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中医偏方
心律失常的中医偏方
律失常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而传统的中医有部分的偏方对于治疗心律失常也有不错的效果。那么具体有哪些呢?下面就几种常见的中医偏方提供大家参考。请大家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1、玉竹15克,鹧鸪1只。鹧鸪洗净去毛及内脏,加玉竹及少许食盐隔水炖熟服用。隔日1次,连服2~3次。养阳益气。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2、鲜泽漆茎叶适量,鸡蛋1~2枚。先将泽漆茎叶洗净,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左右,去渣留汁。用煎汁煮鸡蛋,蛋熟后去壳,在蛋上刺几个小孔,再煮数分钟即可,吃蛋服汤。日1次。逐水退肿,祛痰平喘。主治肺源性心脏病。
3、干蟾酥6克。把干蟾酥研磨成极细粉末,饭后用冷开水送下。每天2~3次。开窍醒神。主治心脏病引发的心力衰竭。
4、仙人掌取其茎部,切片晾干。每次取2~4片水煎20~30分钟,去渣饮汁,每天3次。主治心脏病、心衰。
5、常山3~12克,苦参9~30克,瓜篓皮9~15克,姜半夏、茵陈各9克,虎杖9~15克,炙黄蔑9~30克,丹参9~30克,炙甘草9~30克。每剂两煎,兑匀分二次服。凡早搏每分钟10次以上者,日服两剂;6~10次者,日服一剂半;5次以下者,日服一剂,直至早搏消失。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方法和药物。方中常山、苦参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主治心律失常。
6、鸡蛋100个。将鲜蛋放入锅内加水煮熟,冷却后去皮取出蛋黄,放入砂锅内,碾碎以文火煎熬出蛋黄油约500克,每次服一茶匙,日二次,可连续服用。养心安神。主治心律不齐。
7、取幼嫩松叶,洗净后用乳钵研磨,加适量水搅拌后,用纱布过滤,饮其生汁,每天三次,空腹饮用。主治急性心肌梗塞。
8、芦荟叶1.3克,苹果1个。将苹果洗净,去核去皮,与芦荟叶一同捣烂,用纱布绞汁。加白糖调匀后服食。每天一次,连用2~3次。清热通便。主治心脏病引之的胸闷便干症。
9、麦冬、桂枝、石菖蒲、五味子、黑芝麻、生姜各10克,炙甘草、党参各15克,生地18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特征表现
因为小儿的心脏生理还在逐步发育健全,所以当小儿发生心律失常时与成人差别较大,如小儿心律失常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比成人发病率显着减少,此外还包括以下这些症状。
1. 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
是小儿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其次为异位心律及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又以窦性心动过速占多数,窦性心律不齐也很常见,患者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明显,吸气末期心率减慢,常在激烈运动、发热、哭闹烦躁、情绪不安时出现,应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可消失。小儿异位心律中过早搏动发病率最高。传导阻滞中以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病率最高。
2. 新生儿心律失常症状
约60%的儿童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5%- 10%患者原有预激综合征,以1岁以内幼儿多见,随着其年龄增大,发育逐渐完善,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新生儿期的小儿窦性心律很不稳定,并且在婴儿期容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紧张、哭闹、运动或体温过高时。
3. 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心律失常出于先天性的为多。如果小儿在胚胎发育时出现房室结区和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出生后可出现先天性的房室传导阻滞。Ⅰ度一般无症状,心电图仅表现为P-R间期延长;Ⅱ度患者可出现心脏漏跳症状;Ⅲ度患者因为心率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并会危及生命。
小儿心律失常有什么特征
1. 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
是小儿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其次为异位心律及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又以窦性心动过速占多数,窦性心律不齐也很常见,患者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明显,吸气末期心率减慢,常在激烈运动、发热、哭闹烦躁、情绪不安时出现,应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可消失。小儿异位心律中过早搏动发病率最高。传导阻滞中以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病率最高。
2. 新生儿心律失常症状
约60%的儿童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5%- 10%患者原有预激综合征,以1岁以内幼儿多见,随着其年龄增大,发育逐渐完善,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新生儿期的小儿窦性心律很不稳定,并且在婴儿期容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紧张、哭闹、运动或体温过高时。
3. 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心律失常出于先天性的为多。如果小儿在胚胎发育时出现房室结区和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出生后可出现先天性的房室传导阻滞。Ⅰ度一般无症状,心电图仅表现为P-R间期延长;Ⅱ度患者可出现心脏漏跳症状;Ⅲ度患者因为心率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并会危及生命。
4. 学龄期心律失常症状
学龄期儿童多见窦性心动过缓、游走性心律失常和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心律不齐怎样治更好
心律失常是个人人都得过的病症,也是疾病原因导致死亡排位第一的病症,
心律失常是心脏生物电场的物理功能问题,因此,不是生物化学产品可以解决的。
