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偏方

巧用黄芪治疗高血压效果真不错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确有降压作用,用之得法,其效卓然。我认为,黄芪降压须巧用。

黄芪的某些用法经常被人们忽视,对气阴两虚型高血压患者,巧用黄芪最为适宜。此症状病人脉见虚弱,气短乏力,眩晕常兼项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目涩耳鸣,体态丰腴,舒张压高而不降。

对此症型病人,我常用补气滋阴汤,加减运用,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久服各种西药,收缩压控制在正常值内,而舒张长期保持在13.3千帕(100毫米汞柱)以上不降者,其效尤佳。

配方及用法:黄芪30克,葛根15克,枸杞子25克,首乌25克,生地25克,女贞子25克,寄生20克,牛膝10克,泽泻5克,勾藤20克,牡蛎3克。上药水煎服。

由于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医生常虑其升压而怯用。

我的体会是:重用黄芪则降压,黄芪量小则升压。临床治疗高血压,黄芪用量必须在30克以上,气虚兼血淤症者还可适当加量。

黄芪与滋阴补肾药为伍,多用于气阴两虚型高血压,黄芪用量稍大于滋阴药;黄芪与活血,化淤药为伍,常用于高血压而兼冠心病者,黄芪用量必倍于活血化淤药;黄芪与葛根为伍,常用于高血压兼见颈项痛者,黄芪与葛根比例为2:1较好;黄芪与防己为伍,用于高血压兼见肾炎浮肿者;黄芪与山药为伍,用于高血压兼见糖尿病患者。(熊文晖)

引自:1995年12月20日《中国医学报》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相关推荐

巧用黄芪治疗高血压

黄芪,又称戴糁、芰草、百木、黄耆。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补气固表利水、养血生肌托毒之功。然而,现代药理学家在研究中又发现,黄芪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黄芪最为适宜治疗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患者,此类病人脉见虚弱,气短乏力,眩晕兼项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目涩耳鸣,舒张压高而不降,症状多多。 临床应用时,常与补气滋阴汤头配合使用,取黄芪30克、女贞子 25克、桑寄生25克、牛膝10克、泽泻5克、勾藤20克、牡蛎30克,还可根据兼证随证加减。此方对口服各种西药后收缩压控制在正常

我喝苦瓜水治糖尿病效果真不错

喝苦瓜水治糖尿病,效果真的很好。现在我的病情大为好转,糖尿病症状基本消除,身上有力气,体重增加,除糖食外,其他饮食一般不控制。 配方及用法:一次用鲜苦瓜约25克,洗净去瓤,切成丝,加水1500克,煎熬半小时,然后喝苦瓜汤。一天喝4~5次,喝不完的苦瓜汤存放在冰箱里。有的人加水比较少,250的苦瓜水一天喝完,这就因人而异了。我是用瓷盆熬苦瓜水,其实用砂锅熬是最好的。 我在喝苦瓜水的同时,也天天坚持喝豆浆,后来还天天坚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且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李志贤) 引自:1998年7月21日《家庭保健报》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黑木耳排石效果真不错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 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光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

玉米须黄芪治疗肾炎吗 长期喝玉米须黄芪治肾炎好吗

肾炎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但是黄芪不一定适合每个人长期饮用,因此需要长期治疗肾炎的话,可以将玉米须长期饮用,黄芪咨询过医生之后确定如何饮用。

玉米须黄芪治疗肾炎吗 玉米须黄芪治肾炎怎么做

1、将5到10克玉米须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800毫升的清水。 2、烧开之后,再煮5分钟左右,将玉米须挑出。 3、用玉米须水泡5片黄芪,每次泡10分钟左右就可以喝了。 4、也可以将黄芪放在去除了玉米须水的锅中,煮15分钟即可饮用。

黄芪治感冒吗 黄芪治感冒的原理

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功效。肺气虚弱,导致卫表不固,低于外邪侵袭功能下降,就容易感冒,用黄芪泡水喝,可以帮助补肺气,固肌表的目的,使肺司呼吸,主宣发的功能 正常,抵御外邪侵袭,从而达到防治感冒的效果。

柠檬降血压效果好吗,柠檬怎么吃降血压 柠檬降血压效果好吗

吃柠檬可以补充大量维生素C,还能够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柠檬中的枸橼酸可与体内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一种可溶性络合物,阻止或减轻钙离子参与血液凝固的作用,故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可以发现,吃柠檬对血管健康非常有帮助。

