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足跟痛
中医治疗足跟痛
一般采用内服和外治两法并用。先要辨证再来用药,足跟痛基本分为三种症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和寒凝血瘀型。
在医师开的内服中药的同时进行外治更有助于恢复。外治的方法主要有几种:
一、每天用内服药煎过的药渣加适量醋,放入纱布袋里,热度以合适为准,热敷足跟处,一次15~20分钟。
二、川草乌、伸筋草、透骨草等药适量(根据自身情况,请医生开出外敷处方),加醋适量,加入热水,以不烫为适宜,每天泡脚,每天泡15~20分钟,一副药可用3~5天。泡脚后用软膏剂或护手霜涂抹足跟处再进行按摩。或者用合适的圆棍放在脚下来回滚动。
三、使用足跟垫。在稍厚的鞋垫上画出痛点的位置,挖空,在空处垫上药包。可用威灵仙、白芷以1:1的比例打成药面做成药包。也可不垫药包使用。
日常保健方法
邓素玲还提醒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
尽量避免穿底很薄的鞋。要选择橡皮底的柔软鞋子。避免走在坚硬的地面上。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
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不时抬高足跟减轻足跟负荷。
邓素玲在王先生叙述病情中发现王先生的床尾是冲着窗户的,而且晚上喜欢开窗睡。这可是引起足跟痛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足跟受寒造成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所以可以温水泡脚,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理疗。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脚跟疼痛的原因?通常,医学上把所有的脚后跟疼统称为足跟痛,引起足跟痛的因素很多,老年患者居多,女性比男性多见,临床上引起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跟腱周围炎、跟骨骨刺、跟骨皮下滑囊炎、足底滑膜炎等。
目前,医生经常建议患者使用口服止痛药、或者使用抗生素、打封闭针的方法来治疗足跟痛,但效果都不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彻底治愈,反而常常因为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而产生一定的肠胃不适、肝肾受伤害等结果,故而很多患者认为西医治疗方法有欠缺。
还有部分患者喜欢用一些偏方或者按摩、针灸等理疗方式进行治疗,之所以效果不会很好是因为,偏方是由民间搜集而来,欠缺科学性;而针灸、按摩则是辅助性的治疗方式,能够暂时缓解患者痛苦,并不能够彻底治愈病症。
什么原因会导致脚跟疼,警惕脚痛风!!!
中医认为,足跟部与肾经相关,人到中年,肾精始亏,肝血欠盈,肝肾精血不足,致筋骨失养,久而久之,易致足跟痛。针对其不同症状分为风邪侵袭型、湿邪重着型、湿热阻滞型、气血亏虚型四种类型的脚痛风。
治疗脚痛风引起的脚后跟痛效果极佳,能让患者减少病痛,经过短期治疗让患者在临床上有着显着疗效,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创、无痛、且能快速治疗。之后结合以上治疗方案配合中医理疗。中医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患者真正达到此疗法的治疗目的。最后再配合科学饮食搭配,让痛风患者杜绝复发,轻松告别痛风。
足跟痛中医治疗法
药物组成:A、桃仁、红花、牛膝、木瓜、制川乌、制草乌、威灵仙、细辛、白芷、伸筋草。 (熏洗)
B、威灵仙、急性子(透骨草)、生乳香、罂粟壳。(外敷)
功能主治:各种原因引发的足跟痛、足跟骨刺引发的各种酸麻肿痛不适。
用法用量:将A号半瓶放入沸水中熏足,至水温可将足入水,然后泡足20分钟擦干。纱布(保鲜膜),敷于患处30-40分钟后取下,晾干后,洗净。每日一剂,6天为一疗程。
透骨外洗方
药物组成:透骨草、寻骨草、老鹤草各30克,黄蒿20克,独活15克,乳香、没药、血蝎各10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搜骨止痛。治疗各型跟骨骨刺。
用法用量:水煎洗足。每日2次,每10~15分钟,7~10天为1疗程。
二乌摩擦方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威灵仙、樟脑、桃仁各30克,独活30克,红花、当归、生大黄、细辛各20 克,白芥子50克。
功能主治:祛寒化湿,活血止痛。治疗各型跟骨骨刺。
用法用量:研末,以醋调敷,摊纱布上,以患足足跟踩踏。每次10分钟,每日数次,1个月为1疗程。
如何预防脚后跟疼
第一: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
第二:老年人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第三: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
第四: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第五:外敷中医药贴,足跟骨方世医贴,特效治疗足跟痛,方内融合地道野生药材之精华,独特秘制组方,直接敷贴于患处,通过药力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快速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作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足跟痛用艾灸疗法效果好