特别提示心律失常患者勿采用射频消融术,即——采用切断心脏电流传导通路(神经)制止心律失常症状是错误的——到今天为止无一例康复案例。
心律失常治愈只有两种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成熟技术产品,你的问题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治疗技术方法:
1、处于早期、中期、恶性心律失常初发阶段的心律失常患者用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即可完全控制、或治愈。
2、已经处于恶性心律失常中、晚期患者,可以在安贞医院佩戴心脏起搏器——即可充分控制心律失常病症,可保患者心脏正常。
心律失常的特点
小儿因处于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心脑的生理(如心肌细胞传导系统、起搏系统)处于逐渐发育健全的时期。因此,其发生心律失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初生时易发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症候群等,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发育日臻而自行消失。
(2)新生儿期窦性心律极不稳定,婴儿期易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
(3)如胚胎发育中,房室结区及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导致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4)小儿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次为异位心律,第三是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居首位,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仅此两项占心律失常心电图的78 6%,二者多数为生理现象。小儿异位心律中以过早搏动(早搏)发病率最高,以室性最多,房性次之,结性较少见。传导阻滞中以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占首位,右束支传导阻滞次之。而室性过早搏动,常找不到肯定的原因。新生儿及婴儿早期过早搏动,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5)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游走心律失常、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以学龄期儿童多见。
(6)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与成人不同之处主要是心房颤动较成人显著减少,只占0.6%,成人心房颤动仅次于室性早搏,居第二位。
(7)小儿心律失常病因先天性因素占了一定比例。如三尖瓣下移易并发房性过早搏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大血管易位常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间隔缺损常发生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单纯心脏传导系统发育畸形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类型。
窦性心律失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1.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respiratorysinusarrhythmia)系窦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各年龄组均有发生,最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也可见于老年人,为一种生理表现,绝大多数窦性心律失常者的心脏功能正常,也可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或吗啡注射后及心脏瓣膜病患者。东方虹鼻小柱畸形矫正对比照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nonrespiratorysinusarrhythmia)比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少见,与呼吸周期无关,可见于老年人,偶见于健康人,心脏病患者比无心脏病患者多见,尤其有冠心病
心律失常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一、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挑战及前景
由于早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评价基于正常动物的心脏,以此获得的结果照搬到人类心脏,偏差很大。上世纪70年代的追求目标是寻找耐受f生好的抗心律失常药,1980年代发展起来了耐受性好、治疗早搏十分有效的钠通道阻滞剂。然而一个1989年提前终止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发现使用钠通道阻滞剂使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增加2—3倍。后来被人们所熟知为“抗心律失常药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在钠通道阻滞剂因增加猝死风险而暗然失色之后,人们发现了Ikr阻滞剂。然而,Ikr阻滞剂的临床使用同样出现了促心律失常作用,因而也没有达到意想的地位。因此,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如胺碘硐)占领了目前的市场,尽管其明显的心外副作用,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心律失常较为安全的离子通道阻滞剂。
二、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向
非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明显抑制恶性心律失常减少死亡率的认识是近年来在心律失常冶疗领域的一大进步,它最早是从?受体阻滞剂在抗心律失常作用中得到的认识和启发。?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最为肯定,在 65个随机临床试验的18000例患者中,心肌梗死后?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可使相对危险性降低20%。鉴于上述观点,中医药的发掘,药方优化组合、纯化工艺提高,可望达到多离子通道阻滞和非离子通道调节的综合效果,创造出更合理的新药。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教授黄从新认为,部分中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显示出好的苗头,应该尽快启动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拿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吴以岭教授认为,低毒、安全、有效的中药是摆脱心律失常治疗困境的出路之一,并提出治疗心律失常需要“整合调节”,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
