,湿沙贮藏,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套接)。

压条繁殖: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

定型后通过修剪、疏芽、摘心,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于桑、高于桑、乔木桑等不同类型)。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芽萌生新条,数年后在修伐处形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技留芽修剪法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蚧、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

黄柏繁殖种植方法

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

(1)种子繁殖 春播或秋播。春播宜早不宜晚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前用40℃温水浸种1天,然后进行低温或冷冻层积处理50 - 60天,待种子裂口后,按行距30厘米开沟条播。播后覆土,耧平稍加镇压、浇水,秋播在11-12月进行,播前20天湿润种子至种皮变软后播种。每亩用种2-3千克。一般4-5月出苗,培育1-2年后,当苗高40 - 70厘米时,即可移栽。时间在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新芽萌动前,将黄柏幼苗带土挖出,剪去根部下端过长部分,每穴栽1株,填土一半时,将树苗轻轻往上提,使根部舒展后再填土至平,踏实,浇水。

(2)分根繁殖 在休眠期间,选择直径1厘米左右的嫩根,窖藏至翌年春解冻后扒出,截成15 - 20厘米长的小段,斜插于土中,上端不能露出地面,插后浇水。也可随刨随插。1年后即可成苗移栽。

桑葚的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

种子

采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皮,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小时,放湿砂中贮藏催芽,经常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20cm×30cm开沟,沟深1cm,每1公顷用种量7.5~15kg。覆土。约经10日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嫁接

袋接法,于嫁接前20日,剪接穗,湿砂贮藏,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套接)。

压条

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定型后通过修剪、疏芽、摘心,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干桑、高干桑、乔木桑等不同类型)。

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芽萌生新条,几年后在修伐处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枝留芽修剪法等。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蛴、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为害。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相关推荐

竹柏的简介

竹柏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松柏目、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因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材质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称。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可达20米,是常见的行道树种之一。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亦不耐旱,稍耐寒。原产于台湾、中国大陆东南方、日本、琉球等地。台湾之原生分布于北部中低海拔文山地区及南部恒春半岛之北大武山区。 竹柏对土壤要求严格,在沙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等母岩发育的深厚、疏松、湿润、腐殖质层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轻粘土较适宜。喜山地黄壤及棕色森林土壤,尤以沙质壤

菖蒲的繁殖

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无性繁殖即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露地栽培,选择池边低洼地,栽植地株行距小块20m、大块50m,但一定要

仙茅的栽培

选地整地 宜选低山坡或平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地栽种。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9~10月,选当年已开花的母株,刨开四周泥土,从叶鞘内采下果实,搓出种子,洗净后,混在稍湿润的细沙里贮藏备用。3~4月育苗,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用细土覆盖,厚约1cm。每1hm2用种量30kg。幼苗出土后,及时除草、排水,定期追肥。培育2年后,在春季未出苗前按行株距25cm×20cm开穴栽种,每穴栽苗3~4株。根茎繁殖:把根茎切成2cm长的小段,在苗床栽插时不宜倒

金边吊兰的栽培方法

(1)扦插法: 扦插和分株繁殖,从春季到秋季均可进行。吊兰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一般很容易繁殖。扦插时,只要取长有新芽的匍匐茎5~10厘米插入土中,约一个星期即可生根,20天左右可移栽上盆,浇透水放荫凉处养护; (2)分株法: 分株时,可将吊兰植株从盆内托出,除去陈土和朽根,将老根切开,使分割开的植株上均留有三个茎,然后分别移栽培养。也可剪取吊兰匍匐茎上的簇生茎叶(实际上就是一棵新植株幼体,上有叶,下有气根),直接将其栽入花盆内培植即可; (3)播种法: 吊兰的种子繁殖可于每年3月进行。因其种子颗粒不大,播

