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在冬至时节养生
中老年人如何在冬至时节养生
1、加强锻炼:由于冬至前后天气非常寒冷,很多人宁愿闷在被窝里也不愿意出门活动活动,殊不知缺乏运动容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感冒发烧。不过运动时还需做好热身准备,以免由于四肢僵硬而使关节不灵活,容易造成拉伤。
2、加强保暖:冬季昼夜温差很大,加上冷空气来袭,温度因此变得更低,喜爱晨练的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要多加一件防风御寒的大衣,以免着凉感冒。由于温差变化比较大,只需适当保暖,无凉意即可,以免晨练出汗,容易着凉感冒。
3、早睡晚起:中老年人在冬季宜早睡晚起,这是因为早睡可以维持体内的阳气,而晚起则能护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天气再冷,睡觉时也不应蒙头入睡,以免由于氧气供给不足而引起盗汗、胸闷等症状,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饮食得当:很多人一到了冬季就会得口腔溃疡,这多半是因为这些人喜欢在冬季吃火锅,要知道经常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可是很容易使引起上火的。并且冬季是大多数蔬菜的淡季,市面上蔬菜的品种也比较少,这就很容易导致维生素供给不足,使得很多中老年人患口腔溃疡或便秘。虽然冬季没有什么可选的蔬菜,但是也可从马铃薯或甘薯等食材中摄取充足的维生素,以均衡身体所需的营养,且此类食物比较容易嚼碎,利于肠胃消化和吸收,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食用。所以老年人在冬季的饮食中应以清淡为主,同时还要适当地补充水分,帮助缓解因上火引起的口干等症状。
中老年人在冬至可适当进补,日常饮食中可增加买制品和豆制品等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增加身体的热量,以达到抗寒的效果。此外也可适当吃一些羊肉、牛肉以及鱼肉等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值得注意的是用花生油或菜籽油等植物油烹煮食物,还能有效预防胆固醇增高。
冬至节的风俗有哪些
节令食文化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寒露养生知识 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物。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冬春换季时节如何养生
时下正值冬春换季时节,是天气逐渐转暖的阶段,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专家表示,冬春换季时节如何养生,应该最好“转轨”工作,注意在饮食起居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锻炼见太阳
冬春换季时节,阳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相对闭藏状态。在这段时间里,养生方面应继续顺应大自然的封藏之性,早睡晚起,等日出再起床锻炼,因为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运动,不易被寒所伤,这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其中,手和脚是人体阳气最不易到达的地方,冬春换季时节养生应注意在天气好的时候多走走路、骑骑车,经常踢踢腿、甩甩胳膊,按摩一下手、脚,对身体大有益处。
取暖别走样
虽然天气即将逐渐转暖,但在冬春换季时节有些地方还是很冷的,因此防寒保暖仍然必要。专家建议,室内温度不要过高,16℃至20℃即可。虽然“就温远寒”是冬季养生总的原则,但有的人为了身体舒适,时常把室内温度调到25℃以上,取暖走了样,变成了“取热”,稍微活动就会出汗,出门时一遇到寒风就容易患病,其中儿童和老年人最易受害。要知道,经常出汗容易耗散阳气,而冬季养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勿扰其阳”。
进补要减量
一般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在冬春换季时节,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此时,最好把动物类的进补食物改为植物性进补食物,如灵芝、鲜菇汤等,另外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
最后,专家提醒,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努力做好冬春换季时节养生的“转轨”,为一年中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应该重视冬春换季时节如何养生的问题,对于疾病的康复也很有帮助,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加以了解。
冬至养生牢记5点冬日暖洋洋
1.冬至养生重在养心
冬至养生的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2.冬至出外要保暖
进入冬至节气,降温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冬至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3.起居护养要适度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4.运动养生适度为宜
运动方面,由于大雪节气万物潜藏,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而应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比如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做做舒展运动(上午9-10点钟或下午2-3点钟)。
5.食补要吃温性食物
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
冬令时节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蓄养阴精,尤其要注重饮食调理。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早已证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常与天气条件及其变化有关。
冬季由于持续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同时,干燥寒冷的气候,还容易使老年人患感冒、肺气肿和支气管炎,而这些病症都会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并可诱发心绞痛。那么,老人冬季如何养生才是最好的呢?中医素有“虚则补之”、“寒则温之”之说,因此,老年人的日常膳食要注意温补肾阳,而海参正是老人冬季滋补的不二选择。
海参是名贵的滋补珍品,列为“海八珍”之首,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海参多糖有广谱抗肿瘤的功效,具有降低血粘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此外海参还有降血脂、抗衰老、美容等多种功效,堪称冠心病、高血脂等病人及老年人的滋补佳品,是冬季保健养生当之无愧的王者。老人冬季如何养生最好呢?所谓“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膳食是冬季滋补的首选。
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呢
都可以吃饺子。
1、在立冬时节有吃饺子、喝草根汤、吃鸡鸭鱼肉、羊肉汤补冬等习俗,因为立冬是秋冬季节相交之时,是“交子之时”,人们认为此时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
2、冬至美食也特别多,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不过一般来说,冬至时候吃饺子更为常见,因为冬至时气温非常低,此时吃一点用面皮包成的饺子汤能给身体及时补充能量,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并且民间更是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
冬至如何正确的养生 男人冬至养生
冬至时节,男子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虚衰,多病早夭。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冬至后,男性应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颐养胃气。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多食助燥伤阴,会加重内热,使燥邪侵犯人体,不宜多吃。男性应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橙子。