三、整合调节——药物干预新策略
整合调节是目前在国际上新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强调对疾病的所有发病机理同时进行调节,非常适合用于治疗像心律失常那样发病机理复杂、病变类型繁多的难治病。整合调节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使心律失常发病机理得到全面改善,将四根“导火索”全部切断,从而有效预防治疗这些症状各异的心律失常。
治疗心律失常的中医偏方有哪些
1、玉竹15克,鹧鸪1只。鹧鸪洗净去毛及内脏,加玉竹及少许食盐隔水炖熟服用。隔日1次,连服2~3次。养阳益气。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2、鲜泽漆茎叶适量,鸡蛋1~2枚。先将泽漆茎叶洗净,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左右,去渣留汁。用煎汁煮鸡蛋,蛋熟后去壳,在蛋上刺几个小孔,再煮数分钟即可,吃蛋服汤。日1次。逐水退肿,祛痰平喘。主治肺源性心脏病。
3、干蟾酥6克。把干蟾酥研磨成极细粉末,饭后用冷开水送下。每天2~3次。开窍醒神。主治心脏病引发的心力衰竭。
4、仙人掌取其茎部,切片晾干。每次取2~4片水煎20~30分钟,去渣饮汁,每天3次。主治心脏病、心衰。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几个偏方
1.酸枣仁30——45克,粳米100克。把枣仁捣碎,浓煎取汁,再用粳米加水适量同煮,待米半生半熟时,兑人枣仁汁再煮为粥。晚餐时温热服食。
2.人参末3克,冰糖少量,粳米100克。同人砂锅煮粥,早晚空腹分服。 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3.当归、生姜各75克,羊瘦肉1000克,大料、桂皮少许。文火焖至肉烂熟,去药渣,食肉服汤,每次适量。 对于心动过缓,病窦,传导阻滞者效果好。
4.当归、赤芍各10克,红花、丹参、琥珀、广郁金、檀香、川芎各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若口粘、苔浊腻,加法半夏、苍术、白术、甘松、石菖蒲;胸痛明显、加失笑散、延胡索;情志不舒、胸胁闷痛,加柴胡、机壳、香附、白芍。 本方理气、活血、调脉,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心律失常,其临床症状主要如:心悸,胸闷,或阵发心胸疼痛,唇暗,舌有紫气、瘀斑,脉涩或结代。
注意事项:1.服药注意剂量, 2.如若服药有不适感因立即停止。
窦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引起的
1.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系窦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各年龄组均有发生,最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也可见于老年人。为一种生理表现,绝大多数窦性心律失常者的心脏功能正常,也可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或吗啡注射后及心脏瓣膜病患者。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non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比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少见,与呼吸周期无关。可见于老年人,偶见于健康人,心脏病患者比无心脏病患者多见,尤其有冠心病者。在颅内压增高、脑血管意外、脑功能不全者也可发生。精神因素、药物因素(如应用洋地黄、吗啡、阿托品等)亦可引起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
3.室相性窦性心律失常 (ventriculophasic sinus arrhythmia) 是窦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特殊类型,指QRS波群的出现可以改变窦性P-P间期的时距。室相性窦性心律失常多见于窦性心律合并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也见于伴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又无逆行心房传导的室性期前收缩与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者。
中医治心律失常偏方大全
女贞子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主治心律失常、阴虚内热、头晕、眼花、耳鸣等。
【处方组成】女贞子250克。
【用法用量】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至900毫升。每次取30毫升,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或每日用药25克,加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分3次服。
【病例验证】用女贞子治疗心律失常43例。治疗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1周,服用女贞子1个疗程(4周)。总有效率76%。其中显效19例(心律失常消失),有效15例,无效9例。病程不到1年者,总有效率84.3%;1~5年者为81.2%,超过5年者为52.1%。
皂角粉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主治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生皂角0.3克。
【用法用量】将药研成细粉,吹少许入鼻中,取喷嚏。
【病例验证】邓某,男,64岁。突然心悸,咯吐多量白色黏痰,心律178次/分,心电图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曾因注射三磷酸腺苷发生心源性休克而惧用西药。本次发病改用单味皂角0.3克研细粉,吹粉少许人鼻中,搐鼻取嚏。即刻痰随嚏而出,胸闷随减。再查心率为90次/分,心律整齐。
黄芪檀香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定律。主治心气虚损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早搏。症见:胸闷痛,心悸少寐,头昏神倦,脉象缓或结代,舌红嫩,苔白。