苎麻根的繁殖技术

苎麻根喜温暖湿润气候,发芽适宜气温22-25℃,生长最适温度为23-30℃,气温在8℃以下幼苗停止生长,苎麻 收割0℃以下苗易冻死。年降水量800-1000mm,相对湿度80%左右最为适宜。怕风,忌渍水。对土壤适应性强,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土壤pH5.5-6.5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栽培为宜。苎麻品种繁多,有白叶苎麻和绿叶苎麻等。分深根型、中根型、浅根型三类。用种子、分根、扦插、压条、分株繁殖,亦可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试管苗。 种子繁殖:用育苗移栽法,选背风向阳、灌排方便、土质疏松之处作

马兰头的栽培

马兰的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种子繁殖因采种困难、出苗率极低一般不采用。用分株繁殖(营养繁殖)法不仅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而且当年采种栽植,当年就可采收,管理得法,当年就能收回成本且略有盈余。 方法是:9月份在野外(如田头地角、沟渠两沿、山边坡地)用铲子或锄头连根带泥铲(掘)起马兰的种根,把大种皮掰成带有主枝和根茎的若干块小种根,每块小种根长有马兰主茎3~4枝,然后按10厘米×10厘米的行株距移栽到大田。移栽时,要压实种根,使其与泥土紧密结合;栽后要及时浇透水,防止萎蔫,以利提高成活率

红掌的繁殖方式

繁殖特征 红掌主要采用分株、扦插、播种和组织培养进行繁殖。分株结合春季换盆,将有气生根的侧枝切下种植,形成单株,分出的子株至少保留3~4片叶,扦插繁殖是将老枝条剪下,去叶片,每1一2节为一插条,插于25~35"C的插床中,几周后可即可萌芽发根。人工授粉的种子成熟后,立即播种,温度25~30C,两周后发芽。为大量发展花烛,现采用组织培养进行繁育。花烛及其同属的花卉是国内外新兴的切花和盆花,每朵花的花期可达一个月,全年均可开花。由于花烛的花苞艳丽,植株美观,观赏期长,市场需求量增大。盆花多在室内的茶几、案头

大花蕙兰的繁殖方法

大花蕙兰一般可用分株法繁殖,春天新芽开始萌动时,是分株的适宜时期。分株后的新株应有3个以上的假鳞茎,分切后,待伤口晾干再进行盆栽,正常植株可3年分株1次。分株时刀具应消毒,以免引起病毒感染。分株后的盆栽大花蕙兰,应置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直到新芽伸出土面时,便可按正常方法进行管理。 大花蕙兰分株繁殖的具体方法: 将生长健壮的植株从盆内取出,并用利刀从假球茎相连接处切断,分切成数丛,每丛应带有2~3枝假球茎(其中1枝必须是前一年新形成的)。及时用硫磺粉或木炭粉涂抹切口,将新分植株放于干燥处晾1~2天后单独上盆

如何种天麻

天麻产区是密环菌的细嫩菌素(外鞘棕红色)或秋季集幼嫩、新鲜尚未开伞的密环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分出种类接种后,置22~26℃下培养15~17天,长满全瓶即成栽培种。 种材培养时,培养基配方是:锯木屑(柞树较好)加水或20%马铃薯水配成半固体培养基。制作时,用500毫升三角瓶,每瓶装锯末灰10克,然后加水把锯末灰湿透,再继续加水达到液面为0.5厘米深为止。水量加足后选择手指粗细的板栗树等树枝,剪成6~7.5厘米长的小枝条,用刀砍皮部为鱼鳞状,每瓶中放入2~3条,斜插入上述半固体培养基中,使枝条露于基物之外,

繁殖培育

繁殖 用分株繁殖。春、夏季挖出地下根茎,剪去地上部分茎叶,割取根茎分栽,分栽植株放半阴处养护,待萌发新芽后恢复正常管理。 栽培 盆栽,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以磷、钾肥为主,盆土保持湿润,夏、秋季经常给叶面喷水,盛夏放半阴处,叶面斑纹会更显目。室外地栽,选择排水好的疏松壤土,春末夏初多见阳光,盛夏稍加遮阴,秋、冬季将根茎挖出放室内贮藏。 病虫害 常有叶枯病和褐斑病危害。叶枯病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200倍波尔多液2-3次,发生褐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