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都有谁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都有谁
1、大肠癌高发地区的成人;
2、过去曾罹患大肠癌,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
3、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曾患有大肠息肉者,或是父母、兄弟姐妹被发现有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息肉数在100 个以上);
8、家庭人员曾患有腺癌(如肺癌、肠癌、胃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者;
9、血吸虫病患者;
10、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
男人腿越长越容易得这种癌症
身材高大腿长的人患肠癌几率高
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早期常无症状,至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时,患者常常已属中晚期。
大肠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大肠癌高发地区年龄大于40岁的有症状人群;接受过大肠癌、大肠息肉手术治疗的人群;有直系亲属患过大肠癌或大肠息肉的人群。
身材高更易患大肠癌
大肠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根据调查,我国大肠癌高发年龄在50-60岁,而西方国家则为60-70岁,相比之下我国发病年龄平均年轻了10岁。
容易得大肠癌的人群包括肥胖、高蛋白高热能低纤维饮食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成年人身材高大可增加大肠癌的危险性,男性身材高于185CM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大于身材低于165CM的男性。
而且肥胖可增加结肠癌的危险性,“肥胖的男性人群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两倍,而体形较胖的女性罹患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也增加。
哪类人容易患上直肠癌
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癌症患者在通过手术治疗之后,没过多久病情就又复发了,而二次复发要比每一次要严重的多。调查显示,已经患过直肠癌这种疾病的人群,再患该病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十倍左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哪类人容易患直肠癌。
1、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特别是已经患过肠癌的人群,其再患肠癌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10倍左右。
2、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者:主要是指直系血亲中有患大肠癌者,特别是连续两代以上都有者,其罹患直肠癌的几率明显增加。
3、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应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可能。我国大肠癌的高发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
4、直肠息肉患者:特别是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资料显示有仅80%的直肠癌是经腺瘤性息肉转变来的。
5、慢性直肠炎症患者:特别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由于直肠长期受慢性炎症的刺激而导致恶变。此外,血吸虫病患者其直肠癌的发生率也较高。
此外,胃胆囊切除后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便秘者等,患直肠癌的几率也较普通人高。直肠癌高危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进行直肠镜常规检查,这样有利于发现直肠癌的癌前期病变和早期癌,以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日常生活中哪类人更容易罹患直肠癌这种疾病,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了解到,直肠息肉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为,资料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直肠癌患者的病情是经直肠息肉转化而来的。
艾滋病常见4大高危人群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因为肛交,所以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暗娼人群
因与很多人性接触所以感染率非常高。
3、承受输血或血液成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成品(浓缩血细胞、血小板、冷冻新颖血浆)的输注也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染。
4、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高危人群。
预防大肠癌的四驾马车
专家提出,男性要预防大肠癌,首先要改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如猪油、肥肉等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其次要积极防治肠道疾病,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等,对于肠道息肉应及早处理。
第三要坚持适当运动,注意减肥。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高发的诱因。经常运动的人,不但看起来更年轻,而且不容易得癌症,尤其是不易得大肠癌。每天慢跑30分钟或进行相同运动量的人,患大肠癌的几率会降低。
最后还要定期检查。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有:肥胖、40岁以上的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等。这些人应该定期接受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大高危人群易患大肠癌
一、放射线治疗。许多资料显示,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接受放射线治疗以后,患直肠癌的机会明显增加。因此,有下腹部放射治疗历史的女性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便血、下坠、排便习惯改变等直肠症状,就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二、遗传。一个人的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则他(她)在一定条件下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大肠癌。因此,若亲属,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特别是大肠癌病人时,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定期接受相关检查。
三、便秘。粪便中含有一种被称为“二级胆酸”的致癌物质,便秘就使这种物质长期与肠粘膜接触。另一方面,粪便中细菌产生的毒素及被细菌酵解的有毒产物,由于便秘而长时间停留在肠腔,其对肠粘膜的刺激和部分水溶性有毒物质的吸收对人体均有不利的影响。所以说便秘对大肠癌发生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三高一低。有如下饮食、生活习惯的人更容易患大肠癌。高热量、高脂肪(油)、高蛋白(肉类)、低纤维(少粗粮、少蔬菜)的饮食习惯;每天摄食次数过多;常吃烧烤食物;长期静坐的工作状态;长期无保护地与石棉、杀虫剂、除草剂、油漆和多种重金属接触;儿童期开始吸烟;嗜酒;长期饮用咖啡等。
生活中哪些人更容易得上直肠癌
1、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特别是已经患过肠癌的人群,其再患肠癌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10倍左右。
2、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者:主要是指直系血亲中有患大肠癌者,特别是连续两代以上都有者,其罹患直肠癌的几率明显增加。