【处方组成】生黄芪100克,檀香20克,桃仁、桂枝、炙甘草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痰火内盛,心阳偏亢的心动过速者,加茵陈30克、黄连10克、生龙齿30克;大便硬结者,加制军10克;痰多者,加鲜竹沥一支,日两次吞服。
【病例验证】丁某,男,58 岁。病症为胸闷心悸,头昏耳鸣,神倦乏力,已历三年,西医诊断为冠心病。经治未见好转,近因劳累胸闷气闭加重5天求治。查:心律48次/分,血压 150/90毫米汞柱。面色欠佳,面目略浮肿,咯痰色白,口唇紧绀,大便干结,舌嫩,苔白腻,脉缓。用原方加姜半夏10克、制军10克,5剂。二诊咯痰减,胸闷好转,再服10剂。三诊:胸闷气闭除,大便通,无咯痰,心率62次/分,血压140/85毫米汞柱,去姜半夏、制军,再进10剂以固疗效。随访1 年,未复发。
山黄丹参饮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益气温阳,活血复脉,提高脉率。主治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冠心病,各类心肌炎或心肌病导致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尤为窦房结供血不足或窦房结动脉血栓形成者更为适宜。可以加速传导,提高脉率,改善虚寒症候。
【处方组成】仙灵脾18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丹参30克,炙甘草15克,檀香6克,瓜萎皮、薤白各15克。
【用法用量】文火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30天为1疗程。
【加减】胸闷两胁胀痛者,加柴胡12克、元胡15克;失眠者,加炒枣仁15克、百合30克;头昏耳鸣者,加枸杞子15克、菊花12克;双下肢浮肿、少尿者,加车前草30克、葫芦壳30克;纳食不佳者,加焦山仙各12克、炒莱菔子20克。
【病例验证】陈某,男,45 岁。因阵发性眩晕伴心悸胸闷两年余,平素常感疲乏无力,畏寒肢冷,夜间多有失眠。曾就诊西医,用过阿托品、麻黄素、潘生丁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求治于中医,处方用仙黄丹参饮加百合30克,14剂。服14剂后心率开始增快,心率增至50~58次/分。原方改仙灵脾21克、桂枝15克,再服十四剂诸症消失。随访3月,未见复发。
延胡黄连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清热散瘀,行气通络,扶正固本。主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症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心烦不寐,脉数疾、促、促代或涩数。
【处方组成】延胡30克,黄连30克,麦冬4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丹皮15克,黄芪15克,半夏15克,甘草15克。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2剂,每剂煎2次。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心律失常者多例,系统观察病人并统计:显效54.93%,有效29.58%,总有效率84.51%。
黄芪太子参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主治心律失常,适宜于心脾两虚,血脉瘀阻者。
【处方组成】黄芪1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云苓15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砂仁6克,丹参15克,水蛭3克,香附10克,三七粉6克(冲服)。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7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51例,其中疗效显著者27例,有效者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2%。
桃仁红花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桃仁10克,红花5克,当归、生地各10克,川芎5克,赤芍、牛膝各10克,甘草3克,生黄芪15克,瓜蒌皮10克,桔梗5克,淡附片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39例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疗效显著者18例,好转20例,无效1例。
心梗有哪些症状 心律失常
在心梗的病人中大约有75%-95%的患者伴有心律失常的症状。
特点: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
风心病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以房颤较常见。近20年统计,发生心律失常者占全部风心病的31%,几乎全部见于二尖瓣病变,其中以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较多见,约占39%,其余依次为单纯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联合瓣膜病变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分别约占27%、20%和14%,而主动脉瓣病变则无一例。
按病变分析,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可高达75%;晚期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伴有明显左房增大者,亦常发生房颤。房颤发生与患者年龄、左房大小和病变轻重有关,年龄较大者,房颤较多见;左房壁肌有中度以上纤维化者,约80%发生房颤,如左房壁肌有广泛纤维化,100%发生房颤。
房颤时,心排血量可下降20%~25%,约2.5%~4%的房颤患者可突然死亡。在二尖瓣病变中,其它心律失常有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扑、房性早搏等。
约10%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包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左束支传导阻滞。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约1/4~1/3的病例可发生P_一R间期延长,室性早搏也不少见。
风心病晚期病例,特别是心肌有严重病变时,可发生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二尖瓣手术常可诱发心律失常,应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