足跟痛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足跟痛最常见在早晨起床落地的时间第—、二步最痛,走几步後便可以逐渐缓解为特点的脚跟疼痛。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属骨痹的一种,多因肝肾阴虚,感受寒邪,故而气血四未不达则发生足跟痛。 一些人有持久性足跟痛,只要足跟着地或行走,足跟底就疼痛难忍。双侧足跟底疼底疼痛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局部不热、不红、不肿。中医认为这是“肾阳不足”。
很多女孩为了爱美常年穿没有跟的拖鞋,而招致风寒邪气入侵,累积下来,年岁大点就会诱发足跟痛。每当发生足跟痛时,首先要纠正保暖的问题,特别是足跟的保暖非常重要。应及时佩穿软质保暖的休闲鞋(旅游鞋)这样既能保暖又能保护足跟。使得足跟具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减少足跟痛的发生。中医的治疗根据四诊的辨证分析,具体分为补益肝肾,活血止痛的调理之外。予以局部的推拿,揉点,摇抖等手法,取穴有足三里,太溪,照海,提拿跟腱,被屈足踝等温补的手法配合治疗。应用一些解毒消肿的中药浸泡双足。
用艾灸的方法治疗足跟痛非常有效,因为艾灸是补充肾阳最好的方法,肾气充足了,足跟痛不治而愈。
仆参的功效与作用 仆参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正坐或仰卧位。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消肿止痛,醒神清脑。
主治:眩晕,头痛,腰骶痛,外髁肿痛,足跟痛,腿痛转筋。
配伍:配太溪,昆仑,治疗头痛,眩晕;配申脉治疗足跟痛。
走路足跟痛怎么办
膏药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等说法。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 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久贴。”
一、气滞血瘀型: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二、肝肾亏虚型: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三、寒凝血瘀型: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四 1)取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
2)用肥猪肉,酒适量。肥猪肉切片,蘸热酒敷患处。
3)取复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水汁备用,待稍温后浸泡患处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1剂可用2日。
4)用威灵仙5--10克(捣碎)、陈醋适量。调成膏状,备用。先将患足浸泡热水中5--10分钟,擦干后将药膏敷于足跟,外用布绷带包扎。晚上休息时,可将患足放在热水袋上热敷。每2天换药1次。
中医治疗以治根为主,西药只能起到抗炎的作用,跟腱炎是严禁按摩的,按摩后炎症会扩散.建议用中医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药熬治的膏药*足跟骨方世医贴*,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上面是关于中医怎样治疗足跟痛,我们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用药,同时得了足跟痛我们平时还要经常用温水洗脚,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我们还可以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锻炼我们的足部,使足部更加坚硬,还有不要提太重的东西,这样会增加足部的重力。这些都会足跟痛有一定的帮助。
川芎都什么人不能吃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经常用来入药的,川芎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淤块阻痛、痈疽疮疡。外用治疗足跟痛很少见有报道,但是从药效学角度看还是可信的。那么川芎都什么人不能吃?我们来看下面的介绍。
第一、川芎都什么人不能吃
1、高血压性头痛、脑肿瘤头痛、肝火头痛等患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2、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风湿引起脚跟痛怎么办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为治疗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选择众多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 肿、活血镇痛的中药浸泡足部,不损伤皮肤、无毒副反应。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
1,休息;
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
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
4,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
1,理疗;
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3,局部封闭治疗;
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另外,现在中医说的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这个脚跟疼痛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女性,或者产后,或者有些比较长的体质比较差的人,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中医说与肾虚有关.