3、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应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可能。我国大肠癌的高发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
4、直肠息肉患者:特别是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资料显示有仅80%的直肠癌是经腺瘤性息肉转变来的。
5、慢性直肠炎症患者:特别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由于直肠长期受慢性炎症的刺激而导致恶变。此外,血吸虫病患者其直肠癌的发生率也较高。
此外,胃胆囊切除后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便秘者等,患直肠癌的几率也较普通人高。直肠癌高危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进行直肠镜常规检查,这样有利于发现直肠癌的癌前期病变和早期癌,以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
哪些人是大肠癌高危人群
1、如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中有一人患大肠癌,则本人患该病的危险性增加,应于40岁时开始行乙状结肠镜、粪便潜血或二者兼施的标准筛检。
2、曾行大肠癌根治术者,发生复发性癌或新癌的危险性增加。术后要动态观察癌胚抗原(CEA),若CEA持续不降或短期下降又复升高者,要考虑切除不完全或复发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探查肿瘤的存在。如果行大肠癌切除术者术前未进行彻底检查,则推荐术后1年内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本次或术前结肠镜检查显示正常,则下一次结肠镜检查可在3年后进行,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
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的先天或获得性缺陷所致。该基因的突变多发生在20~30岁时,可导致结肠发生成百上千个腺瘤。40岁以后,携此基因者几乎100%发生癌变。对于这种家系成员,应接受遗传学咨询,并从青少年时期即进行定期的结肠镜检查。
4、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与息肉的大小相关。息肉愈大,癌变机会愈多。初次检查发现腺瘤,一律电切活检,证实为腺瘤者,3年后应随访进行结肠镜检查。如第一次随访检查显示正常或发现单个小型管型腺瘤,则下次随访检查可延至5年之后;相反,如息肉体积大,数目多,则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5、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直肠癌,是一种在同一家族中有多个患结肠癌、直肠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凡疑及该病的个体,应从20岁~30岁开始每1~2年,40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6、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这种危险于患病后8年开始,以后持续稳定增加。对全结肠炎患者应于患病8年后,左结肠炎患者于患病15年后,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7、过去一直认为黑斑息肉病患者息肉不会癌变。但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黑斑息肉病病人患癌的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一项调查显示黑斑息肉病病人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0%~23%。因此,对于黑斑息肉病患者,应进行积极的随诊和检查治疗。对10岁以上患者,常规每两年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20岁以上患者,每两年还应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
8、对于大于1厘米的息肉,尤其有腹部症状者,应尽可能经内镜电灼,择期剖腹手术或在纤维结肠镜的辅助下经腹腔镜切除息肉或病变肠段;25岁后,每年接受包括腹部、盆腔的全面检查;女性患者还应行乳腺检查、宫颈涂片和盆腔B超检查。
直肠息肉对直肠癌有作用
摘除直肠息肉,可阻断直肠癌的自然史,使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40%和50%。这表明,摘除直肠息肉对直肠癌发生有预防作用。
1977年至1980年期间,他们在海宁市2次对30岁以上的23万余例大肠癌高危人进行15cm肠镜筛检(第1次检18万余人、第2次检8万余人),共检出4077人有直肠息或有腺瘤。对上述4077人在直肠镜下施行息肉摘除术,并对息肉摘除者作定期肠访,目前肠镜检查深度已达24cm。
经过20余年的肠镜随访,海宁市接受筛检人群的20年累计直肠癌的发病率降低为68.6%与82.4%。研究分析表明,海宁市受检的人群20年内的直肠实际病数为50例,比按数字模型预测直肠癌发病人数减少了229例。在此之前海宁市每年肠癌一会有40~50例。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直肠癌约占大肠癌的2/3。大多数大肠癌从肠腺瘤发展而来,大约需要10年至15间。因此,早检查、早摘除息肉对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有关肠梗阻的预防
肠梗阻是一种临床表现综合症,由很多疾病引起。去除了导致肠梗阻的病因,就不会复发。对于某些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如肠粘连、Crohn病、肠结核等。就粘连性肠梗阻而言,多数病人有腹腔手术、创伤、出血、异物或炎性疾病史。大部分患者以往有慢性梗阻症状和多次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
腹腔粘连发生后,不会自愈,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治愈肠粘连。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保健。如注意进食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粗纤维、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常,适当的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的重体力劳动、激烈运动。一旦出现肠梗阻的先兆症状,及时就医。对于Crohn病、肠结核患者,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随访。
日常生活中预防肠梗阻,主要还是针对病因。就临床而言,成人肠梗阻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肠粘连、肠道肿瘤。对于肠粘连所致的肠梗阻上面已经提到。对于肠道肿瘤所致的肠梗阻,主要还是预防病因。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对于肠道肿瘤的高危人群(有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等肠道症状的人、 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大肠腺瘤患者、 有大肠癌病史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rohn病患者、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更应注意,要定期做相应的体检,必要时做肠镜检查。
肠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肠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肠癌的出现是给很多的健康带来了危险,对于肠癌的高危人群也是都关注的,下面就介绍一下肠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大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
家族史
如果某人的一级家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如果您的某位直系家属(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不到50岁时患上大肠癌,或者在父系家族或母系家族中有两人及以上者患大肠癌,这时您就算是有大肠癌家族史]。大约1/4的新发患者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结肠炎性疾病史
某些结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大肠息肉史
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的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