此外,男子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常吃此类粥具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配上桂圆、芝麻、胡涛、茯苓、大枣、银耳等则再好不过。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因此男人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要注意保暖,多晒太阳,外出注意防寒,减少冷空气对身体的刺激。
冬至时节养生四个要点
适当保暖
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饮食调节
在日常饮食中,注意热量的补充,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多吃些羊肉、核桃、栗子、木耳、红薯等适宜的食物。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萝卜、白菜等。
起居调节
冬至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不可大汗淋漓。同时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三九”穴位贴敷
冬至是一年中之最寒冷的时令,人体阳气为温煦脏腑器官,收敛于内,使得气血运行缓慢,选择在冬至日采用具有辛散温通的中药选穴贴敷,可疏散风寒、疏经通络、温补脏腑,以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三九穴位贴敷是一种副作用少、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黄帝内经》曾指出“冬至一阳生”,即体内阳气开始回升,对“冬病”患者贴敷,以助其阳气的生发,顾护肌表,扶正祛邪,同时也巩固三伏贴敷的疗效,可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和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需注意什么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一是要“少”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不能过饱,俗话说: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意思就是说呢,每餐不要吃的太饱,要给肚子留个两分的空间。研究发现,如果人类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二是要“暖”
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胃喜燥恶寒,所以要避免冰的凉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于烫食,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暖的另一个意思是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充分吸收营养、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等。此乃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的第二个要点。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三是要“早”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的第三个要点就是吃饭要及时。一般来说,上午7点~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所以早饭最好安排在这个时间。中医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晚饭也尽量早吃,这样才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四是要“淡”
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盐少加工,因为中国人现在食盐和食油量超标,由此引发的高血脂、高血压等病正在增多。所以,老年人要吃的淡一点。一般人平均每天动物食品摄食量达到150克时,就应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为宜。老年人活动减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别是动物性脂肪。
老年人冬季饮食养生五是要“软”
老年人的牙齿常常会松动或者脱落,肠胃的消化能力也大不如从前,所以应该吃软的不应该吃过硬的食物,想比较硬的果实类食物等,当然像煎炸的油腻类不好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吃。
中老年人冬至怎么养生
中老年人由于体质远不如年轻人,身体的抵抗能力也逐渐的降低,再加上一些工作压力和比较快的生活节奏,更容易给他们的身体带来危害,所以冬至养生极为关键。
在冬至的时候首先应注意饮食的搭配,由于天气寒冷,身体的循环能力下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吃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除此之外还应当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及其谷类的食物,同时要注意钙元素的摄入。冬至时饮食尽量要保持清淡,这段时间脾胃会比较虚弱,所以不应该吃一些过于肥腻和盐量过多的食材。
这段时间在精神上也应当多注意调节,有以下几点:
一、精神应当保持放松,不要为一些琐碎的事情感到烦恼,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得失。闲暇之余可以多找些人聊聊天。
二、大脑也要懂得放松,有的时候在工作中也会遇见费脑子的事情,所以这段时间应当注意脑子的休息,合理的用脑。
三、切忌不要经常发火,多体谅别人,闲暇的时候多一些放松的音乐。
在寒冷的冬至,健身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懂得不要过度的劳累,有的一些人经常的跑步冬泳,但是一定要切记不要过度,在这时小编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跑步,适当的时候可以打乒乓球和羽毛球,同时根据自身的身体调节良好的生活的规律。
在这段时间,也可以使用一些保健的药物,由于身体的机能有所衰退,用一些保健的药物可以帮助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但是要注意使用的药量要控制,不要认为吃的多补得多。
对于中老年人,冬至期间的养生非常的重要,一些高发的疾病大都在这时产生,所以冬至懂得养生是非常重要的,选对方法足让自己防病。
大雪节气饮食养生,大雪节气养生 蒜泥茼蒿
做法:半斤茼蒿洗净切段,大蒜捣烂备用。大火防水煮开,放入茼蒿烫3分钟左右捞出沥干水,拌入蒜泥、味精、盐、香油,并搅拌均匀。
功效:茼蒿具有养心、降血压、降血脂、润肺、化痰的作用;大蒜可以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几率,尤其适宜老年人大雪时节养生。
冬至节的风俗有哪些 节令食文化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冬至节吃羊肉有什么好处
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在《本草纲目》中有提到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因此在天气较寒冷的冬至时节,进补些羊肉对身体抵御严寒是十分有帮助的。
羊肉入肾经,其所含的有益成分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功效,对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一定益处,而且羊肉与牛肉相比富含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冬至时节吃些羊肉对调理身体是十分合适的。
羊肉入脾经,所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食用后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还可增加自身消化酶的产生,从而保护胃壁,帮助消化,而且羊肉肉质细嫩,冬至时节吃羊肉不会有其他副作用产生。
冬至养生吃什么好
潮汕人冬至吃什么——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客家人冬至节气吃什么——酿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四川冬至吃什么——羊肉汤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专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杭州人冬至吃什么——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南方人冬至节气吃什么——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南北各地还有不少汤圆的名品,如宁波汤圆馅多皮薄,糯而不粘;长沙姐妹汤圆洁白晶莹,香甜可口;如今不仅冬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汤圆,更多关于汤圆的做法,可查询菜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