走路久了脚后跟痛怎么回事
外伤在走路时,足跟踩着硬物或足跟部着地过猛等都可导致足跟部的组织损伤,引起疼痛。
长期负荷过重或韧带松弛这些情况能使跟骨的受力点发生变化,在新的受力点发生损伤和产生无菌性炎症时出现疼痛。
骨质增生当跟骨骨刺形成时,反复挤压和刺激可造成局部炎症反应,诱发足跟痛。
其他跟骨滑膜炎、跟腱滑膜炎、跟骨脂肪垫变性等,也可能引起足跟痛。
如何治疗足跟痛
局部注射在明确病灶的确切位置后,通过穿刺的办法把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的药物直接注射到病灶,使药物在病灶局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时将止痛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这种方法能完全阻断痛感,扩张局部血管,改善病灶的血供,对足跟痛疗效很好。大部分患者可一次性治愈,部分患者经过2~3次的治疗疼痛可完全消失。
口服药物对一些伴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不适合进行穿刺治疗的患者,可应用口服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凯扶兰、倍力、莫比可、弥可保、酰苷辅酶B12、维生素B1等,虽有一定消炎止痛效果,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激光技术使用激光和超激光技术进行局部照射,可以缓解疼痛。
怎样预防足跟痛
●使用海绵跟垫,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
●老年人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中老年人注意补钙,防止骨质疏松。
足跟痛可以艾灸哪里 足跟痛艾灸原理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的形成多因肝肾亏损,筋脉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致气血瘀滞而成。治疗以疏通经络,通络止痛,散瘀活血,温煦肾阳为主,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有效活血止痛,疏通经络,柔筋解痉,滑利关节,益肾壮骨,以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足跟痛的刮痧疗法
足跟痛是困扰很多中老年朋友的一种疾病。一般情况下,轻者会在走路、久站的时候出现疼痛;重者则会出现足跟肿胀,甚至不能站立或行走;更有甚者就连平卧时也会感觉到持续酸胀或针刺等等。中医建议您不妨试试刮痧疗法。
足跟痛临床表现为早晨起床后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过久后疼痛加重。局部检查无红肿,在跟骨跖面的跟骨结节压痛或可触及骨性隆起。X线摄片示足跟底部有骨质增生。
一、治疗
(一)症状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常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倦怠,肢冷等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昆仑、解溪、申脉、照海、太溪、阿是穴。
(2)定位 昆仑: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溪: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照海: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足内侧的照海,再刮昆仑、解溪、太溪、申脉,最后刮阿是穴。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足部内侧的照海穴,宜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继续刮拭足部昆仑、解溪、太溪、申脉穴,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刮拭足部阿是穴,出痧为度。
中医刮痧治疗足跟痛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如果患者坚持治疗的话通常在治疗半个月后足跟痛就会得到明显缓解。
一次推拿治愈跟痛症
1个月前,50岁的孙先生陪爱人来到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就诊,孙先生一眼就认出了门诊部主任周昌奉:“周医生,你好!两年前我因为足跟痛在您这里治疗,没想到一次就解决了问题,还没感谢您呢!”
原来,孙先生两年前因为跟痛症来到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就诊,经周昌奉一次推拿按摩治疗后,就彻底解决了足跟疼痛的苦恼。“跟痛症”是一种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清晨下地的第一步或由坐、卧位改为站立、行走时,足跟部出现剧痛,活动几分钟后即可缓解;外观无异常或轻度肿胀,X线摄片常可见骨质增生。
西医认为,跟痛症最常见的原因为骨刺,其次是因为脂肪垫的退行性变化;而中医则认为是由于年老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经脉而致。另外,肥胖、寒湿侵袭、过度疲劳、慢性劳损常可诱发或加重跟痛症状。
对于跟痛症,“西医多采用的是局部封闭、消炎止痛或手术等方法,而我则是用传统的按摩、推拿帮患者解除痛苦。”周昌奉说。“让患者俯卧,先用滚法、揉法从上至下放松臀部、大腿及小腿部肌肉,再按揉足跟部,重点按揉跟骨结节处,以感觉足跟或足底产生酸胀感为宜,依次点按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解溪等穴位;最后用木锤或实拳击打足跟痛点3-5下,力度要适中。”“这些方法说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大有学问的。”
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推拿按摩不仅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解除肌肉痉挛,还可促进炎症介质的分解和释放,减少体内致痛物质——内啡肽的增加,从而达到止痛和治疗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配合跟痛症其他疗法,可增强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之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许建
专家简介
周昌奉 中医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现为长沙市按摩骨科医院门诊部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湖南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沙市中医学会会员。从事医疗按摩工作20余年,主攻颈肩腰腿痛、骨伤及内科疾病的推拿治疗,尤其对肩周炎的治疗有独特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