黄芪能治疗过敏性鼻炎吗 哪些人不宜用黄芪治疗过敏性鼻炎

1.阴虚者。黄芪性温,阴虚患者食用黄芪会造成身体不适,须配伍麦冬等滋阴药材一起食用。 2.热毒炽盛者。热毒炽盛者有炎症的症状,服用黄芪会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恢复,可配伍大黄等清热解毒的中药。 3.高血压患者。黄芪性温,有较强的滋补作用,且较为滋腻,高血压患者食用容易导致血压上升。

黄芪治疗高血压病的偏方

黄芪,又称戴糁、芰草、百木、黄耆。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补气固表利水、养血生肌托毒之功。然而,现代药理学家在研究中又发现,黄芪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黄芪最为适宜治疗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患者,此类病人脉见虚弱,气短乏力,眩晕兼项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目涩耳鸣,舒张压高而不降,症状多多。临床应用时,常与补气滋阴汤头配合使用,取黄芪30克、女贞子25克、桑寄生25克、牛膝10克、泽泻5克、勾藤20克、牡蛎30克,还可根据兼证随证加减。此方对口服各种西药后收缩压控制在正常值内,但舒张压始终在100毫米汞柱以上不降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我国中药学专家在研究中发现:黄芪

如何用生黄芪治疗高血压

采用生黄芪9克,归尾6克,赤 芍、川芎各1. 5克,地龙、桃仁、红花各3 克。以上药材与水三碗煎至剩一碗的分量(渣 二碗煎八分)。此症如不及早治疗,一旦瘁发 晕倒,即使送医院得救,多成半身不遂或白痴 状态,此方法已救治高血压患者百数十人。需 连服20 -30剂,血压始可平复,恢复健康。

玉米须可以治疗高血压吗 用玉米须治疗高血压要注意什么

1、玉米须属于中药的一种,虽然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玉米须对于高血压有缓解的作用,但是作用较弱,因此不能完全抛弃药物,只靠玉米须水缓解高血压。 3、在高血压发作期,食用玉米须水作用很弱,甚至没有作用,需要及时只用降压药。

怎么用黄芪治疗酒糟鼻

采用黄芪15克,当归、白芍、红花、元参、 荆芥、马勃各9克,川芎、甘草各6克。用法:水煎服。备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怎么用黄芪治疗青光眼

采用黄芪15克,防风、羌活、白术、川乌、 钩藤(后下)、白附子、法半夏、郁李仁各10克,全 蝎6克,羚羊角0.5克。用法:水煎服。备注:原发性青光眼。

用黄芪治疗胃下垂的方法是什么

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5克,防风10克。煎熬3次,把3次药液混合在 一起,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一般服用3 剂腹胀减轻,6剂治愈

针灸治疗高血压效果怎么样

一、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按《难经·七十五难》所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方法进行治疗。病情比较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可以每天针治1次,也可以隔天1次,20天作为一个疗程,休息5~7天,再行下一个疗程。可连续针治2~3个疗程。 1、泻南取穴:行间,从太冲穴进针,透达本穴,先补后泻;大陵,向上逆经透向內关穴,泻法。 2、补北取穴:曲泉、太溪透昆仑、复溜,均用补法。 3、辅助取穴:曲池、丰隆,先补后泻。专家表示,针灸治疗高血压时,一定要找专业医师施针治疗,自己不可盲目施针。 二、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的疗法有哪些

第1、经常使用药物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 高血压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调整饮食型态、控制体重为辅。血压持续高于160/95毫米汞柱时,需接受药物治疗。多项医学研究已证实,长期规则服药,可有效降低因高血压突然发作而造成死亡或残障发生。因此,患者切勿任意停药,家属也应善尽督导之责,提醒规则服药,以免因一时情绪兴奋或压力使血压骤升,诱发脑中风等更严重的疾病。 第2、补充负氧离子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 研究显示,负氧离子能有效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于高血压也具有很好的疗效。负氧离子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调整心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吗

一、滋阴潜阳汤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滋水涵木,潜阳熄风,主治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阳上扰性高血压。 【处方组成】玄参12克,麦冬9克,牛膝9克,茯苓9克,钩藤9克,菊花9克,蝉蜕6克,代赭石15克,龙骨l5克,牡蛎15克,炙远志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肾阴亏甚者,可加熟地、女贞子、龟胶;血压持续不降者,可酌加桑寄生、夏枯草、杜仲。 【病例验证】伍某,女,74岁。患高血压病巳5年之久,屡治乏效。头晕项痛,心悸,胸闷,四肢无力,大便干结,尿多色黄,舌有裂纹, 苔薄白,脉象细弦,血压33

治疗高血压效果最好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高血压效果最好的药物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和奥美沙坦。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重构作用。特点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很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续治疗的依从性高。 治疗高血压效果最好的药物是钙通道阻滞剂: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